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是我的老鄉,業余時間當別的打工者去看錄像或去跳舞時,他卻在自己的房間里研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問他為什么對法律情有獨鐘,他便說:“我們在外打工,如果不學法、不懂法,就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接著魏明講述了他學法用法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那是2008年夏天,魏明在一家臺資工廠打工。老板為了趕貨,天天要員工加班加點,但是報酬卻很低,加上廠房的機器設備過于密集,里面熱得像蒸籠,有的工人累得實在吃不消,便不想加班。老板得知后,以不加班者便“炒魷魚”相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們敢怒而不敢言。目睹這一切,魏明覺得應該運用自己學過的法律知識為大家主持公道。于是,他做好了自己被老板“炒魷魚”的思想準備,帶著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來到老板辦公室。他翻開有關條文對老板說:“員工們加班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勞動法》的規定,而且廠方沒按《勞動法》規定的加班工資付酬。”老板瞪大眼睛望著這個不速之客,怒氣沖沖地對魏明說:“你沒做過老板,不知道完不成訂貨合同被客戶罰款的滋味!”魏明心平氣和地對老板說:“可也不能為了趕貨拿工人的身體健康做賭注呀。再說這樣做是犯法的。”老板見狀便用商量的口氣對魏明說:“你有什么辦法,既不用加很多班又能完成生產任務?”魏明對老板說:“辦法是有很多的,比如,你可以在車間采取降溫措施,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另外,在飲食上多些投入,增加工人的營養;再者,就是按《勞動法》付給員工加班報酬。只要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生產效率必定會成倍增長,到時何愁完不成訂貨合同呢?”老板見魏明的一番話說得在理,便拍拍他的肩膀說:“就按你的建議辦吧。”
后來老板果然按照魏明說的那樣,把加班時間控制在《勞動法》規定的時間內,并按《勞動法》規定付給了員工們加班報酬。完成了訂單任務后,老板不但沒把魏明給辭退,反而提拔他做了主管助理。
打這以后,工友們都很佩服魏明,魏明學法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江西 楊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