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市場將恢復常態,指數行情將讓位于個股機會,市場的震蕩將加大。因此,基金投資者可繼續保持較為積極的資產配置。
在宏觀經濟整體向好,流動性依然充裕等前提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投資者應側重中長期布局,避免過于頻繁的短期操作。
2009年8月19日收盤時,上證指數跌幅4.35%,雖然未突破7月29日一度7.53%的暴跌,但還是給投資者頭上潑了一盆冰水。機構、專家、股民基民們近日無不在紛紛猜測,股市這一輪下跌的底部究竟在哪里?當然沒人能給出答案。8月20日,因政策急拉以及基金公司紛紛表示不看空,股市小幅高開后,一直在震蕩上揚。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11.58點,漲幅4.52%,創2009年3月4日來最大單日漲幅。
面對漲跌變換頻繁的股市震蕩,投資者后市該如何操作?

從容面對后市操作
面對短期內的股市暴跌,大陸的監管層也開始陸續出臺一些護盤措施。例如新基金的持續開閘就是一個信號。
最近一周,新基金密集發行,ETF聯接基金「火線」開閘,以及近百只「一對多」專戶產品的上報、偏股型基金高密度發行,這些無疑都會為場外資金入市注入新的活力。據初步統計,大陸10月1日國慶節前新基金可入市資金有望超過600億元人民幣。
關于后市,盡管本輪調整來勢兇猛,但如果將其和前期同樣來勢兇猛的上漲結合起來看,整個市場仍是均衡的,目前的調整仍在常態市場的調整范疇。近兩周指數大幅下跌,上證指數又回到了3000點之下,這是否意味著2009年的行情已經結束呢?其實,目前還不必恐慌,市場短期的調整不改中長期活躍的趨勢,也許目前的下跌正是投資者適度建倉的良機。
首先,宏觀經濟的復蘇仍在持續,三季度和四季度GDP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其次,貸款余額下降不改流動性充裕的局面,在CPI、PPI仍為負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發生逆轉的可能性很少。從M1和M2剪刀差來看,投機性需求增多,仍將對股市形成利好;其三,市場經過大幅調整,估值水平進一步回歸,這為下一步市場穩健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總之,下半年市場將恢復常態,指數行情將讓位于個股機會,市場的震蕩將加大。因此,基金投資者可繼續保持較為積極的資產配置,在宏觀經濟整體向好,流動性依然充裕等前提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應側重中長期布局,避免過于頻繁的短期操作。
近期股市在反彈之后,可能還有繼續向下的可能,但基本的中軸應該是在2800~2900左右的點位。后期走勢特點的基本判斷,一是低位來回震蕩,跌多了漲點兒,漲多了大跌,這是資本市的特色;二是未來有大牛市,絕不是現在。如果耗得起時間,在3000點以下逐漸攤薄成本是個辦法。
最難的是長期持有
很多人對長期持有不屑,自以為在大熊市的底部買入,在大牛市的頂部賣出才是取勝之道,殊不知這很難做到。即便是基金經理也很難做到低買高賣進行策略投資。
看看眾多基金的倉位就知道了,2008年底持倉在60%,2009年上半年持倉在85%的基金很多,說明了什么?趨勢很難把握,即便是做大趨勢。更別說勢單力薄的散戶投資者了,沒有想法,沒有信念,往往是跟風而動,進出全無章法,做的是短線或超級短線,企圖把握每次波動,被套后又不止損,很難有好的收益。因此,一般的投資者還是老老實實做長線,選擇收費低廉的指數基金或優質股票做長線并且逢低不斷加倉,在熊市或平衡市道只買不賣,至多遇到特大牛市才考慮賣出,總之,要長線持有為好。
然而知易行難,最難的正是長期持有。雖然知道股市中跑贏大市很難,但大多數投資者總是堅信自己有優越的智商、選股能力和心理素質,因此,必然能跑贏大市。幾年前某機構在美國做過一個樣本很大的問卷調查,結果很有趣。19%的人確信自己屬于美國收入最高的1%的群體。不是我們不想做短線,不是我們不想做大波段,而市場和經驗告訴我們,誰也無法做到。你可以做對一次兩次,但要長期做下去,失敗的幾率將遠大于成功。
Vanguard基金的創始人Bogle說,你們這些股民瞎折騰個什么呢?每天忙忙碌碌,買賣頻繁,只是幫了券商的忙,肥了稅務局。可是作為一個群體,股民的回報只是等于大市的回報而已。這還沒有扣除股民在瞎折騰過程中的費用。這些費用包括調研、交易傭金和稅收。從中長期來看大市的回報在扣除貨幣貶值因素之后,無非也就是4%-6%,而扣除費用后,股民作為一個群體,必然跑輸大市。這是一個數學上無法挑戰的定理或者不等式,因此,最近一段時間還是避免頻繁短期操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