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尾時的點睛之筆往往被稱作“壓軸好戲”,wagon(旅行轎車)恰恰也是在尾箱處來了個180°大變樣?,F在正逢郊游好時節,wagon當是這北國之春的主角。
法國標致307SW 2.0AT
最運動的地方:底盤扎實,電液混合助力轉向手感細膩,座椅舒服。
最不運動的地方:4擋變速器明顯限制動力發揮,換擋振動明顯。
華晨中華駿捷Wagon 1.8TAT
最運動的地方:1.8T發動機動力非常強勁,運動型懸架效果明顯。
最不運動的地方:整車尚未調校至最佳狀態,自動變速器只有4擋。
毫無疑問,郊游的最佳搭檔是旅行車(MPV),超大的空間和舒適的乘坐讓近郊游都有了頭等艙的享受。但是,這對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非常奢侈 因為在更多的時候他們只需要一輛經濟實惠的轎車,以滿足每日上下班的奔波。這已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滿足和幸福了。
那么,有沒有一款集二者之長的車型呢?當然有。比如這次的兩位主角,中華駿捷Wagon和標致307SW。他們車身的前四分之三與轎車版無異,而“壓軸好戲”就在車尾——就像加長尾箱的兩廂轎車儲物空間就勢猛增數倍,駕駛起來也與三廂轎車沒有二致。
走進Wagon生活像兩廂一樣接受它吧
Wagon車型很早就進入了中國,比如廣州標致505SW和上海大眾桑塔納旅行車 還有我們更熟悉的賽歐S-RV、凱越旅行款以及馬自達6Wagon。但一直以來,他們都是很小眾的車型,無法改變三廂轎車所給人的“根正苗紅”之感。
不過,隨著年輕人的成長,整個消費群體的審美觀也會隨之變化。外國的汽車文化就像洋快餐一樣,迅速融進了中國的汽車生活。一個“劇變”開始了“沒有”屁股的兩廂轎車開始熱賣,盡管前輩第四代一汽-大眾高爾夫被狠狠地拍在沙灘上,但像上海大眾Polo、廣州本田飛度以及東風日產騏達這樣的“后浪”,卻戰勝了各自的同門三廂車,成為開啟兩廂車時代的引導者。隨著第六代高爾夫的“卷土重來”,兩廂車勢必掀起更高的熱潮。
乘著東風,Wagon也蠢蠢欲動期待像那些普通經濟轎車一樣走入尋常百姓家。而對“思想前衛”的消費者來說,現在正逢郊游好時節,旅行轎車當是這北國之春的主角。哪些Wagon車型無須持幣待購立馬就能出手,則是他們比較關心的事情。我們精選出一款全新上市的自主品牌車型——華晨中華駿捷Wagon 1.8T AT,以及一款久經沙場的進口名車——法國標致307SW 2.OAT他們不僅值得購買,而且在價格、品質功能和品位上都有明顯不同,就看你的骨子里更青睞哪一種了。
駿捷Wagon 1.8T AT大空間的高性能轎車
一直覺得華晨中華造的車有品位一方面是從未有抄襲或模仿痕跡:另一方面是一如既往地追求品質盡管這個自主品牌制造的汽車還有很多的不足,但我們總能看到它的努力。就拿駿捷Wagon來說吧,輪胎來自法國米其林變速器來自采埃孚(ZF),制動來自美國天合(TRW),防盜來自德國西門子,涂料來自德國巴斯夫(BASF),就連涂裝線都和華展寶馬共用。有了這些強有力的后盾,駿捷Wagon才有了做得更好的基礎。
因此,我們信心十足地把駿捷Wagon作為今天的推薦之一。這種信心不僅源于那些國際知名品牌的支持,更多的是實際駕駛與體驗所給出的答案。
與老道的標致307sw相比,駿捷Wagon毫無疑問只是初出茅廬。所以工程師并不急于把它塑造成一部十全十美的旅行車,而是在外形與實用上大下苦功。
編輯部的同事們一致表示,駿捷Wagon的造型非常成功。這也難怪。由意大利平尼法瑞那汽車設計中心詮釋的汽車向來不賴,何況這已是它與華晨的“第N次”合作了。雖然我看不出他們所說的“歐洲時尚元素”,“東方內斂之美”以及“地中海風情”。但我確實認為駿捷Wagon看上去很舒服。
在實用方面,駿捷Wagon無疑更加成功。樸素的功能不需要太多的開銷,儲物空間是最首要的事情。駿捷Wagon車身低俯,特別是和標致307SW在一起的時候,但4700mm的超長車身卻不落下風。翻折后排座椅,放倒的靠背與后背箱地板處于同一水平面,整體容積高達1400L。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它可以容下4000聽355mL的易拉罐!
