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在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等能力的基礎上形成的最高才能,是只有人才具有的本質特點。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立足教學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嘗試實踐,經歷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探究過程,并加強情感和個性教育,才能培養出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氛圍。
一、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潛能
創新并非神秘莫測,高不可攀。首先,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創新潛能。創造學認為,人人都有創造欲,人人都有創造潛能。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凡是經過我們的頭腦精細思考而產生的新見解、新主張、新思路、新方法等都是創新。創新并非“天才”所獨有。凡是大腦正常的人都有創造力,都可以創新。作為教師,絕不能輕視學生的創造潛能,認為學生只能接受而不會創造。其實,我們在教學中時常會發現學生進發出的創新火花。我們應該使學生從小樹立創造的自信心,燃起創新欲望的火苗,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創新潛能的舞臺。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時,行為的動機是自愿的,行為的過程是自由的,行為的結果是獨創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給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使課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其次,熱情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創造精神和創造力是難能可貴的,我們一定要及時鼓勵,絕不能漠然視之,吝嗇褒獎。對學生發表的不同見解、采用的簡捷算法、提出的新穎思路,教師要以欣賞者的角色,以滿腔的熱情,贊揚的語氣,采用不同的形式予以鼓勵。
二、實行民主教學,優化創新環境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催化劑,所以在師生間要相機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心理學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說、敢問,樂于發表意見,勇于大膽創新。如果沒有課堂的民主,或不能在課堂上發揚民主,就不可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好的教學方法也難以發揮作用,更談不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試想,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講什么,學生便聽什么,機械地記什么,也就沒有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就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更談不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那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人云亦云、機械模仿、照本宣科、僵化保守,這與時代的要求是完全不能適合的。
三、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創新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出疑問,不斷發現問題,學習才有興趣,才會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質疑,勇于發表不同意見,積極參與討論和爭辯。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并適時組織學生討論和爭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從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質疑問難習慣。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包辦代替,要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生疑,在學習中去發現,在思考中質疑,在釋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創新,養成良好的質疑問難的習慣。要特別注意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基本方法,如學生設疑質疑可以從認識事物的三個層面上考慮: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樣”,三是“為什么”。
四、注重強化訓練,發展創新能力
創造性思維會促進學生運用新穎的方法解決問題,它是一切發明和創造所必需的。我們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思維因素,強化思維訓練,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中,尤其要注重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因為它反映了創造性思維的“盡快聯想,多作假設和提出多種解決問題方案”的特點,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我們應積極改變那種給每道題都事先確定一個“標準答案”的做法,代之以鼓勵學生適當形成自己的思想,選擇自己尋找解題的思路。這樣不僅可以糾正學生“唯書”“唯上”的觀念,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重視邏輯思維訓練的同時,加強非邏輯思維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本途徑。例如注意加強以猜想、聯想、類比、模擬、不完全歸納推理等為主要方式的非邏輯思維的訓練。在教學中,我們應有目的地進行不完全歸納推理的訓練,注重直覺思維的訓練。直覺思維是一種整體粗線條的簡縮式思維,它具有跳躍性、試探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加強直覺訓練,可以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得到有效發展。
五、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僅立足于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樹立大教育觀,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體的活動,如書報的閱讀、資料的收集整理、觀察記錄、制作廣告詞、調查報告等;二是群體的活動,如參觀訪問、社會調查、興趣小組、合辦壁報、辦文學小報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多種形式的有效激發,并鍛煉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培養他們創新個性品質的目的。
總之,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新課標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回歸主體,發展主體,抓好問題的嘗試活動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情境,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和求知欲,使學生更生動、活動、主動地學習,成為自主學習創新的學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培養適應社會變革與發展趨勢的人才,才能真正振興中國的教育。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朐縣紙坊中學)
(責任編輯:朱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