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世紀末以來,初中社會政治學科經歷從閉卷到開卷到等級考試的一個“榮辱興衰”的過程。眾所周知,實行開卷考試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但讓我們史料不及的是,這種考試制度的推行為初高中社會政治教育的銜接埋下了隱患。在2008年10月溫州市教研院組織的專題研討會上,聽取了蔣金崇先生的調查報告和林嵐老師的講座,我們不難看到等級考試下的初中社會政治教學正處于一種尷尬的狀態。這不免讓人對初中社會政治教學生發幾多憂慮,同時也引發我對教學現狀的總結和思考。
一、在初中教學中社會政治作為副科不受重視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教育事業突飛猛進發展,但在中考指揮棒的作用下,由于社會政治學科采用了等級考試,有些人有意無意地用應試的眼光來看待社會政治課,在這種急功近利的價值觀的驅使下,社會政治學科只好靠邊站。首先,大多數學校在教學策略制定上面發生偏移,縮減社會政治課堂教學課時,甚至把它作為學校其他學科教師彌補課時不足的對象。其次,家長學生只重主科成績,認為本學科既實行開卷考試又只評等級,何必花費時間。正是這種狹隘的教育思想,也就必然導致歧視社會政治學科教學的偏見。
二、社會政治專職教師處境尷尬,工作“進退兩難”
曾經有位老師形象地描繪了社會老師的處境狀態:“地位是低的,教學工作量是大的,學生時間是不能多花的,成績是要的,功勞是搭不上邊的。”由于實行等級考試,使得本學科地位低下,而學科老師也因此沒能“母以子貴”而處境尷尬。作為一名專職教師,感觸頗深。如果你認真負責,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復習,并加強監督學習的完成情況,以便培養好學生的學科基本能力,但有些老師怕你占用學生時間,影響學生其他學科的時間投入。所以,這門學科的教師很難,既沒有其他科目教師的“風光地位”,也沒有課外的輔導收入,真正的兩袖清風,還得有藝術地控制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怎樣才能不慍不火,不成為眾矢之的。正因如此教師的積極性大受打擊。
三、學生對社會政治學科的忽視態度
我們都知道,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研究表明從初中到高中思維的發展存在著關鍵期與成熟期,初二階段是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學生的思維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型水平轉變。由于初中的等級考試,學生對學科的忽視,很少有人積極主動更別說滿懷熱情地參與學習。本人曾對本校初二年級作過調查:85%的學生認為開卷等級考試無須怎樣認真,反正不加分數,隨便都能拿個過關的等級。學習態度積極的僅為10%,約40%的學生受紀律的約束在應付著社會政治課,約50%以上的學生上課根本不安心,課堂上做其他學科作業的也時有人在。所以常常是教師精心備課,但學生不予理睬,結果搞得教師毫無上課興致。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學生的上課熱情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技巧有關聯,但好的方法手段也要有同學認可。
四、有必要慎重考慮采取等級考試的消極影響
盡管可以說,近幾年溫州地區的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取得驕人成績,然而本地區初中社會政治教育現狀證明,我們的地區教育至少在這一科目上學校沒能很好地貫徹好國家的教育方針。現在,我們不否認實行等級考試也確實可以減輕點學生的學業負擔,但初中三年的開卷和評級考試,使學生對開卷下的學習方式成為一種習慣,學科的基本記憶、學習能力也就沒能得以培養,而等進入高中,一下進入閉卷狀態,無疑就會措手不及。所以呼吁有關教育部門有必要對這種考試制度重新評估,要以長遠目光來衡量、評判、思考,尤其是對初高中知識能力銜接的影響,更要引起注意和重視。相信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展開,社會政治教學定能有它合適的位置。
五、加強師資力量,調整教師觀念,改革教學
當然,當前這種教學現狀的存在,我們不否認與學科教師也有一定的關聯。從蔣老師的報告中我們已知初中社會政治專業教師數量缺口較大,學科教師隊伍力量急需增加和調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應盡可能聘用專業教師,實在要兼職,也要加強督導、培訓、常規考核,力求做到稱職。在進入信息化和學習化社會的今天,學科專職教師要有終身學習觀念,加強學習進修,提高專業知識技能、改善知識結構,并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正如我國教育決策者所指出,“時代不會因為我們沒有準備好而停止不前;國家、民族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高素質國民的培養、創新人才的期盼更不允許我們猶豫不決。”盡管身處“逆境”,也要積極進取,給自己樹立信心,剖析本學科的現實意義所在。
六、激發學生的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學生對學習學科的目標轉變為學生求知的欲望。為此應做到:
1. 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積極倡導參與式、探究性學習,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內驅動力,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科內容生活化。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系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3. 利用多媒體平臺,適時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這也是一種激發興趣的不錯方法。它可以使學生通過展示平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能在教師及時的點評下認識了解答案的完善程度。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肯定、適當地評價和鼓勵。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在不經意間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
總之,初中社會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尷尬處境并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影響,是決不能漠然視之的。社會課程要贏得大眾的認可,既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深入研究,拿出更具說服力的理論和證據;也需要倡導者們面向社會大力宣傳,而不僅僅是面向教育系統。只要我們上下齊心協力,從學科教師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定能改變現階段的狀況。以上幾點僅是我的一點粗淺的看法,與各位同行共勉。
參考文獻:
[1]現代教育理論研讀.
[2]當代教育.
[3]浙江教育學會專家論壇.
(溫州龍灣永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