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表達思想、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寫一手好字讓人的一生受益無窮,因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把寫一手好字作為基本要求。如何教小學生寫好漢字,也就成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師探究的熱點。寫字是一門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活動,興趣使然,來不得半點勉強。教小學生寫字,應將書法特點與小學生心理特點相結(jié)合,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小學生有了興趣才能被激發(fā)出愿望,集中注意力,產(chǎn)生習字積極性,把寫字活動當成一種身心娛樂活動。
一、通過欣賞激發(fā)書寫興趣
書法對中國文化影響頗深,著名作家林語堂在《中國人》中說:“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概念的。”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是因為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生命運動的基本法則是韻律與節(jié)奏,其鮮明特征在于流動性與交替性,這也是藝術追求的靈魂。書法家通過提、按、轉(zhuǎn)、折、頓、挫等運筆方法,使筆下的線條形成有規(guī)律的運動變化,通過粗細、濃淡、快慢、強弱、輕重、緩急的變化,形成鮮明的節(jié)奏與韻律,當這種節(jié)奏與韻律和人的心理節(jié)奏達到同物對應時,美感就產(chǎn)生了。所以,通過學習書法、欣賞書法,創(chuàng)作者和欣賞者都可以在活動中體會到藝術的自由與歡暢。當小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作美時,自然就會萌生寫字興趣。
1.引領小學生欣賞書法作品的藝術之美
書法的藝術美呈自然流露,但一般情況下,小學生對書法美的感受是朦朧而模糊的。語文教師應該讓這種感受清晰起來,引領小學生認識到其中的美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以激發(fā)其興趣。因此,教師的引領作用非常重要。比如欣賞“神龍本”《蘭亭序》時,筆者用課件把它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引導小學生分析,從輪廓看,橫行上邊齊整,下邊錯落,符合書法家在書寫過程中那種順應自然的心境,具有率真之美;從整體看,自前至后平和而略有起伏,連貫流暢,如清風吹波一般,讓學生感受到名家作品的自然美,產(chǎn)生書寫的愿望。
2.教師應苦練基本功,讓小學生欣賞到自己的優(yōu)美范書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他們對老師心慕手追,甚至亦步亦趨,可見教師的榜樣與示范作用不可低估。所以要提高小學生寫字興趣,教師應先寫一手好字。教學中,教師的板書和范書應成為學生的審美對象,為此,語文教師應苦練基本功,做到書寫規(guī)范工整,合乎法度,把剛勁有力的漢字展示給學生,吸引小學生躍躍欲試。另外,教師還應用通俗、活潑、形象、優(yōu)美的語言分析自己書法的特點,如筆畫的起止位置、形狀、粗細飽滿程度以及結(jié)構的疏密等,細致地指導學生識別每一種筆畫的書寫要領,教學生懂得用什么方法欣賞漢字,從而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書法的樂趣,立志寫好漢字。
3.創(chuàng)造條件,讓小學生之間互相欣賞
強調(diào)教師的榜樣作用,也不能忽視兒童之間的互相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同伴之間的影響更能感召小學生的心靈,激發(fā)熱情。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小學生彼此啟發(fā)。教師可出示一些優(yōu)秀作業(yè),引導學生分析優(yōu)點,體驗一手好字給人帶來的愉悅。這樣做,既可以讓書法好的同學產(chǎn)生成功感,增強信心,又能激勵大批上進心強、不甘落后的學生努力提高自己。最終,學生在欣賞之余自然就會產(chǎn)生寫字興趣。
二、通過練習激發(fā)書寫興趣
1.變抽象為形象
書法結(jié)構之美,在于與自然事物的相似,是自然萬物的簡縮與象征。相傳倉頡造字時,“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像,博采眾美,合而為字”。先人們先觀察、描摹自然景物,然后加以抽象與概括,最終形成充滿美感的文字。衛(wèi)恒在《四體書勢》中寫道:“其曲如弓,其直如弦。嬌然突出,若龍騰于川;渺而下頹,若雨墜于天……就而察之,有若自然。”這一切說明,漢字的結(jié)構是對自然事物生動形象的概括和凝練。小學生容易接受直觀形象,如果寫字教學以抽象說教為主,就容易引起小學生的疲勞和厭倦。基于以上原理,教師應以直觀教學為主,讓小學生認識到漢字不是抽象的符號,與自然萬物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化抽象為形象,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寫字興趣。
