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達我們的祖先?
艾達告訴我們,人類與狐猴的差異不過略多一點,所有物種總是可以回溯到一個共同的祖先
5月20日,google的標志是化石,也許,那是在向近期正在美國紐約博物館展出的一位生活在4700萬年前的“女性”——艾達致意。

艾達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她保存得相當完好,完整程度達95%,各身體組織及頭發,甚至胃里的東西都清晰可見。1983年,人們在德國法蘭克福東南的麥塞爾化石遺址中發現了她——那塊化石遺址是始新世(距今5300萬年~3650萬年)很多生物化石的重要發現地,那里曾出土了數千具保存完好的化石,其中包括8種鱷魚、20種左右的蛇,還有60多具侏儒馬,還有也許是地球上曾存活過的最大的螞蟻……
靜靜躺著的艾達,約有一只小貓大小,4條腿和一條長尾巴。我們知道她是雌性,因為她沒有陰莖骨。她去世時還很年輕,只有6個月到9個月大——她有乳牙,乳牙背后還有正在成形的成年恒牙。剛發現時,沒有人意識到這塊化石的重要性,艾達被分作了兩半分別售出。直到后來,兩部分才被收集到一起并修補完整,放在挪威奧斯陸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供研究人員細致研究。艾達這個名字是由發現她的研究小組中的一位科學家取的——這是他女兒的名字。
那么,為什么今天,我們又想起了艾達?
《衛報》說:“這并不是絕大多數現代演化生物學家所尋找的那類祖先。她恰好無法分類,但非常明顯,她屬于靈長目,和我們一樣。”但細微之處卻不同。現代靈長目分為兩個主要的分支:狐猴和叢猴同屬一個分支,猿猴和無尾猿則屬于另外一個分支,這也是人類所在的那個分支。
第一只靈長動物出現在大約7000萬年前。過去,我們認為狐猴和猿猴的直系祖先在大約6000萬年前,便分道揚鑣了。而艾達告訴我們,狐猴與猿猴分開,也許并沒有那么久。她與狐猴有許多相似之處,又與猿猴也有許多共同特征。人們猜測:她“可能接近兩個分支共同的祖先”。于是,一部分人用“進化中缺失的一環”這類詞去形容她。
人最接近非洲類人猿,與猿猴之間僅有少量差異,而艾達告訴我們,我們與狐猴的差異也不過略多一點。評論家們說:達爾文對自然選擇概念的描述有著非常令人遺憾的一面,因為他這一觀念根植于競爭——這么看來,擁有一個建立在你死我活的競爭和恃強凌弱基礎上的全球經濟是如此自然。而艾達告訴我們,如果進化是一個事實,那么所有物種總是可以回溯到一個共同的祖先。他們說:“在死去許多年之后,這個卑微的生靈,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個快要失去理智的世界里找回一點點清醒。”
但艾達究竟是不是狐猴與猿類分開的那個節點上的祖先?在這場事件中,她是不是被過度詮釋了?美國耶魯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就批評,雖然挪威同行的假說很新奇,但整體而言,他們提出的證據缺乏說服力。據說,艾達的發布過程對社會非常高調,反而業內同行對此事不甚了了
立論和質疑,好不熱鬧。但艾達顯然不關心這個,她只是靜靜地躺著不動,這個動作已經持續了幾千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