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分析了當前電子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為今后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專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電子專業;教學;課程;改革
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生源素質普遍不高,一般來說,初中畢業后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才來讀中職學校?,F在的中職學生,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學習表現比較落后或自身缺點較多。特別是電子專業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學習毫無興趣,以致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產生厭學情緒。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
一、當前電子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單一。傳統的電子專業課教學一般均以學科體系為出發點,即依次以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技能)縱向門類排列展開教學。注重課程本身的體系結構和前后的邏輯聯系,但卻忽略了“可學性”, 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授課具有一定的隨意性,課程與職業缺乏聯系,致使學生學得吃力,老師教得辛苦,教學效果也不好。在專業課程學科體系內部,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課程內容以靜態形式排列等,系列教學完整才能應用,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按照人為預定的那樣發展,培養目標難以實現。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近年來,作者一直致力于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對電子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作了一定的探索。
2. 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很難勝任本職工作。電子專業早年教學方向以家電維修為目的開設專業課程。目前社會上人們對電器使用在觀念上有較大的改變,原先的“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再三年”的觀念以徹底改變。從中職學?!耙苑諡樽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出發,專業課程的設置要以社會用工為導向,兼顧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開設實用的專業課程。培養畢業生的方向應轉向一定電子分析與設計能力的中級技術人才培養。在新觀念形式下,電子專業課程設置方向要作較大的改變,以學基礎,學得會,學有用,有技術的方向轉變。
3. 現有教材沒有立足培養對象,導致教學難度大。教材是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教師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依據,也是保證學校教育有序、規范地進行的重要條件?,F在使用的一些中職教材,編寫時立足于培養目標,而沒有立足培養對象,從而導致教學難度大。這就要求編寫出既能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發揮學生個性特長,又能體現學校辦學特點的校本課程教材,根據實際情況把比較抽象、理論性強的專業知識盡量簡化,甚至不講,擺脫知識體系的束縛。要符合學校課程的發展規律和學校制訂相應教學計劃的內容,不能脫離學校實際情況;缺乏學校整體性的安排,沒有根據學校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實施;校本課程的開發周期較短,才能有效地補充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
二、解決方法與思路
(一)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改革
項目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法,也就是通過具體任務的提出,學生自主制訂計劃、自主開展學習探究,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教學模式。該模式試圖加強課程內容與工作之間的相關性,整合理論與實踐,提高學生現實學習能力和未來職業能力。
1. 有機重組教材內容,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整合。目前“電子技術”課程安排,如《電子技術基礎》、《電工基礎》部分、《計算機電子仿真軟件應用》等,通過設計具有典型功能的實驗項目為任務,在完成實踐性任務過程中,我們發現以上教材內容中電子技術、使用設備、實驗設備使用等相關性程度很高,從以上教材中選擇相關內容,并通過任務形式整合教學內容,把他們合并成“電子技術與實訓”這一門綜合課程。
任務僅僅提供了框架、課程計劃表、設計實踐性問題等,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職業能力的發展水平,使其相適應。我們可按難易程度為基本線索,加以系統組織和排列教學任務。如在“面包板”上用分立元件制作與調試器件,其任務就是“制作與調試晶體管穩壓電源”,必須在此基礎上施行任務教學,即“制作與調試單結晶體管調光電路”的計算機電子仿真任務。
2. 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為任務教學作好充分準備。任務教學是以任務為載體,在每一任務教學中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教學過程呈現動態結構,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因此,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授課準備。
每個任務模塊在結構上以工作任務為起點,在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以實踐知識為焦點,以理論知識為背景,以拓展性知識為延伸。內容包括工作任務、實踐知識、理論知識、拓展性知識、練習和學習結果評價。