(1)利用語言的韻律美引起小學生寫字興趣。小學生喜歡韻味十足的語言,因此,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特點編成順口溜和兒歌,讓學生邊說邊寫,增強習字的趣味性。如教授基本筆畫時可以這樣描述:“右點寫出像瓜子,直撇像竹葉,捺像金刀。”再如,“豎有兩兄弟,懸針和垂露,垂露回鋒粗,懸針出鋒細”。教授整體漢字時也可用這種方法,如“范”字可這樣編,“草字頭,三點水,甩著尾巴張著嘴”。這樣小學生們就能在輕松吟唱中提高習字興趣,牢記書寫知識和要領。若僅靠說教讓學生掌握,困難就可想而知了。
(2)用比喻來激發(fā)小學生寫字興趣。漢字是自然事物的象征,找出二者的相似之處,以自然事物比喻字的寫法,就能在寓教于樂中引發(fā)小學生寫字興趣。如在教“豎彎鉤”時,可先引入一幅畫——在蔚藍的大海上浮著一只雪白的天鵝。天鵝美在何處?接著以卡片形式出示一組漢字“無、兒、也”,組織學生找出主筆畫“豎彎鉤”,引導學生對比想象“豎彎鉤”和天鵝體型的關系,分組討論后教師總結(jié),“豎彎鉤”像浮在水面的天鵝,豎像長長的脖頸,轉(zhuǎn)彎處像豐滿的胸脯,下邊的橫筆像平平的脊背,結(jié)尾處的一筆像上翹的尾毛,再給這個筆畫起個好聽的名字——“浮鵝鉤”(即“豎彎鉤”)。最后提醒學生,天鵝如此美麗,我們能否把這個筆畫寫得也像天鵝一樣美呢?只要鼓勵學生認真去寫,小學生的寫字興趣就會由此產(chǎn)生。
(3)用幾何圖形教授學生如何書寫。追求整體完美的幾何圖形是視知覺的一個本能,小學生對幾何圖形更容易產(chǎn)生興趣,而好的書法作品又與生活中的幾何圖形聯(lián)系密切。把這個原理運用到書法上,把漢字與幾何圖形進行對照、類比,找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寫字教學,學生書寫時就會興趣倍增。
比如,要想寫好“飛背鉤”和“臥鉤”,首先要有圓的意識,即沿著圓周的三分之一畫弧,挑鉤出鋒呼應圓心,就能較好地把握其整體造型,如圖1。再如“橫折彎鉤”,該筆畫起落幅度大,要在多次提按之中完成,筆法很難把握,寫起來非常困難。此時借助箭頭圖形,教小學生把“橫折彎鉤”輪廓與箭頭的頭部做比較,找出二者相似之處,掌握該筆畫,如圖2。為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習字興趣,還需引導小學生用心觀察外界事物,從中領悟到書法創(chuàng)作中用筆、謀篇的技法。
2.讓小學生體驗到漢字的變化
心理學告訴我們,變化多端的物體容易引起視覺的注意,單調(diào)重復的東西容易讓人厭倦、疲勞。任何藝術形式一旦沒有變化,就會失去生動性。漢字之所以演變成一種藝術,也是因為它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生動的視覺享受。小學生好奇心強,更喜歡變化。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在教授寫字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漢字的千變?nèi)f化,激發(fā)其寫字興趣。
除少數(shù)獨體字外,漢字大部分是合體字。合體字有偏旁,同一個偏旁所處的位置不同,寫法就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熟悉不同偏旁的結(jié)構,注意它們的變化,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女”字旁前,先讓學生自愿到黑板上寫獨體字“女”,結(jié)果肯定五花八門,有的可能把肚子寫得過大,有的可能寫得頭重腳輕,等等。這時,教師可借機講述“女”字在不同位置的寫法,其做獨體字時,結(jié)構呈五角星狀,首撇較陡,第二撇要斜,兩腳齊平,橫畫要平穩(wěn)伸展,主宰字的寬度;當它做底時,如“姿”,筆法與其做獨體字時寫法基本一樣,只是體勢扁平,橫畫向兩側(cè)平穩(wěn)伸展,托住上邊部分;做左偏旁時,如“好”,橫畫寫成右尖橫,呈上仰之勢,為了避讓,橫畫不宜穿過右邊的撇畫。這樣教,小學生自然領略漢字的變化,其樂無窮。
再如,“點”的寫法。點畫雖小,但變化多端。姜夔在《續(xù)書譜》中說,“一點者,欲其與畫相應;兩點者,欲自相應;三點者,必須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起兩帶一應”。即“點”的位置不同,寫法各異。如“獨點”,做“首點”時,起領管作用,如“宮”;做“下點”時,應對正字心,扶正字勢,如“令”;做“側(cè)點”時,起均衡中心、補救字勢的作用,如“寸”。同理,“兩點”“三點”“四點”,因處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寫法各異。在教學時,把這種變化教給學生,學生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寫好一大批形似字。
3.讓小學生領略漢字結(jié)構的和諧統(tǒng)一

