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不利條件下,安徽省委、省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決策部署,多措并舉,危中尋機,努力應對各種嚴峻挑戰和困難,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1885.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11.6%,比全國高5.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4.9億元,同比增長1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3%;財政收入增長5.8%。
當前我省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省經濟出現的積極變化表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正在顯現,經濟下滑勢頭得到遏制,但增長動力仍不穩定,全面回升有待攻堅。經濟增長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經濟回暖的基礎仍較脆弱。其主要表現有:
(一)農產品價格波動大、農民增收難。去年9月份以來,多數農產品價格由前期的持續上漲轉為掉頭下行。一季度,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為95,比去年四季度、同期分別回落7.1個和28.9個百分點。
(二)工業產品銷售仍然不暢、生產成本仍然較高、企業效益下滑。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2%,比去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全年1.5個百分點,為2000年以來同期的最低水平,全省17個市中有13個市的工業產品銷售率同比下降。
(三)投資增長面臨資金來源瓶頸壓力、招商引資難度加大。一季度,全省5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增長36.2%,增幅低于投資完成額2.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9.3個百分點,回落幅度比投資完成額高0.7個百分點。當前保生存、保現金成為企業的首要選擇,境內外企業投資意愿下降。
(四)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信心不高、儲蓄傾向增強。自去年9月份以來,全省居民儲蓄存款月末余額增長均超過20%,且呈逐月加快之勢。在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居民儲蓄增長加快,說明其用于消費的支出必然減少。
(五)出口訂單大幅減少。自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我省出口已連續4個月下降,降幅分別為2:1%、14.1%、28.9%和17.3%。據商務部門調查,目前我省重點骨干企業在手訂單同比下降一半以上,現有的訂單也多為短期訂單、小額訂單,長期訂單、大額訂單較少;一些能接到訂單的企業也因市場風險而不敢接單。
(六)工業品價格下降,利潤減少,財政增收壓力較大。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放慢。一季度,全省實現財政收入348.1億元,增長5.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8.5億元,增長6.3%,同比分別回落29和34.4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分別回落12.8和31.6個百分點。
保增長、促發展的主要價格政策措施
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安徽省價格系統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保增長、促發展”這一主題,充分發揮價格職能作用,報請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運用價格政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保增長、促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改善和優化經濟發展的價格環境,為促進安徽經濟的科學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加大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一是進一步開展了收費清理。今年以來,為了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發展,安徽省在取消國家規定的11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同時,還取消了14項省管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每年減輕企業負擔15億元。
二是整頓和規范中介機構等收費行為。重點整治與項目審批相關聯的環境評價、安全評價、檢測檢驗、質量認證、技術審查、公證等服務性收費。
三是對開發園區實行收費優惠政策。對保留的國家和省級批準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授權市縣人民政府可結合實際,減征或免征屬于本級財政收入的收費。
四是加強收費監管力度。通過報紙、網站等媒體及時向社會公布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性服務收費項目目錄和收費標準。同時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執收的收費項目,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二)發揮價格政策引導作用,促進汽車、旅游、住房等消費
第一,整頓車輛入籍、檢驗、停放收費。清理機動車安全檢驗、清障施救服務收費,規范駕駛員考試和培訓收費行為,加強對汽車維修企業的價格指導。
第二,從低核定旅游聯標價格。鼓勵游客跨線路、跨景點游覽,對同一轄區內的景點或相鄰景點,可按照不高于各單獨景點門票價格總和的70%,從低核定聯票價格。
第三,加強建設項目和商品住房交易價費管理。加大了建設項目收費清理力度,重點規范建設、規劃、人防、環保、消防等部門收費和供電、供氣、供熱等建安價格。
第四,實施支持家電下鄉的價格政策。抓好城鄉用電同價政策的落實。對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運行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加強農村自來水價格管理,降低供水成本。規范農村有線電視收費,從嚴從低核定農村有線電視收視維護費標準。
(三)完善惠農價費政策,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一是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健全糧食收購價執行預案,認真貫徹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保持合理糧價水平。
二是穩定化肥等農資價格。按照國家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的要求,取消對我省化肥生產和銷售環節實行的最高限價和差率控制。
三是完善涉農價費政策。重點加強農機監理、農副產品檢驗、檢疫等收費管理。規范農村婚育、農民建房、子女上學收費和鄉鎮醫藥價格行為。
四是加強農副產品價格調控監測。繼續實行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
(四)實施積極的價格政策,促進服務業發展和技術創新
首先是清理涉及服務業的價格政策。對已經形成充分競爭的現代服務業行業,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價格一律實行市場調節,充分保障經營企業的自主定價權限,規定任何管理部門不得擅自定價或實施價格干預。
其次是制定服務業用水、用氣與工業企業同價政策。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對列入鼓勵類的服務業,今年內用水、用氣價格要基本實現與工業用水、用氣同價。
第三是運用價格政策促進醫藥產品技術創新。堅持優質優價政策,支持地產藥品研發和創新,對科技含量高、臨床效果好以及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或專利品種,按照同類藥品最高銷售利潤率核定出廠價格;對醫療機構研發的合法自制藥劑,適當提高其成本利潤率。
(五)減免職業介紹等收費,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
一是規范人才交流和職業介紹收費。進一步規范各級人才交流機構、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政府舉辦的職業介紹機構收費。
二是實施鼓勵全民創業的價格政策。認真落實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收費減免規定。對農民在本省境內依法興辦實體的,參照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規定,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基礎尚不穩固,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因此,仍然要求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價格工作要緊緊圍繞“保增長、保發展”這一主線超前謀劃,主動應對,積極作為。
(一)在優化企業發展的價格和收費環境上下功夫,努力減輕企業負擔,助力經濟平衡較快發展。
(二)在解決涉及民生的價格和收費問題上下功夫,努力創造一個有利于促進消費的價格和收費環境。
(三)在促進資源節約、治污減排上下功夫,努力創造有利于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價格環境。
(四)在加強系統建設和提高干部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夯實與“保增長、促發展”形勢相適應的價格工作本領。
(作者單位:安徽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