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企業做標準」。
除了溯源體系的探索和培育,大成從食品鏈中的源頭、中游直至終端進行垂直整合,加之其擁有龐大的農戶契約體系,使得大成具備了追溯的能力以及溯源的可能,讓更多產業鏈上的企業自覺遵守準入標準,達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識;大成集團也順勢成為產業鏈的整合者和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從而使整條產業鏈得以提升,為食品安全建立了可靠的保證。

「這種模式完全可以復制到其他產業,為更多的產品安全服務。」這也是大成高調倡導可追溯理念的更為深遠的意義所在。
「食品衛生」被「食品安全」所替代,它像一個信號,隱約傳遞了某種讓人驚心動魄的信息。既然人為的監管存有漏洞,那么一直被認為「呆板、苛刻」的IT可追溯系統,能否為食品筑起安全的堅固防線? 這越來越成為眾多食品企業和行業專家探討的熱點。甚至,一些具有前瞻精神的企業,已經開始了卓有成效的嘗試。曾經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雞肉供貨商的大成集團,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
早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食品安全就跟追溯系統聯合在一起,把菜譜、菜單、食品原料與運動員的身份系統相連,運動員進餐廳刷卡后,吃了哪些食品、這些食品產自哪里、產地的種植、畜禽養殖信息等一刷卡就能一目了然。一旦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從餐桌到農田,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迅速查到。
韓家寰說,在食品安全中,動物蛋白質食物鏈最容易出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食品安全只有可追溯性,才能吃的放心。現在,在大成集團的每一包雞肉包裝上,都有一個專屬的10位數字的安心碼,將所有雞肉的出生信息及重要數據全面公開。
這是一個集計算機、通訊網絡、數字密碼及高科技印刷等技術為一體的信息化防偽系統,通過最新一代的加密算法,為每一件產品自動生成一個唯一的10位數字的防偽密碼,并在產品包裝上粘貼,如同給每件食品打上身份證號碼。每只雞是哪個契約戶交過來的,什么時間進場、出欄、送往哪個屠宰廠、在哪里加工、發給哪個市場,哪個客戶購買等各個環節,都可以被完整地記錄下來,一旦發現問題雞肉,立即可以通過貼在每塊雞肉上的安全碼查明原因。而這都是追溯系統的一部分。

自1990年進入大陸的大成,已經陸續在廣東、上海、北京、天津、山東、吉林、黑龍江、四川、湖南、安徽等地設立公司,發展成規模大、標準高、設備和工藝流程一流的現代化大型雞肉食品加工基地,成為大陸名副其實的「雞王」。
按照飼料、面粉、雞肉等重點食品加貼安全標簽,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鏈條和食品安全數據庫的要求,大成建立了大陸首個雞肉追溯體系。
舉例來說,消費者在超市購買姐妹廚房的雞肉,可以通過10位數字安全碼,通過網絡和手機載體,實現食品快速、準確的溯源,知道手中的雞肉來自哪一個農場,使用何種飼料喂養長大,以及肉雞生產和鮮肉加工等100道以上質檢重要記錄,每一條信息都意味著消費者手中的雞肉經過瑞士SGS認證合格的質量檢測標準,強化了雞肉產品「從農戶到餐桌」的全程管理。
或許我們會覺得困惑,如果一只雞的消費還需要經過如此復雜繁瑣的程序,那么,人類在未來的日子里將會變得不堪重負,大成作為一個率先進入動物食品溯源工程的企業為什么要這么做?
有備而來的探索
韓家寰認為,食品安全的目標是經過生產、加工、貯藏、運輸和銷售等諸多環節后,食品符合安全食用的要求。在如此冗長的產業鏈條中,每一個環節都有污染食品的可能,不采用食品的可追溯性系統,要實現全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是不可能的。實施食品安全可追溯性體系,可以起到信息跟蹤和預警等作用,切實有效地將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甚至零風險。
另外,「企業建立可追溯性系統既能保護食品供應安全和透明度,增強消費者信心,反過來又能保護和提升企業自己的品牌。」韓家寰說。
然而,大陸的食品生產企業中,10人以下的小企業小作坊幾乎占了整體的80%。可以想象,10人以下的小企業小作坊,何以談得上信息化建設,更不用說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物流供應鏈系統等。
那么大成該如何整合這些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
韓家寰說,雖然,中小企業和家庭作坊式的企業數量眾多,這為在加工環節控制食品安全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早在10年前,大成集團就開始動物蛋白質食品供應鏈溯源體系的探索和培育了。
除了溯源體系的探索和培育,大成從食物鏈中的源頭、中游直至終端進行垂直整合,加之其擁有龐大的農戶契約體系,使得大成具備了追溯的能力以及溯源的可能,讓更多產業鏈上的企業自覺遵守準入標準,達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識,大成集團也順勢成為產業鏈的整合者和行業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從而使整條產業鏈得以提升,為食品安全建立了可靠的保證。「這種模式完全可以復制到其他產業,為更多的產品安全服務。」這也是大成高調倡導可追溯理念的更為深遠的意義。
追溯鏈條的持續延伸
除了外部整合,大成的內部控管也實現了極為嚴格的科學化管理。韓家寰指出,從育種、孵化、契約戶的挑選、飼料的研發、飼料及電宰處理,每個環節,大成都設計出明晰的品管細則,這也讓消費者對大成的產品有了更多的信心,這也是大成著力創造的品牌價值。大成著名的66道質量管控手續,更是從頭到尾建立了一個明晰的產品溯源鏈條,每個環節都極其明晰,可以量化、分解,迅速找到出問題的環節和細節。
如今,大成只是將原來在做的工作搬到了互聯網上,在網站中,大成的農場、飼料、鮮肉、食品、權威認證從頭到尾實現全流程跟蹤,一旦發現問題雞肉,立即可以通過貼在每塊雞肉上的條形碼查明原因。
大成除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還將契約戶的檔案管理全部上線,建立不同業務層面的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用于日常工作記錄,比如管理部門對相關企業的注冊登記、負責人、食品安全標準、認證等的網上登記系統;再比如養殖企業的飼料采購、出欄計劃、進銷去向等信息的管理,這些系統的開發可以為決策者或管理者提供全局性的信息服務。
韓家寰說,食物的可追溯性才是真正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利器,雖然現在食品溯源工程剛剛萌芽,嚴格的食品溯源體系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多額外的成本,但是,作為最早一批導入食品溯源體系的大成,希望通過自己的示范作用為食品安全問題盡一份心,也希望可以重新擦亮「中國制造」的品牌,給消費者一個安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