從樹葉的脈絡到人的身體,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有平衡勻稱的特點,漢字是自然事物的象征,因而平衡勻稱也是漢字結(jié)構的基本特點。王羲之認為,“夫書字貴平正安穩(wěn)”。孫過庭在《書譜》中寫道,“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復歸平正”。平衡勻稱的形式往往給人以踏實、穩(wěn)定的美感,也會引起小學生習字興趣。
左右結(jié)構的字在漢字中的比例非常大,要想寫好這類字,首先要解決左右搭配的問題。書寫時應先確立一個中軸線,左偏旁以中軸線為界,一般不應超越此線,即要“讓”,右部分要根據(jù)左偏旁的“讓”合理地伸放,根據(jù)朝左伸展還是朝右伸展來考慮其寬窄的比例,不像左偏旁那樣不能超越中軸線,而是保證緊跟左偏旁的條件下,只要有空地,就可以盡情舒展擺放,與左偏旁形成有機的整體。根據(jù)小學生心理特點,可以交通規(guī)則為喻,中軸線就仿佛是馬路中間的隔離線,雖無欄桿阻擋,但任何機動車都不得越線行駛。右部分就像被謙讓的對象,當人家已經(jīng)真誠謙讓的時候,硬是不接受未免顯得有些不盡人情。所以,只要左偏旁已經(jīng)“謙讓”出位置來,作為右部分,就應當毫不客氣地迎上去,緊跟左偏旁。勿使二者相距過遠,導致整體松散、拖沓。
上下結(jié)構的字在漢字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少,分析結(jié)構中的容讓關系,是寫好這類字的關鍵。如果教學方式再靈活一些,效果就會更明顯。比如,在教“雷”字時,先向?qū)W生展示字卡“雨”,接著給學生來個魔術表演,(把字卡一翻)由原來的“雨”字變成了“雨字頭”,在“變魔術”的過程中,“雨”的筆畫變了:上橫變短,左豎變成點,橫折鉤變成橫鉤等。接著,讓學生分別用獨體字“雨”和“雨字頭”與“田”組合成兩個漢字,在寫的過程中試著比較它們的區(qū)別,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根據(jù)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出現(xiàn)這種變化完全是由漢字的特點所決定的,獨體字“雨”與“田”字組成的“雷”字太過拖沓冗長,因此整體結(jié)構不和諧;收斂變形的“雨”字頭與“田”字組合成的“雷”字,展示了漢字的美感,體現(xiàn)漢字各部分之間彼此容讓、和諧統(tǒng)一的特點。最后,讓學
生從學過的漢字里選出幾個類似的字寫一寫,進行體會,小學生往往樂此不疲。
三、通過其他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寫字興趣。
1.領學生做游戲
在游戲活動中把握書寫知識,寓教于樂,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書寫技巧。如填筆畫,先找出例字,找?guī)酌麑W生一人寫一個筆畫組成這個例字,然后讓學生再換其他的筆畫去寫,仍組成這個例字,連續(xù)調(diào)換幾次后,這個例字就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每一次呈現(xiàn),其筆畫都會出現(xiàn)變化,讓小學生比較這些變化,選出寫得最好的那個字,讓學生體會其中的用筆,然后進行訓練,把握書寫要領。
2.組織學生參與比賽
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比賽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每節(jié)課、每月、每學期都可以舉行一次不同形式的寫字比賽。比賽時程序規(guī)范,用紙統(tǒng)一,限時上交,所有作品貼到學習園地展示給全班同學,讓他們投票評出一、二、三等獎,在學習園地里長期展覽,供大家欣賞、效仿。也可以組織小學生參加學校間及社會上的各級、各類比賽,讓他們盡情去展示自己的書法才華,從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3.講故事
我國古今書法家留下大量生動感人的故事,如王羲之習書池水盡墨、懷素芭蕉葉上苦練書法、書法大師費新我和林散之身殘志堅,等等。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通過講述名人成功的故事,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走近書法家,知道他們并不是“天生的書法家”,也可以講講身邊的教師和學生勤奮習書的故事,使他們對書法產(chǎn)生興趣。
4.學用結(jié)合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說明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會有成就感,所以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把點滴心得運用到實踐中去。如平時做手抄報,書寫作業(yè),做課堂筆記等。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規(guī)范書寫,靈活運用書寫技巧,從習練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忙農(nóng)鎮(zhèn)蒙古族小學)
(責任編輯:樂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