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高度發達、溝通日益快捷頻繁的今天,在文化藝術上,致使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消失與模糊化已成為這一時代的特征之一。那么,地域性文化如何在這么一種時代背景下發展自我的文化特征、形成自我文化的方式和機制,使其在文化格局發展中呈現自我并成為當代文化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一部分,就很值得思考和給予應當的重視,尤其是對那些被習慣性冠以“地域性”稱謂的文化和藝術。因此,“地域性美術”,在當下,表現出的是整體格局中最有風格或文化特征的美術,也就是說,“地域”的獨有性和不可替帶性已形成文化藝術之特色的優勢資源。在國家重視地域、民族文化發展的今天,“地域”的內涵就不在局限于地理的位置上,對“地域性美術”的認識和理解主要在于藝術特征和文化特征方面,其所形成的概念主要也因此而成。故此,尊重、重視應是對待地域文化的根本著眼點和立足點,只有如此從整體到局部對發展地域性的文化給予尊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域優勢來發展形成自我藝術風格和文化特征,使之在美術的整體格局之下能呈現出其藝術特征和文化特征。在當前,“地域性美術”受到了文化藝術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以畫派為標志的當代地域性美術
20世紀的一百年,以地域、風格而劃分的美術流派,繼海上畫派后,先后出現有嶺南畫派、長安畫派、津門畫派、新金陵畫派、新嶺南畫派等。“地域性”是這些畫派的明顯的特征之一。一個世紀的過去,在21世紀之初,美術界又先后出現了人們熱談的地方性畫派,類如“漓江畫派”、“黃土畫派”、“四川畫派”等。從地域性美術群體興盛所標示的流派來看,這些畫派除藝術風格、藝術追求不同之外,被以地方區域來分劃是他們之間共同的最大特征。而在認定為畫派或地域性美術這一點上,畫派無疑都在“地域性美術”這一基點上得確立,可見美術流派必然要與“地域性”發生聯系才易于得以認可。而以“地域性”來劃分畫派之前提又必是某一畫派須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美術之特色。正是這發生的聯系,才反映出美術界局部與整體的局勢,也才由畫派反映出地域性美術的具體形態。無疑,畫派既是地域性美術的最高表率形式,也是當代地域性美術的文化表象。
從美術界整體格局上看,畫派其地域性屬性明顯,從時空上看,它們都處于一個相近時間段和因信息交流頻繁快捷而變得狹小的空間上,已不可僅從藝術風格上來進行劃分,這是對現當代畫派研究的一個可適用原則。在這一點上,與以往地域性的美術和畫派相比,無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地域性美術”是個當代性的文化概念,更體現出時代進程中地域美術積極地建設和打造態度,從而也致使地域美術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態勢發生了根本陛的變化。因此,強調地域性概念之實質,應是一種從自己立場出發的主動性建設的態度。
從“漓江畫派”這一事例可清晰印證。“漓江畫派”是本世紀初出現的一個地方性畫派,首先是以政府立場出發提出的一個文化建設概念。在廣西范圍內,“漓江畫派”是超地域、超畫種、有著綜合美術概念的“地域性美術”畫派,也是一個代表著地域最優秀美術的文化概念。在提出“打造”的方式來建設“漓江畫派”,在“漓江畫派”相對成型后,繼而又定性式地提出“扶持”這么一個有創建性的“打造”方式來建設“漓江畫派”。“打造”是建設,“扶持”是“打造”的具體方式和方法,“打造”和“扶持”都是順應著藝術規律所進行的有效方式,從這一點上來看,“漓江畫派”是現代規模最大、最具明顯特色的地域性畫派,也是最主動自我打造和建設的畫派。這一創見模式是成功和有成效的,也是至今唯一被實踐證明可行的成功模式。因此,概念的內涵和被認知方式往往決定了他的性質和建設方式。藝術中的“地域性”,它的實質體現著當代包容的時代特征和多元概念,它往往也意味著藝術的特色。地域性,不是“落后”的代名詞,地域特征也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地理特征,“地域性美術”在當下背景之下已成為一個新的文化概念。
