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柏林墻倒塌,互聯網起飛。朱德庸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用漫畫表述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他創作了關于婚姻家庭的《雙響炮》系列、新新人類的《醋溜族》系列、單身女郎的《澀女郎》系列、人生況味的《什么事都在發生》、上班族的《關于上班這件事》,以及百分百非成人觀點的《絕對小孩》系列,總銷量超過1000萬冊。
20年來,朱德庸幾乎成為華人世界幽默的代名詞。他的作品同時也遠銷到西方世界。
他用畫筆描摹世人的病態與弱點,他筆下那些癟癟歪歪,看上去不那么美的俗人像是我們的集體縮影——溺于消費,耽于事功;渴望獲得,吝嗇給予。而《什么事都在發生》則顯示了他有足夠的能力,跳出市井的范疇,對生命進行形而上地思考。
有人說朱德庸是把嚴肅藏在玩笑背后,一直在為人生這件事發言。
事實上他本人對待自己的“發言”態度更為慎重,“幽默是現代人反擊無奈人生的最后一擊,我們從來沒有碰過像現在這個時代這么混亂的一個時代,幽默于我來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它不單單是我作品形成的主要要素,它更是一種救贖。”
2009年,杭州市政府動工建造“朱德庸幽默博物館”。這是華人第一座個人漫畫博物館,也是第一個以臺灣漫畫家命名的藝術博物館。
(詳見本刊2009年7月27日總第171期報道《朱德庸 幽默是一種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