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股市的孕期:
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張股票
也許,中國股市的孕期我們可以追溯到1986年11月14日。那天,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作為國家級的禮物,贈給了來訪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范爾霖先生一張股票:一張上?!帮w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作為中國上市公司第一家,飛樂音響成立時股本共計50萬元,每張股票的面值是50元,只印制發行了1萬張實物股票。
二十年過后,我們再看這家上市公司,小得簡直不可思議。
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一張股票,可以永載史冊、見證輝煌的股票。這張股票飛過了半個地球,靜靜地陳放在紐約證交所的展覽大廳里。它在向全世界,用無聲的語言,講述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講述著中國股市的這段歷史。
鄧小平和范爾霖的握手,那真的是一次偉大的握手,它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告了中國股市懷孕,中國股市在中國經濟的子宮里著床。
值得永遠珍藏的
中國股市歷史上的十頁日歷
說到中國股市的孕期,有十頁日歷值得永遠珍藏,這是《中國股市編年史》開篇的第一章: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新中國第一家代理和轉讓股票的證券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宣告營業,從此恢復了我國中斷了30多年的證券交易業務。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紐約證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并向其贈送了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人們把這一天定為中國股市的生日,中國股市十月臨盆、呱呱墜地的日子。
1991年4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營業。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賬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以準確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以后上海股市價格的總體走勢,為投資者入市及從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京成立。
中國股市的歷史
和新中國股市的歷史
翻閱中國股市歷史上的這十頁發黃的日歷,讓我們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其實中國早就有股市,說不定比全世界所有的有股市的國家的歷史更加悠久。重讀這段歷史,讓我們痛感,這段被割斷的歷史讓中國有多么痛。
我們不用去查歷史檔案,我們只要看看電視劇《大宅門》便可以知道,還是在大清朝,中國的股份制企業便已多么成熟。(美國股市也只不過是家百年老店),那時的股份制企業甚至比我們一百多年后的一些股份制企業還要完美。
還是在大清朝,中國便已經有了股份制企業,有了股票,還可以以技術、以專利、以品牌等無形資產入股,有著非常成熟的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股票可以上市交易,可以流通,可以作為抵押物抵押。這樣看來,股票、股份制公司、股市,都不是舶來的洋貨。
其實解放前的舊中國也有股市,1949年6月10日,宋時輪指揮解放軍查封上海證券大樓,那時,股市是與妓院、賭場被一起查封的。在上海證券大樓里焚燒成捆成捆的美金;被稱作“小黃魚”的金條,倒進了抽水馬桶。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長陳毅軍長大笑:打了一場經濟上的淮海戰役!
那時,股市被視為買空賣空、投機倒把、紙醉金迷的罪惡場所,而炒股票、炒黃金、炒外匯都被視為寄生蟲、吸血鬼聚集的黃牛黨,是必須取締加以鎮壓的,許多股民和炒手們被關進了監獄。
回憶這段歷史,我們就會知道,在中國重開股市的路有多么艱難,而我們對股市的重新被接納又有多難。
如果沒有鄧小平這樣的鐵腕人物,也許至今都不會有中國股市。即使開了,也會被關掉。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曾痛切地反思過去所做錯的許多事,但對股票強烈的敵意,似乎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這種強烈的敵意,甚至到2009年,還常能從精英們的文章中嗅到。
1990年,輿論指責說,這不是資本主義私有化嗎?更有人把股份制視作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經濟基礎。那時中國對待股市,就像試驗性的、有限開放的賭場一樣,有過很多的限制性規定,甚至連機關干部(那時還沒有國家公務員的定位)、警察、軍人都不準炒股。
受這場激烈爭論影響,股票發行一直不敢邁步,從1984年第一只股票飛樂音響的發行,到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6年間,上市企業總共只有滬市的“老八股”和深市的“五朵金花”。6年間,滬深兩市加起來才十三只股票在上市交易。那只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象征性的股市符號。
1991年中國股市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股市生存在風雨飄搖之中。我們真不知道,如果沒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這棵樹會不會倒下。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視察深圳,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后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p>
那些年,中國股市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水深水淺,水熱水涼,眼睛不知道,腳知道。
中國股市的今天
二十年前,我們簡直不可想象,不過二十年,中國股市竟能形成今天這樣的巨無霸般的規模。前后不到二十年,新中國的證券市場從無到有,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程,在世界證券發展史上創造了一個難以置信的神話。
據2009年8月2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7月底,滬深股市上市公司家數達1628家,總市值23.57萬億元,流通市值11.67萬億元,市值全球排名第三。
其實中國股市最輝煌的年頭是在2007年,該年,中國股市幾乎是不可思議地,從總市值多年徘徊在幾萬億元的水平上,一躍抵達33萬億元,超過了2006年中國的GDP總市值。使得這個經濟大國的小股市,一躍成為位居全球第六的資本市場。
僅2007年一年,深滬兩市共有93只新股上市,僅2007年所發行的新股票的總市值便已高達14.66萬億元,已經超過深滬兩市2006年全年9.18萬億元的總市值。93只新股總市值幾乎占據中國股市的半壁江山。
也就是說,中國股市在以33萬億元的巨無霸式的財力,在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這個資產的總額幾乎是中國銀行業年貸款總額的兩倍。其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簡直難以評估。
我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啟動民間投資,終于得以實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對此深有感觸地說,股市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銀行的投資風險。他對股市的這一評價,可說是深知其中三昧。
中國股市實現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大的夢想:實現以政府投資為主體向民間投資為主體的轉變。要知道,政府投資的風險全背在政府的身上,而這個風險不知在什么時候就會壓垮政府。2009年的全球金融風暴,被壓垮的、破了產的政府還少嗎?