這些基本功能的保證,已經滿足了國人對Wagon的一般需求。此外,由于延續了駿捷轎車的動力與底盤,所以駿捷Wagon還是一款性能相當出色的運動車。我們測試的這款頂配車型使用了獲得2007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稱號的1.8T發動機。在2000-4500rpm內,也就是日常行駛的一般轉速范圍里,可以讓我們享受到高達235Nm的扭矩輸出,而這通常是一臺日系2.4L發動機在4000rpm以上時才可以達到的指標。如此充足的能量儲備,多拉一點行李對駿捷Wagon來說又算點得了什么呢?為了保證動力的正常輸出,它還裝備了超大的中冷器,可以將進入氣缸的新鮮空氣控制在40度左右,保證工作效率。正是因此,其0~100km/h起步加速時間也差點進入10秒大關。
底盤方面,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架設計有點跑車韻味,實際操作起來感覺不到這是一款軸距接近2800mm的Wagon。但同時也發現,這輛測試車在調校上也沒有達到最好的狀態,整車的緊湊感也沒有曾經測試過的轎車版好。
在一些細節設計上,比如自動空調面板朝向偏下(看不清面板信息),中控鎖按鈕在司機門開啟的情況下依然工作(容易把鑰匙鎖在車里)等等,體現出了它與標致307SW的明顯差距。此外,華晨方面公布的車輛數據也極為有限,在官方網站上甚至沒有外形尺寸和油箱容積,實在匪夷所思。當然,這種批評并不會掩蓋好的方面,帶電加熱的自動調節司機座椅和車載藍牙電話就是很好的設計。
標致307SW 2.0AT
徹底與轎車說Bye-bye吧
說到標致,很多人會想到東風標致。接觸過很多次國產307,我對如此這般的“法國車”并沒有產生深厚的感情。但是,當原汁原味的進口標致307sw出現在面前時,才終于明白何謂“不可同日而語”。在那一瞬間,我便被打動了。
標致307sw雖然與轎車版有著明顯的血緣關系,但絕對不是換一個“殼子”那么簡單。它的整個車身明顯加長,不僅后懸適應性地增加117mm,而且軸距也猛增100mm,幾乎達到了B級車的水準。這樣一來,不僅行李廂的空間更大,同時整車的前后重量分配也有了新的表現。更夸張的是,你可以在這輛A級車上安裝第三排座椅!僅從這點來看,它就是最完美的轎車與旅行車的替代者了。
與轎車不同的設計還體現在后門和后減振器。盡管第三排是為小孩預備,但細心的法國人仍然要保證上下車的便利,就連地板都是劇院式設計,所有人的視野都像駕駛員一樣清晰。后排座椅的布局可以自己設計,無須任何工具。旅行中的大件行李,則因為尾箱開口高度的降低而更容易裝卸。
最讓人驚嘆的還是307SW的“采光”。面積驚人的全景天窗占據整個車頂,整車玻璃總面積足足有5.34平方米,幾乎占到整個車身的三分之一。天哪,這儼然就是一部“玻璃車”!同時,你還不用為安全而擔心。307SW裝備了前排正氣囊(兩級)、側氣囊和整體側氣簾,總計6個安全氣囊,而且就連第三排乘客也能擁有獨立的三點式安全帶,不服不行。
可能是整車重新設計的緣故,我們感覺加長后的307SW具有比轎車版更好的駕駛感。首先,貼身的立體座椅就帶點跑車的味道,織物面料的透氣性比真皮更好。提供加速動力的是2.0L四缸發動機,同時效力于國產307。103kW的最大功率沒有后者高,主要是考慮到了Wagon車型的體重,由此換取2500rpm時184Nm的扭矩,低速動力更加充足。
要批評的是這款源于保時捷的Tiptronic手自一體式變速器,它的“壞脾氣”在國產206和307上就有所體現。換擋(尤其是降擋)的動作過于明顯,生怕你不知道它的存在。4擋變速確實過時了,加速表現只算正常,0~100km/h的起步加速時間需要11.97秒。
而在操控方面,307SW又變了一副模樣,找回了法國車的運動氣息。電液混合的轉向助力、后輪隨動轉向以及可變阻尼減振器一應俱全,即便軸距“猛增”10cm,體重也毫不含糊地達到了1493Kg,接近了一般SUV的水平,但仍然不失操控本色。在倍耐力P7運動型輪胎的尖叫聲中,懸架“一絲不茍”地支撐著車身。雖然沒有ESP,但操控指數仍然奪取了7.2的高分。
盡管中華駿捷Wagon和標致307$W都在轎車的基礎上上演了“壓軸好戲”,在尾箱處來了個180度大變樣,但卻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性格,經典實用和精致多變。
在高性能轎車的基礎上,駿捷Waqon最大可能地增加了尾箱空間,并圍繞Wagon的特點做了很多實用工作,比如完全放平的座椅和貫穿車頂的行李架。另外它的外形也不賴,10.88-15.98萬元的價格對得起它的品質了,要是再低1萬元,估計就會提前引領Wagon時代的到來。
而標致307SW則體現了一種原汁原味,盡管價格在23.98~26.43萬元,經銷商優惠之后也在20萬元之上,但這種遠遠高出國產車的品質,以及重新設計的底盤、車身及內飾,都將Wagon詮釋得幾近完美。這種享受可不是同價位的國產車所能賦予的。倘若國產,它的價格應比駿捷Wagon略高萬元左右。
一個是價格榜樣,一個是品質標桿,它們比之前所有的Wagon都更具誘惑力?;蛟S,真正的Wagon時代就從它們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