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先后受市教研室、市教師培訓中心和兄弟學校之邀,分別與一些青年教師作過多次交流,其中談的一個共同話題,就是“讓青春綻放智慧光芒”??粗麄冎赡鄣男θ莺瓦€算堅定的步伐,我的心中既有良好的祝愿,又有幾分憂慮:帶著或多或少教育理想和未來憧憬的年輕朋友,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戰,要為教育走向未來而戰,他們能挑起這副重擔嗎?我既在心中默默祈禱,又想在話語上再三叮嚀。
一、別關上門窗生活
教育最本質的方式就是對話與交流,因此我們不能關上門窗生活,而要學會與學生對話,與文本對話,與同伴對話,與生活對話。
教育是師生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活動,在交流互動中實現知識與情感的共生共建。教師和學生應該建立一種新型關系,要從教師“獨奏”到“伴奏”,奏響師生同一主題的命運交響曲,這個主題就是發展,是師生的共同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牢牢樹立“開窗”意識,推開一扇窗,就等于打開了教育世界的全部——生活世界、知識世界、精神世界。
在教育的旅程中,我們并不孤獨,經典將與我們結伴同行。我們與經典為友為伴,是因為經典比時尚更加接近于真實,更加恒久美麗。與教育歷史上那些智慧的心靈對話是我們的一門必修課程,那些在歷史長河中被不斷審視而風采依舊的經典智慧,是灌頂醍醐,總讓人心靈敞亮。當我們為現實勞碌而心扉鎖閉時,她們會一次次地敲開心靈的門窗,讓我們一次次地叩問自己,讓我們重新去思考教育的本原問題,審視我們自身教育實踐中的匱乏。
在行走人生的歷程中,我們既需要朋友,也需要對手。朋友能使我們安心,對手能使我們小心。安心使我們的人生多了一份從容不迫,小心使我們的人生多了一份縝密和謹慎。因此千萬不要關上門窗上課,更不要說:“我的地盤,我做主?!苯逃皇瞧古仪騿未?,而是踢足球,在你不斷跑動的時候,心中有球,眼中更要有你的同伴、你的對手。如果門窗緊閉,教室的墻壁就成為令人窒息的心理隔閡,關閉門窗等于關閉了靈魂交流的窗口,等于關閉了反思的雙眼?!叭魏翁觳哦疾荒茉诠陋氈械玫桨l展”,因此不要拒絕天外的光,而要讓世界的智慧光芒透射進來。那時我們面前的一切將會清晰地呈現,迷茫和困惑將煙消云散。
要讓生活的泉水滋潤我們教育的根基,教材不是我們的世界,世界才是我們的教材。人在知識的世界中獲取知識,在生活的世界中獲取意義,知識的獲得全憑理智,意義的獲得賴以心靈體驗;知識與意義的全面追求,理智與心靈的整體關照,構成了完整的教育世界。我們要讓教育的進程像一條溪水在流淌,既流過生活,又成為生活的源泉。用生活的鑰匙開啟心靈和智慧,用生活的情境提供發展的支點,用生活的需要激發成長的動力;哪怕我們在呈現一個古老的經典,也應該讓它像剛出水的魚兒一樣鮮活。我們要堅守這樣的教育信條:課程因生活而生動,生活因課程而精彩。
讓我們在教育中生活著,并且豐富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引領著學生從房子內走出來,嗅著生活的花香,頭上頂著藍天,腳下踏著大地,萬物伴隨著左右,在太陽和月亮的照耀下前行。
二、別埋怨現實
理想是蛋,現實是石頭,以卵擊石絕對不是我們的選項,否則眷念與期待、理想與憧憬會被現實碰撞成一攤痛心疾首的心靈碎片。我們要用虔誠和熱情把蛋孵化成小雞、孵化成雄鷹,那樣才能跨越這塊石頭,俯視這塊石頭。我們要學會用信念堅守教育理想,用勇氣直面社會現實,用思索探尋教育出路,用智慧行走教學人生,那樣我們才能擁有內在的尊嚴和快樂。
我們不能用怨恨、迷茫來鋪就教育的底色,不能讓淚水、霧水打濕飛翔的翅膀。哪怕夜空中只有一顆星星在閃爍,那也是我們希望的種子,我們也要義無反顧地迎著這縷光芒奔跑。教育的事情,首先就得是教育者來辦,所以在教育的艱難險阻面前,我們理所應當地擁有“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豪氣和“舍我其誰”的底氣。我們并不幻想別人奉送一個讓我們漫步的春天,但是我們首先要呵護好手中那一粒萌生春天的種子。