因此,主動、積極、包容、建設的方式區別于以往“地域美術”的劃地保守,更能反映出當代地域美術自建和打造的積極態度和要求。從藝術要求角度來分析,“地域美術”具有的藝術特征往往是“地域性美術”相互間區別的重要標志。這藝術特征又是因地理之人文和地域之美術形態、創作群體、審美要求所造就形成而來。由于習慣性所指的“地域性美術”包含著的以民俗實用需求和商品用途要求下的作品和創作人群以及以純美術作用的藝術作品和專門創作人群所形成的所謂群體或派別,故而“地域性美術”概念在當下提出就應直指向那種以文化要求、精神需求的美術作品和創作這些作品的群體。無疑,“地域性美術”的建設與打造、自建與再造都將圍繞著其概念的本質所指向的那種以群體面貌出現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指向來進行。
地域性美術的特色打造與風格建立
當下進程中地域性美術的建設,必在于其風格建立、群體打造與語言的錘煉上,地域性美術的特色也無疑都將集中反映在以上這幾個方面。一個講究“地域”概念的美術群體或畫派,不可能忽略“地域”對其的影響和制約,也不可能視而不見一方水土的人文優勢,一個以地域而稱謂的地域性美術,如不具有自我獨特之風格和別于其它地域美術之審美追求,所謂的地域性美術將是個一般意義的美術群體或現象,與我們所議論之“地域性美術”有本質性的區別。“地域性美術”是當代的概念,其最終勢必會圍繞特色與風格化來打造和建立,而對其的展開研究和討論也將落實于此特色和風格之上。
“建立和打造”是“地域性美術”發展與自立的必然要求。對于具有群體性地域性美術而言,美術創作者的分化或聚合,成為影響“地域性美術”的關鍵之一。聚合是把分化散漫的個體聚攏成勢力。那么,對習慣于個體行事的創作者來說,個體個性與群體藝術特征同是一對時刻變化著的矛盾。如何協調好個人藝術風格發展與群體藝術特色的關系及形成地域性美術的地域特色,通常可能有這么幾種情況或途徑。地域特色,從藝術風格角度而言,個人藝術風格確實不可強求,也不可能要求,除非以此來做商品性要求。尊重藝術規律,風格于個人、于群體而言,都依賴于地域的人、人文、地理及因此而成的地域特色。那么,地域的人文、地理影響著藝術風格,同時也會使審美趣好和風格特征可能具有趨向性同一的可能,地域性美術風格也因此而形成獨自的特色,并別于他地域的特色。因此在一點之上,重視地域人文和地理的利用和開發,是地域性美術藝術風格自建與再造的重點環節。從創作群體角度而言,美術的交往,勢必會使題材、風格、審美發生相互間的影響;同時,地理上的劃分,地域文化的交往方式、地域文化所處的地位及文化聚合勢力也影響著地域性美術的風格和面貌。地域性美術藝術特色與風格化的形成,不可能是個人的事業,但絕不可缺少個人的努力和參與,無論個人與群體,都脫離不開地域的人文制約、離不開藝術家自覺與主動的藝術創造。因此,一個沒有主張、沒有風格、沒有名家、沒有藝術群體的地域性美術是不可能成立的。從藝術創作題材和地域人文角度而言,不同的地理、氣溫帶及經緯度的影響所造就的人文特色,會在審美習慣與追求上有所不同。美術是以形象反映認識、審美的藝術形式,在地域性的美術建設上要充分認識和重視這一特征要點,并強化形成這一特征的要點,是地域性的美術建設之題材特色的關健。雖說題材不決定風格特色,但在相近的文化要求和審美之下,以題材特色來演繹文化及審美往往又是地域美術值得肯定、倡導的特色之點,也可因此創作出鮮明的地域性美術特色。
