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貴州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某縣原縣長萬某某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這位縣長貪得不多,上任兩年,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共也不過340萬元,只是個平均月貪1萬4的小巫。但萬某某一案所引發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因為萬某某被抓,當地便出了一段順口溜,即“抓一個,死一個,嚇病一個,帶出一大窩”。
“抓一個”指的是縣長萬某某被抓;“死一個”是指另一個副縣長馬上出車禍死了,據當地人講,表面是車禍,實際是畏罪自殺;“嚇病一個”,是指另一個副縣長因萬某某出事而嚇得一病不起;“帶出一大窩”指的是因為萬某某一案,而引發了前任縣委班子和后任縣委班子的一大幫人被紀委和檢察機關找去或談話或查處。有的是已經在1999年就退休了(如原政府辦主任),現在才查出貪污132萬元被判了15年刑。有的書記升任到省里某單位任了紀檢組長,有的書記到州里當了州官。這“帶出一大窩”還包括這屆的常務副縣長也被檢察機關立案查處。據說,在前任縣委班子里,只有兩個人沒被紀委喊去談話,凡被喊去談話的人,最少的也主動交出了4萬元人民幣。
這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居然從縣委書記(前任)到縣長、常務副縣長、幾名副縣長(現任)中出了這么多貪官。貧困的老百姓怎經得起這么多的吸血鬼盤剝?
后任的縣長們為什么那么大膽地一窩一窩地貪?是不是因為他們看見前任的書記們貪了那么多居然一走了之,平安無事?肯定是的。
但是,哪里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一說。或者說是“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你在位時,位高權重,人們奈何不得你,你走了,人家還怕你不成?再有,那些慣于行賄者是久做必有久犯,在你那事兒上,他沒事,他不說你,但在另一個案子上他終于犯了,于是就要供出你當年的那些事來。你人雖然走了,但那事兒已留下了尾巴,你不可能把自己的屁股揩得干干凈凈,于是,終于在你走后的某一天,東窗事發了。像那早已退休了近十年的史某,自以為貪也貪了,也“光榮”退休了,該安享晚年了,哪里料到現在才往事重提,不堪回首,老了才入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與之相反的是,這縣委前任班子里有一個人,當時是縣委常委、縣政法委書記、縣檢察院檢察長,權力也夠大的,他也于2002年離開當地調到州檢察院當了副檢察長。在此次當地人稱為的“大地震”中,他是原班子中兩個人沒被紀委找去談話的一個。而且,他現在也是退居二線的人,沒了什么權力。但他當年在那里因公正執法得罪了不少人,在縣委班子里是經常愛發表不同意見的人。按理說,得罪了不少人,而今也沒任何權力了,有人還不趁此機會整你下水?他也沒料到那些人在事過五六年后才被法律“秋后算賬”。現在,那些人惶惶不可終日,他卻睡得安安穩穩,一個人或在家里撰寫文章,或在網上下象棋,怡然自得。面對當年的那些同事紛紛落馬,他無不感慨地說:“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自由和健康。一個人,當你一帆風順,或者周圍一片渾濁時,尤其要把握好自己,不能隨波逐流。”
有意思的是,在從省城到該縣的一段高速公路邊,曾很長一段時間立有一塊非常醒目的廉政宣傳廣告,記得寫的是這樣一句話:“政聲人去后,貪廉閑語時”。為官一任,你是怎樣的政績,不僅僅是在任時上級領導的認可,更在于你走后老百姓的評價。你是貪是廉,也不在于你在臺上時人們怎樣說,而在于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中。這句廣告語難道那些官員們沒看見嗎?當然不是。是這話的意思他們不懂嗎?我想也不是。而是他們不以為然,以為老百姓說好說壞無關大局,管你“人去后”還是“閑語時”,關鍵在于上級領導的認可,只要上級領導認可,就可以繼續升官晉級。于是,就照貪不誤。沒想到時間是最無情的,許多時候,最后的定論未必一定要等你死后才蓋棺定論。常言說,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莫道民意可欺,一個官員真正的考驗不是他在任時,而是走后的考驗。法律的“秋后算賬”正給腐敗分子最沉重的一擊。■
圖:陸小弟 編輯:盛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