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一中始建于1952年,作為山東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是山東省首批規范化學校、山東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學校先后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科教興魯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花園式學校等省級以上榮譽60余項,2008年12月在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復評中首批通過,2009年1月被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授予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學校有著突出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富有特色。
2006年4月,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隨后各級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下發實施意見。2006年7月,文登一中制訂了《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文登一中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在原來的基礎上,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更加蓬勃開展起來。從文登一中三年來校園文化建設的歷程來看,除了制訂明確可行的目標和形成良好的機制,科學務實的做法是關鍵。
一、校園文化建設“明線”—— 構建校園文化的“形”
1.硬件建設
學校硬件建設承載著文化底蘊,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重視環境育人作用,把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作為育人的載體,追求“校園無空地,處處都育人”的境界。進入一中的校門,從孔子、孟子到愛因斯坦、達爾文等幾十尊中外名人頭像雕塑和道道催人奮進、激人成才的紅色名言牌分立甬路兩旁;百米長廊的起點處用漢白玉雕刻著學校辦學宗旨:“德育為首,全面發展,學有專長,銳意進取”;學校的校訓、校風、教風等內容的宣傳牌都佇立在學校的顯要位置。
校園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草坪中有各種主題的雕塑,有“羊跪乳”“牛舐犢”“回報”等以“孝道”“感恩”為主題的雕塑,有弘揚強悍精神的“雄鷹展翅”雕塑,也有倡導勤學的“讀書”雕塑和寓意讀書啟智的“金鑰匙”雕塑……學校東有“百米彩燈文化長廊”,西有“時政宣傳”長廊,中有“科學博覽”環形畫廊,北有“一中足跡”藤廊,四個專題長廊都設在師生時常經過的路邊。其中開辟有“時政新聞”“教壇指南”“學海導航”“人與自然”“青春旋律”“心靈港灣”“體育天地”“衛生常識”“七彩畫苑”“校友名人”“教壇精英”“校園之星”等主題的欄目,內容常換常新。在教學樓、實驗室、學生公寓各層走廊建起了科技文化長廊,包括諾貝爾科學家走廊、百年科技走廊、奧林匹克走廊和文化生活走廊四大專題,200余塊看板。建立了《校史展室》《德育展室》《綜合治理展室》《黨團建設展室》《心理健康教育展室》等多個展室。在辦公樓、教學樓、閱覽室內懸掛著部分文登一中校友和老師的畫像。努力使學校的“一草一木都說話,一墻一廊皆育人”,讓學生在校園里,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自己學習的榜樣,走到哪兒都能看到激勵自己的名言,突出校園建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作為一個老牌名校,文登一中在歷史的積累和現在的硬件建設中,充分體現出整體與局部的和諧、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知識與藝術的滲透。
2.制度建設
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和學校實際,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學校圍繞校園文化建設制訂了《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文登一中教師評估辦法》《文登一中班級考核評估辦法》《文登一中教研組考核評估辦法》《文登一中教師工作行為規范》《文登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方方面面的制度,形成《文登一中制度匯編》,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創造了良好環境。
3.搭建交流學習平臺
為了創建更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氛圍,提供更廣泛的交流學習平臺,學校特別重視校報、校刊、網站和電視臺的建設。校報、校刊1999年1月創刊,同時開通了學校網站,10年來為教育教學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后獲得了全國中小學優秀校內報刊評比一等獎(中國教育學會,2008.11)等多項榮譽。
二、校園文化建設“暗線”—— 鑄造校園文化的“魂”
1.組織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之一在于調動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培育優秀的團隊、構建和諧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才能達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更高層次。
班主任隊伍建設:結合市優秀班主任、學校十佳班主任評選,大力表彰優秀班主任,樹優秀班主任榜樣。為班主任訂購《班主任工作漫談》《班主任兵法》等書籍和《班主任》雜志,引導班主任讀書學習;校報開設《班主任工作心得》專欄,引導班主任及時回顧反思,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實行班主任每周一早例會制、每月班主任例會制,及時交流班級管理工作,做到全校班主任工作情況始終處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狀態之中。
教研組長隊伍建設:結合市優秀教研組評選和學校十佳教研組長的評選,樹優秀教研組典型。利用經驗交流會、校報校刊等形式,開展教研組長經驗交流活動,提供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機會。除堅持每周開展教研活動外,要求教研組長進行教研組工作月計劃和總結,同級部不同學科組相互交流,每月至少舉行一次全校同學科教研活動,提供三個年級同學科組交流平臺,資源共享,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同時大力支持教師外出學習。
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由專門領導負責,實行科研處、教導處雙重管理,保證在具體教學、個人成長等方面都有人管。每年開展“文登一中教壇新秀評比”“十佳青年骨干教師”評比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對優秀青年教師大力表彰,形成良好的競爭激勵機制。實行青年教師月例會制度,每會一專題,每會解決一問題,保證培養工作的連續性。青年教師同特級教師、優秀教師一幫一結對。選拔優秀年輕教師擔任助理班主任,培養班主任第二梯隊。
2.精神文化建設
學校開展多種活動,即從“響起來、唱起來、動起來、活起來”等可操作層面入手,豐富校園生活,活躍校園氛圍,構建和諧校園,打造文登一中特色鮮明的校園精神文化。
響起來:辦好校園廣播,早、中、晚飯后三個時段開播,播出內容經過精心挑選并嚴格審批,以輕音樂、配樂詩、配樂散文、新聞、科普、心理知識等為主。
唱起來:學生每天上午、下午課前集體唱歌,大唱健康向上的歌曲,活躍課堂氣氛,陶冶學生情操。每年舉行五四合唱比賽、元旦文藝晚會等,師生共同參與。
動起來:①在教師中進行“熱愛一中、贊美一中、奉獻一中”教育,開展欣賞教育、感恩教育、“三心——愛心、誠心、責任心”教育等活動。②開展“樹榜樣、學榜樣、超榜樣”活動,大力表彰各級各類優秀教師。③實施“讀書富腦計劃”,開展“讀書、學習、反思”活動,向教師推薦、為教師訂購優秀圖書,要求教師撰寫讀書心得、教育隨筆、教育敘事等,通過校園廣播、電視、校園網、校報校刊等形式刊登教師的優秀作品并進行評比表彰。④結合工作實際,定期開展“細節決定成敗”等專題研討會,促使學校各部門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從細節入手,以抓好每一件小事中的每一個細節去推動部門和學校工作的開展。⑤充分利用教師節、國慶、元旦等節日,在學生中展開給老師和父母一句話、一張賀卡、一個真誠的鞠躬活動,表達對老師、父母的感激,體會老師、父母的辛苦;通過演講賽、辯論賽、簽名儀式等形式進行感恩教育和欣賞教育,進一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家庭關系;通過“習慣養成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誠信、責任、禮儀、仁愛、尊重、公正為六大目標的“學子修身行動”。
活起來:通過宣傳欄、宣傳櫥窗、專題文化長廊,讓學校每面墻壁活起來;通過“辦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建設,使每個辦公室、教室、宿舍活起來。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使學生學習氣氛活起來;開展“小課題教學研究”“有效教學研究”“讀書、學習、反思”活動”“展示課、匯報課、公開課”等課例研究活動,使教學方法活起來;通過“兩操一課”“師生運動會”“元旦晚會”等活動,使校園氣氛活起來。
(作者單位:山東省文登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魯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