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很多農民朋友對農家肥(如畜禽糞便等)的積攢,多采用傳統的方法,把糞肥堆積在村邊或地頭任其自然發酵。由于風吹、雨淋、日曬、揮發,不但降低了肥效,而且污染了環境,施入大田后還容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
怎樣在積存農家肥的過程中既減少養分損失、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又不對環境造成污染呢?科學的做法是:在糞肥中加入一定數量的細沙或細土,再加入適量鍘碎的作物秸稈和水,摻合均勻后,加蓋塑料薄膜,使其在高溫下發酵腐熟,變成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4點:
1.保氮提溫。糞肥中加入細沙或細土,可起到吸氮保氮的作用,提高肥效。據科技部門測定,加入1倍細土,可保存糞肥中氮的30%;加入2倍細土,可保存45%;加入3倍細土,可保存70%~80%。再加入適量鍘碎的作物秸稈和水,秸稈在腐爛過程中釋放出一定的熱量,蓋膜又可提溫3~5℃,這樣,糞肥發酵溫度可達50℃以上,高溫期可達1周以上,可有效促進糞肥充分腐熟。
2.防止養分流失。露天存放的糞肥,特別是小堆存放的,由于日曬、雨淋等,容易導致養分流失。據測定,露天存放1個月后,有機質減少0.54%,氮減少52%,磷減少61%,鉀減少53%。糞肥覆膜后就可以防止有機質和氮磷鉀的大量流失。
3.抑制病蟲害。蘿卜蠅(又叫白菜蠅)、小蘿卜蠅、種蠅、蔥蠅(它們的幼蟲是地蛆)、金龜子(幼蟲是蠐螬)和螻蛄等害蟲,對糞肥有趨向性,喜歡聚集在發臭的糞堆上和在糞堆邊緣活動產卵,果園和大田中的上述蟲卵和病菌,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未完全腐熟的糞肥帶入的。若用塑料薄膜把糞堆蓋嚴,糞堆溫度高,會把一些害蟲卵和病菌殺死,可有效地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4.減少污染。糞堆蓋膜后,氨氣揮發不了,雨淋不到,水泡不著,不會污染空氣和水源,有利于環境的清潔衛生。(河北省樂亭縣徐家店農技研究會 趙伶 郵編:06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