至于股市對企業的影響,不需要很多的筆墨,你只要看看中國的企業視上市如同鯉魚跳龍門一般的一夜暴富,如同山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學般的改變一生的命運,你就會知道,上市對企業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2007年5月30日,這一天,中國股市迎來了開戶總數達到了1億戶的里程碑式的“1億戶日”。2008年9月,這個數字增加到了1.33億戶,如果再加上超過了1.5億戶的基金賬戶,中國投資證券市場的總戶數已接近了3億戶。這已是中國13億人口的總戶數了。
實際上并沒有這么多,因為差不多的人都有滬深兩個賬戶,所以實際總戶數需除以2??蛇@仍然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天文數字。
看看2009年中國每天都有一二十萬人,如過江之鯽般涌入中國股市,你就會知道,中國股市給中國的老百姓都帶來了什么。
那是條大潮涌動的如同長江黃河般的財富流哪。
創業板:中國的納斯達克來了
2009年的青春期的中國股市,還將迎來一件其大如天的大事:
創業板:中國的納斯達克來了。
幾乎所有有股市的國家都有創業板,其中最出名的、最成功的當屬美國的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孕育出了像“微軟”這樣的全球航母式的超級企業。我們對中國的納斯達克充滿期待。
那么,創業板的推出將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
2009年,對于經濟偏冷的中國,創業板的推出已不能再等。
也許,只有在全球金融風暴排山倒海般地襲來,并釀成一場巨大的災難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加清醒地意識到,中小企業對我們有多么重要。
全球金融風暴始發于美國,而美國受的是輕傷,歐洲受的是重傷,中國受的是內傷。
也許,當令人談虎色變的失業潮,像錢塘江海寧的潮水一樣,鋪天蓋地向我們撲來,把我們吞沒,把我們卷起,從天空拋入海底的時候,我們才能清醒地意識到,中小企業對我們有多重要。
也許,只有在數百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上千萬農民工因為幾十萬家中小企業倒閉,或開工不足而失去就業崗位的時候,當大學生和農民工一起涌入就業市場搶飯碗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加痛切地意識到,中小企業對我們有多重要。
中小企業,那是中國這棵大樹的須根,沒有這千千萬萬的如毛須根,沒有由這千千萬萬的如毛須根組成的發達的根系,多么大的大樹都會枯死。就像如果沒有成千上萬條的小溪小河的注入,連長江黃河都會斷流。
2009年,中小企業對于我們,對于遭遇全球金融風暴重創的中國經濟,比任何一年都顯得更重要。
2009年開年,中國對中小企業的救援行動全面展開。創業板的推出是中國對中小企業的救援行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板是中國中小企業前進的一部引擎,一部強大的發動機。
中國最優秀的、最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將會出現在創業板的跑道上,并從這里起飛,創業板將會成為中國最優秀的中小企業的一架空中加油機。
創業板將會強有力地推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爸袊圃臁毕胍瓿蓮淖龃蟮阶鰪姷霓D變,沒有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蛻變化蝶是不可能的。
對于一個對外貿依賴度超過了80%的國家(2009年已降至50%,但仍偏高),對于一個外貿總額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將在2010年前問鼎全球第一的國家,這件事可說是生死攸關。
然而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資本市場的中國股市,卻偏偏缺少了扶持中小企業、創業型企業的此種功能。
主板上市的高門檻造成了中國風險投資資金鏈的斷裂(這個高門檻對于主板是必須的)。沒有創業板,風險投資基金便無法利用企業上市所籌得的資金,從它所孵化的企業中退出,完成它的資金回籠。這便使中國風險基金投資舉步維艱,發展遲緩,許多資金望而卻步。
而沒有了風險投資資金的支持,中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又如何發展?沒有錢寸步難行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中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吃盡了這個苦頭。
風險投資大多是從所扶持的企業到股市上去上市,用上市所籌得的資金,完成資本的變現,風險投資的退出的。對于缺少創業板的中國,這個鏈條是斷裂的。而創業板的推出,則完成了對這個鏈條最后的修復。
對于中國的風險投資,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如果我們將中國股市比作一艘超級航母,那么,創業板便是這艘超級航母上的艦載戰斗機群。
中國非常需要創業板,中國經濟不可以沒有創業板。為此,中國已整整期待了十年。
創業板已進入了產房,我們在產房門前守夜。
我們伸長了耳朵,等待著創業板響亮的第一聲啼哭,那天籟之音能讓我們心花怒放,如同奧運會上空的焰火。
中國股市的明天:
全球經濟的發動機
2009年上半年,處在全球金融風暴中的全球股市,率先走出經濟衰敗的陰影,聯袂上演火爆行情,而中國股市以90%的漲幅,成為全球股市的領頭羊。深證成指漲幅達到110.7%,上證綜指漲幅達到87.4%,將第二名印度股市BSE指標股指62.4%的漲幅遠遠甩在后面。
過去,中國股市看美國股市的天氣,美國股市下雨,中國股市打傘。現在,美國股市也要回頭看看中國股市的天氣,如果中國股市下雨,美國股市“出門”,也會帶把傘。
繼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之后,中國股市成為全球最大的股市,將為期不遠??梢灶A見,中國股市成為全球最大的股市的時間表,要比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早很多很多年。
謹以此文,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祝酒,為中國股市的成年禮致賀。■
編輯:靳偉華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