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包裝
“奢侈品就是欲望的東西,既然是欲望,在中國肯定不缺乏,所以,它的市場會非常強大。”上月舉行的第二屆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現場,包裝材料設計公司American Supply首席執行官Albert Benguigui顯得自信滿滿。

“國際奢侈品包裝展”最早由法國IDICE公司在摩納哥創辦,經20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奢侈品包裝行業極具權威的國際盛會,成功征服歐美市場后,該展于2007年登陸中國。此次在上海的展會涵蓋了禮品盒制造商、設計工作室、容器制造商以及紙包裝、展示架、印刷、標簽等各個領域,這些展商的客戶則是Hermès、Dior、Swarovski、Cartier、Chanel、HUGO BOSS等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美輪美奐的包裝,折射出品牌精神的同時,還體現出豐富的感染力和微妙細致的奢華,自身儼然已成為藝術品。
“在我看來,并不是貴的東西就是奢侈品,品牌做工精細,有一種天才的創意在里面,這是令我最心動的奢侈品。”Alnoor是一位印度裔法國設計師,他的職業生涯非常戲劇化。早先還是汽車設計師的他,曾在一位女性朋友生日聚會上,用螺絲釘給她設計了一串項鏈作為禮物。那女生戴著項鏈參加了一個派對,奇異的螺絲釘組合物被Jean Paul Gaultier一眼相中,Alnoor隨之開始為Hermès設計首飾。
“藝術與商業的平衡很容易做到。我首先是個藝術家,有自己的創意理念,內心保著一塊純凈之地,以這個為基準再誕生商業化的一面。我會說服我的客戶,從而賦予它新的生命力和創造力。David Doff讓我設計一款名叫‘旅行者’的香水瓶,他們讓我結合男人的形象來設計,我沒有直接想旅行或男人,這樣太細,扼殺了我的創造性。我會聯系到品牌故事,Doff先生17歲時就開始獨自旅行,引申到品牌意義后,我設計了一款香水瓶,像一個可隨身攜帶的威士忌酒瓶,一個獨自在外旅行的男人帶著他的酒瓶,產生了一種新意義。”
他還在日本設計過瓷器,“出來的效果是,在歐洲人看來是日本的東西,在日本人看來是歐洲人的東西,我似乎找到了一個融入點。不管什么樣的設計,最終歸結到形狀、材料、顏色,最重要的是感覺。”
Alnoor為“Pampille”Jewel香水設計的外包裝是Swarovski訂購的一個創意設計,旨在強調自身品牌水晶的各種用途。Alnoor的靈感來源于Swarovski初始的專有技術——枝形吊燈垂飾,通過這個作品,他發現了水晶在玻璃中的鑲嵌技術,用以防止在模具中出現變形,此外,他還展現了一項“cristal-it”的新技術,能夠將水晶圖案粘貼在紙或卡片上。

“法國人非常注重細節,所以最早誕生奢侈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形象,比如法國的奢侈品,美國的漢堡包……中國則給人金、紅的富貴形象,改革開放后,現代的中國形象有些模糊,市場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東西,但很多都是舶來品,自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奢侈品。”法國設計師Valerie Bernard女士原先學習平面設計,21歲時為guy laroche “Clandestine”設計了包裝瓶,從此愛上了外包裝設計。1990年她在日本首先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對于中西文化略有所悟:“歐洲和亞洲對奢侈品的概念不同,在歐洲,憑借精美的制造工藝、產品本身就會讓人認定這就是奢侈品。但在亞洲,奢侈品包裝和奢侈品同樣重要,當它不是一個精美的包裝,亞洲人就覺得它好像不是一個奢侈品。”
Valerie Bernard的團隊全是女性。“化妝品永遠都是瓶瓶罐罐,變來變去也沒多大改變,我們非常喜歡進行色彩的創造,色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比形狀更早投射到人的腦海中,立刻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作為女性設計師,我就是那些化妝品的第一消費者,我們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會考慮到女性的想法,是否會取悅女人。通過顏色的變化,你可以看出它們是一個系列。”
憑借對色彩的詮釋,以及對時尚的敏銳,Valerie Bernard團隊進行的包裝取得了不少成績。她們為韓國品牌Espoir設計的瓶裝曾經獲得“韓國包裝設計協會”金獎。“Espoir是韓國國內第一個香水品牌,它有一系列針對年輕女性的香水及護膚產品。我們將它的瓶子設計成具有裝飾性和現代感的橙色花朵,象征著享悅生命。”隨后,她們還為該產品的Espoir pour Homme男裝版以及Fman年輕一代新產品設計了包裝。“在Fun的設計中,粉色象征著夢幻,帶著幾分誘人和挑釁。”
法國雷亞全球設計室(Linea global design)主席Bertrand Plessis還介紹了NUVO酒瓶的設計:“NUVO的設計歷時一年,客戶開始拿來的只是一張白紙,連酒的名字都沒取。我們不僅為這款酒設計了一個瓶子,還設計了它的名字,它的消費對象是25歲到40歲的女性,NUVO的拼寫看去非常國際化,發音又有點像法語中的‘新’。這個酒瓶看去有些像香水瓶子,很優雅,它的開口很特別,瞧,甚至有點像口紅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