我們也不能要求這個世界上只有春天,沒有冬天;道路只有直線,沒有曲線。春天是一種季節存在,冬天是另一種存在的季節,是另一種氣候景觀,她雖然嚴酷,但也不乏剛毅和純潔。直線是一種路徑,曲線卻是直線的另一種行走方式,是一種靈活的迂回,是一種靈動的美麗,是一種變通的藝術。山峰和水流因為曲線變得生動而富有靈性,就連沙漠因為擁有起伏的身姿,也顯得活潑而富有動感。當我們遭遇問題和困難時,要在心中吟誦“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而擁有一種穩定的心態,然后追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愿景,通過穩健的步履畫出一條具有彈性、充滿智慧的人生曲線。
其實,現實充滿陽光,只是我們缺少捕捉光線的視角和心境;或是因為我們在太陽底下待久了,一旦夜晚來臨,就心生恐懼。其實哪怕在夜晚,陽光并沒有離我們而去,因為陽光躲藏在地球的另一面,此時月亮不正在我們的頭頂折射著太陽的光芒嗎?而且月光那種溫潤、那種柔和,牽著我們的思緒,由不得我們不心馳神往,勾起超越宇宙的遐想。那時天地小了,胸襟卻大了。有時教育的天空難免淫雨霏霏,甚或暴雨滂沱,但是雨過天晴是天
條,“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信條要常留心中,就連彩虹也是“經受挫折的陽光”。
三、別說“活到老,學到老”
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而滋養專業生命的養料來自于學習,因此學習是維系專業成長的血脈。如果輸送營養的血脈斷裂,那么生命之花也就會枯萎凋零,因此不要說“活到老,學到老”,而要說:“學到老,才能活到老?!薄妒ソ洝飞险f,人點燈,不能放在底下,要放在燈臺上,這樣才能照亮一家子。你們本就是世上的光,要照在人的前面,讓大家看見你們的好行為。這些話語如果說給老師們聽,是再也恰當不過了。教師是啟迪心智、驅除愚昧的,這愚昧就是生活的黑暗,我們應該給愚昧的人送去智慧的光亮??墒沁@盞燈不竭的能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學習,也唯有學習才能給這盞燈不斷續接燈油,從而讓她成為真正的“長命之燈”,永遠閃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讓無數迷茫的人找到理想的方向。
教師是天生的讀書人,是職業的學習者。作為教師,有三種人的書必須要讀到的:一是名師大家的經典力作,二是同伴學友的心得體會,三是學生弟子的心聲碎語。名師大家的經典力作是歷史老人富有哲理的智慧告誡,她能讓我們拾級而上,擁有一種新的高度來審視危局,擁有一種新的視角來尋求突圍的出路;同伴學友的心得體會中存有最為相似的求索和頓悟,你會感到在教育的旅途中自己并不孤單,我們可以在閱讀和寫作中同病相憐、心靈相通,在交流商榷中相互攙扶、攜手共進;學生弟子的心聲碎語中發出的是最為真切的吁求和吶喊,那是教育者最需要傾聽的聲音,因為那就是教育者出發的號令和沖鋒的號角。學習是一種不朽的品質,學習是走向不朽的唯一路徑。讓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青春永駐,專業生命之樹常青。
“遠遠的,學校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遠遠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希望?!蔽覀儜摮蔀轱L景中的風景,我們應該成為希望中的希望。那就讓我們彎下腰來傾聽,蹲下身來合作,低下頭來沉思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魯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