地域性藝術風格和地域性藝術特色是地域性美術賴以成立和被認可的根本性所在。沒有風格和特色的地域性美術,實質上就沒有地域性的美術可以稱道,所謂的地域性風格和地域性特色,必須是藝術的地域性風格和地域性特色。在當代,資訊傳播發達、交通便捷,一切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和藝術特色都易于式微而趨向同一。故此,地域性美術的形成,必然反映在其最高的形態——畫派之上,也必然有其別于其他畫派的可識別特征。地域性美術建設與打造的實質也就是打造各自美術優勢、強化特色和創立風格的過程。建設來自外部也來自內部,外部建設終歸是平臺和環境氣候,而內部的自建才是建設的根本動力點。
自我建設與特色打造為地域性美術發展的必須之路
從多元格局來看,在文化自身的傳輸過程中,優勢文化具有一統、包融、消解處于弱勢文化的的功能,尤其是同源同根處于優勢一端的文化,很自然占有消解弱勢文化端的主動能力。然而,以地域環境、人文為根本所形成的地域性美術,具有強烈發展自身的要求和愿望。就美術而言,每一地域所反映出的美術表現方式都映現當地文化資源、審美習慣、審美要求等信息。地域性美術的特色、風格,具有依當地審美習慣而自然形成和自我打造形成這一特征。因此,在這點上,地域性美術本體的創造就顯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使地域資源轉化為文化優勢,造就地域性美術的藝術風格,這將是地域性美術自建與打造的關鍵。
地域所形成的審美要求和習慣;往往能使美術的題材、形式反映出地域性美術的特征,這是文化規律也是藝術規律。地域性美術的稱謂和概念,非常清晰指出了“地域”二字的重要性。表明了在發展過程中不失自我的藝術特色。地域性美術,正是要這么一種“地域”的營養來造就自我和養育自我,也正是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地域優勢,才可造就絢爛多姿的地域藝術風格,也因此“地域性美術”才不失為“地域性美術”。
從文化格局角度看地域性美術,會發現地域性美術自立自強正是基于“地域”之上才可以被確認。當世界的經濟有許多發展的模式以供為不同區域的發展借鑒時,不同的區域借鑒或使用不同地域的經濟摸式來發展自我區域的經濟時,文化可借鑒的是發展摸式,而不是接受文化統一規定及要求。文化的統一,這不是文化的特性,更不是文化要求。文化是與當地民族、文化觀念、審美習慣、審美要求緊密關聯、并受之制約的一種被認同的行為方式。緊密關聯、并受之制約的這種關系,表現在地域性美術上就更為明顯,為此強化地域性美術的風格,打造其在藝術領域的話語權也就顯得必然和必須。這如同藝術家以某一方式宣傳他自己的藝術一樣,旨在取得話語的平等,構建平等交流對話的平臺,打破持優居高不平等的對話格局。地域性美術所顯出的藝術特征性,將是地域性美術的自身優勢,只有具有了話語平臺,才可能談到藝術和發展,才便于地域的文化建設和文化自信,宣揚和建設地域性美術的目的,本身便是出于發展地域文化、增強地域文明和文化的自覺。取得文化的認可,這是地域性美術的建設和發展的本質文化屬性。
因此,創造自我、發展自我,就順應了藝術規律和要求,地域美術的自建與打造就顯得真實可行并成為必然。以什么方式使地域美術成為被認可、并具有藝術特色的優勢品牌,地理特征、人文特色無疑是建設優勢品牌的優勢資源。強勢文化是優秀文化,是因弱勢才顯出其強勢性質,因“文”而“化”又是文化的特征,影響、傳授、接受、包容、排斥也是文化同時具有的文化功能性特征。接受、包容是一種主動心態和態度,接受、包容的基礎是具有自我文化的“地域”,沒有這“地域”,就失去了對話和打造以及建設的基點。“地域性美術”的建設也只能是得益于自己生活的地理人文優勢,“地域性美術”建設的原動力正是出自自身“地域”性,并以此為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概言之,地域性美術的自強自立其根本在于其內因,外部環境只是環境和平臺,能否唱好戲仍需演員自我的努力和造化,這自我的努力和造化,便是內因的一切。創造與形成地域性美術之特色,是創造與形成地域性美術的本質要求。建設來自外部也來自內部,外部建設終歸是平臺和環境氣候,而內部的自建才是建設的根本動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