3.實施教學方案,是任務教學的關鍵所在。任務教學的關鍵是實施的過程。經過教學處理,在方案實施中充分發揮任務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應盡可能促使學生自我學習與實踐反思。教師根據中職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技能情況,設計具體框架任務下的引導性問題。設計引導性的問題,一方面可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目標明確,培養對電子技術的自覺意識,增加感性了解和責任心;另一方面可使學生在此導向下,提前查詢預習相關內容,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樣就促使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中以解決問題為任務要求自主學習與實踐,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如在晶體管穩壓電源子任務整流電路中的引導性問題內容,應該促進學生對職業實踐的整體性把握,包括對元器件性能、電路理論、安全性、經濟性等多種因素的考慮。
在中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采用任務引領性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超越課程內容的技術理性而上升到學生探索理性層面,從而促進了學生自主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由于有了明確具體的課程和任務目標,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有更多的機會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建構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完成任務中,他們體驗成功,認識不足,成為自主的學習者。
(二)加強動手能力訓練,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針對目前電子專業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很難勝任本職工作的狀況,電子專業課程設置方向要有較大的改變,向學基礎,學得會,學有用,有技術的方向轉變。
1. 重基礎?;A類專業課必須要,如《電子技術基礎》、《收音機原理》等,這幾門課程不僅不能少而且要加大學習力度。因為是基礎類學科,不是很難,學生可以學得會。畢業后各級各類考試都有要求的,學好了,對以后專業的學習、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幫助。
2. 學得會,學有用。在專業實踐的課程設置過程中,各??衫煤唵蔚膶嶒炘O備條件制定以下教學內容:(1)收音機組裝?,F代社會,認為裝配收音機是無用且技術落后的一門學科。其實不然,收音機是電子技術專業基礎學科的綜合應用,它將《電子技術基礎》及基本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完成這項工作過程中將系統的復習和實踐所學的理論知識,對知識起到鞏固作用。其學習的價值是將基礎學科知識融會貫通,能夠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2)家庭電氣安裝。此項實踐的內容是電工基礎的應用,從常理來說,作為一名中職學校電子專業畢業的學生,若是連電燈、開關、插座等基本電工設備都不會安裝,于情于理都說不通。然而教學的現實告訴我們,很多學生經三年的電子專業學習,這些基本的工作難以完成。這讓我們覺得開設這門課的必要性。家庭電氣設備安裝課程的開設,將系統地為學生分析家庭電氣原理、照明電的安全常識及進行模擬安裝,讓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必要的技能。具體內容包括功率計算、電線線徑的選擇、調速器等基本家庭電氣設備安裝。
3. 有技術。以上內容要求每位學生學習完成,畢業前采用項目考核方式嚴格把關,考試合格才能畢業。然而這些只是基礎類技術,要讓學生畢業后在同類畢業生中有競爭優勢,要大力加強電子專業中應用最廣泛且最實用的電腦軟件Portel 99 SE的教學。因為學生掌握了此項技術后,可將復雜的電子制作、設計實驗在此進行仿真,并可設計PCB板圖(印刷電路板)。可見Portel 99 SE對于成為一名電子技術應用人才的重要地位。據調查,中職學生能有此項技術的很少,在社會用工方面會此技術的學生選擇工作較廣闊,各方面待遇較好。經本人的教學實踐證明,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學習效果很好。Protel 99 SE課程能將學生的學習深度以及綜合知識能力方面得到質的提升,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可為學生今后走上社會增加競爭籌碼。目前此軟件技術的應用也得到了省、市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每年都會舉辦“中職生電子專業的競賽”,相信對各校的教學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 其他學科為培養目標服務。要提高一名學生的競爭能力僅有專業技能還是不夠的,還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其他學科也要從實用角度改革教學內容,應對不同的專業有所側重。如語文教學中將計劃書、說明書等實用的應用文作為教育和考核的重要內容,英語教學中將側重電子專業英語知識的教學,從而將電子專業畢業生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應用人才成為可能。
綜合上述,電子專業教學現階段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我相信,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中職教育的投入和重視,在廣大老師的努力探索下,電子專業今后的發展道路肯定會越走越寬,取得驕人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工作結構與職業教育課程結構[J].教育發展研究,2005(8).
[2]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3]姜大源.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建構[J].教育研究,2005(8).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