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跑教學中,合理利用橡皮帶,既能有效地豐富我們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又能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練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橡皮帶的正確使用在教學中可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作用。現將在短跑教學中幾種常見橡皮帶的運用方法介紹給大家。
橡皮帶的規格:寬度2.5cm左右,厚度0.5cm左右,長度根據需要而定。
方法一:在起跑線前3米左右拉一條距地面適當高度(1.5米左右)的橡皮帶,防止學生在起跑后急抬頭、仰體、邁大步,有利于限制起跑后的身體姿勢。(圖1)
方法二:橡皮帶的中間套在腹部前面,另兩端握在背后同伴的手中,用能夠讓前面同學中等速度跑的起來的力量往后拉住(30米左右為宜)。糾正途中跑姿勢、增大步幅,有利于發展股直肌肉力量。(圖2)
方法三:拉一條接近膝關節高度的橡皮帶,原地高抬腿練習,膝部盡量觸到橡皮帶,有利于提高步頻。(圖3)
方法四:把橡皮帶套在頸后,手握兩端做擺臂練習,有利于糾正擺臂動作。(圖4)
方法五:手扶肋木斜支撐,將橡皮帶一端系于膝關節處,另一端同伴用腳固定在地面上,向前上方做提拉大腿練習,有利于提高大腿股直肌肉力量。(圖5)
方法六:手扶肋木斜支撐,將橡皮帶一端系于踝關節處,另一端同伴固定在腳下,向前做跨步練習。有利于改進擺腿動作和提高股四頭肌肉的力量。(圖6)
方法七:手扶肋木斜支撐,將橡皮帶一端系于踝關節處,另一端系于肋木架上,連續做直腿下壓后擺腿動作,后擺快,前擺慢。有利于發展股后肌群肌肉力量。(圖7)
方法八:讓學生拉著不同高度的橡皮帶,間隔1.3米左右,做連續跳躍練習。有利于提高彈跳力和爆發力。(圖8)
橡皮帶在短跑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正確使用橡皮帶可以提高學生的力量、彈跳、柔韌、協調等各種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短跑速度。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我們還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探討、商榷,總結橡皮帶更多、更合理的應用,來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