投機者出局 收藏者進場
金融危機下,一方面應把真偽放在第一,其次價位一定要合理,不要盲目追高。此刻是那些有能力、有眼力、有財力的人應該把握機會之時——潮退拾貝,買精品、買真品、買名家。
進入2009年,由于市場需求量急劇下降,紐約、倫敦各大藝術品拍賣行的總部紛紛宣布「裁員」、「減薪」。蘇富比(Sotheby’s)已于近日公布其裁員計劃,佳士得(Christie’s)也已經縮減了紅酒、古籍部門的規模,多名員工離職。

佳士得首席執行官愛德華#8226;多曼(Edward Dolman)還于香港秋拍后透露,將大幅下調2009年的拍品估價,降幅超過10%。與此同時,大陸包括嘉德、保利在內的各大甩賣行,也都將「精簡拍品」作為2009年的重要戰略之一。
金融海嘯后,無論是漩渦中心的海外藝術市場,還是深受波及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重新洗牌的命運都將在所難免。
「金融危機以后,很多小型拍賣行將離場,大甩賣行的拍品量也會萎縮1/3左右,」中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字畫鑒定委員宣家鑫預測,「藝術品市場將呈現出L形的發展曲線,低迷期將會持續幾年。」
買精品、買真品、買名家
而《紐約時報》也將2009年的國際藝術市場比作1989年大崩盤的重演,「這對于市
場來說是好事,復興也很可能在2009年再現。」
這句話或許同樣適用于中國。如果說過去三年,是投機者和炒家左右了中國藝術品市場,那么炒家退場后,未來幾年將會成為收藏者的盛宴。而在宣家鑫看來,2009年將是收藏者的最佳時機。
「藝術市場跟股市一樣,上漲的時候是一浪比一浪高,下跌的時候是一浪比一浪低,」宣家鑫說,「我估計2010年上半年,藝術市場會有一個反彈,幅度在50%左右,但在這之后,還會有一波降幅,而這一波降幅之后,才是真正的谷底。」
然而投機者的「谷底」,對于收藏者來說卻是機會,華辰拍賣董事長甘學軍說,「過去中國藝術市場中,投機的人太多。所以現在這個時候,給投機的買家是一個教訓,對于藏家和行里說的『玩家』倒不失是一個機會。這個時候購買力的下降,會給很多人帶來冷靜。因此我覺得,這時倒是一些有能力、有眼力、有財力的人應該把握機會,不要受市場的影響。人家熱的時候,你可能要謹慎,可是現在大家都觀望,一窩蜂退的時候,倒應該是你進場出手的時候了。」
用藝術市場評論人牟建平的話來說,所謂的「進場出手」即買精品、買真品、買名家。「秋拍幾個高成交率的專場無外乎幾個因素,第一,有群眾基礎。像嘉徳的『國石國藝』和『紫砂名品』專場,正因為在一級市場中有很多偏于此好的玩家,才保證了90.8%的高成交率。第二,名家珍藏。如上海工美秋拍的『大石齋藏品』,吸引了眾多買家光顧爭搶,成交可觀。第三,來路可靠。比如北京保利的徐悲鴻《蒼松雙鶴圖》原是徐悲鴻紀念館藏品,后分家屬,再流到拍場,自然受買家青睞,」牟建平說,「哪個板塊都存在機會和風險,關鍵在于買家的眼力和選擇。在金融危機下,一方面應把真偽放在第一,其二價位一定要合理,不要盲目追高。只有具有衡久價值的藝術品和文物,才會保值增值。」
古代字畫,市場新熱點?
宣家鑫進一步指出,諸如古代字畫、明清鎏金佛像、高古玉器、明清紅木家具,這些兼具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和稀缺性的幾個門類,都是2009年最佳的投資選擇。「當下一波經濟熱潮來臨時,古代字畫和近代字畫的漲幅應該是最大的。如果2008年或者2009年買入古代字畫中的精品、稀品、奇品,再過三年到五年,升值空間將十分可觀。」他將目前的市場情況,形象地描述為「在兩座山中間」:擠去了價格泡沫、篩去了炒家和外行,留下了真正懂行、冷靜、耐心的收藏家。這不僅僅有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是個人收藏、辦展、培育新一代藏家的大好時機。
2008年秋拍遭受慘重打擊后,大陸各大甩賣行都將「金融海嘯」列為拍賣失利的首要原因,卻對市場本身的畸形發展與不合理的價格體系避而不談。然而這才是此次藝術市場所要「盤整」的主要對象。
正如嘉德拍賣董事副總裁寇勤所說:「這次秋拍的慘痛經歷,有益于進一步完善市場秩序和調整藝術品價格體系,使其趨于合理,通過外部環境的變化,推動整個市場走向成熟,也是一件好事。」
或許正是在藝術品的經濟價值被淡化時,其藝術價值才會得到人們的重新認識和公正評價。也只有這樣,藝術市場才能持續穩固發展,也才有更多的投資價值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