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不久,北京作家、學者蕭斌臣、邢文祥和四川作家袁亮深入災區采訪,并完成了長篇報告文學《燭淚如歌——“5#8226;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師群像》(已于2008年12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作家在深入采訪的過程中特別了解到,在地震中殉職的教師大多是各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經濟支柱,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是各自家庭的唯一經濟來源。他們犧牲后,留下或嗷嗷待哺的幼小子女,或已經喪失勞動能力和經濟來源的白發老人,英雄教師的“身后事”成為一個令人深感急切的話題。
三位作家因此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提出倡議,希望能夠依靠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公信力,整合相關媒體和社會力量,共同發起一項“主題救助活動”,向社會募集資金,救助在汶川地震中犧牲和殉職的教師遺屬,以告慰英雄教師的在天之靈,并建議將這一活動定名為“燭光行動”。
“燭光行動”的救助對象為5#8226;12汶川大地震中犧牲教師的遺屬,主要包括其未成年子女、喪失勞動能力并失去經濟來源的直系親屬。
“燭光行動”的籌備工作已于2009年3月完成,包括調查遇難教師遺屬的分布情況、生存現狀,確定救助范圍、標準和方法等。
2009年4——11月為活動第一階段運行期,內容包括舉行“燭光行動”啟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與長篇報告文學《燭淚如歌》首發式同時進行),通過多種主流媒體宣傳英雄教師事跡,介紹其遺屬的生存困境,組織多種形式的募捐活動,定向救助等。
首批救助對象的故事線索已由本次活動的倡導者、《燭淚如歌》的作者提供。首先會在新浪網公益頻道和相關媒體上發布,并由活動主辦方組織電視編導班子深入現場拍攝專題節目。除在新浪網發布外,還將通過節目交流等方式在國內其他電視臺播出。更多地震中犧牲和殉職教師遺屬的資料和線索正由災區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提供,也歡迎熱心觀眾、讀者和網民提供。主辦單位將根據各方提供的線索,繼續組織拍攝專題節目,通過電視和網絡兩個渠道傳播,以真實的故事打動人、震撼人,激發全社會對英雄教師的崇敬和對他們遺屬命運的關心。“燭光行動”募款的渠道和方式,主要是通過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多家有影響力的報紙、電視臺、網站做專題節目等方式發布,以吸引全社會對“燭光行動”的關注,擴大“燭光行動”的社會影響力,促進企業、團體和熱心人士為“燭光行動”捐款。
鑒于長篇報告文學《燭淚如歌》正在形成良好的社會反響,將充分發揮其在讀者中的傳播和媒介作用,在《燭淚如歌》的腰封上公布“燭光行動”的捐款用途、方式和賬號。同時,通過該書的首發式、讀者見面會、報告會、研討會等宣傳活動和全國新華書店的海報宣傳,以及在相關報刊連載該書時公布“燭光行動”捐款賬號,使更多的讀者同時成為“燭光行動”的捐助者和推廣者。《燭淚如歌》的出版單位將從每本書的銷售收入中拿出2元錢,用于支持“燭光行動”,《燭淚如歌》的作者也計劃捐出部分版稅收入,參與“燭光行動”對遇難教師遺屬的救助。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將通過自身官方網站和新浪網公益頻道定期向公眾公布“燭光行動”的救助效果。為了答謝全社會愛心人士對“燭光行動”的支持,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計劃在2009年12月舉行“燭光行動”10大公益人物評選暨頒獎典禮,典禮晚會將通過多家電視、網絡媒體向公眾轉播。
“5#8226;12”汶川大地震周年紀念之際,“燭光行動”將正式啟動。每一位曾經被燭光照亮心靈夜空的人,都會在“燭光行動”中喚醒純真的記憶,都會因為送出人性的光輝而擴展生命的空間。
(責任編輯:魯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