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搬家時遇到一個難題:有很多大型垃圾需要扔掉,怎么扔,扔到哪里呢?正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朋友建議:找劍橋市政府處理,他們會以低廉的收費給你處理大型垃圾。
處理自家垃圾這點小事也要找政府上門服務?乍一看似乎不大合理,但仔細一想,我給英國政府交了那么多稅,讓政府給拉一回垃圾,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于是我就到劍橋的政府網站查找相關信息。我按照網站上指定的電話預約,很快就將垃圾順利處理了。
我很高興劍橋的政府網站能提供如此方便的服務信息。在逛網站的過程中,我發現它提供的方便遠不止于此。如果你想在網上交地方稅,可以點擊A;如果你想知道劍橋所有的停車場位置,可以點擊B;如果你是個無家可歸者,可以點擊C尋求幫助;如果你想住上政府補助房,點擊D;如果你抱怨隔壁的裝修噪音,點擊E;如果你對某個公務員的服務不滿,點擊F……總之,劍橋政府網站顯然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個互動型的服務性網站。它和普通人雞毛蒜皮的生活有莫大關系,像是一個飯店門口的服務生,見到顧客親切問候:“您好,請問能為您做些什么?”事實上打開劍橋市政府網站的首頁,頭條是這么一條標題:“請幫助我們改進你的社區”,內容為“你對改進你的社區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議嗎?請填寫這個表格告訴我們……”
如果你關心政府透明度問題,網站上也有相當的信息。如果你想了解市政府的財政狀況,網站上有清晰的一欄:“你的稅收是如何被花費的。”
其實,劍橋市政府網站這種謙卑、透明、互動,與其說是網站定位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政府定位的問題。在投資主體、巧取豪奪、游手好閑、提供服務之間,劍橋市政府選擇了一個政府最應該待的位置:提供服務。
以前我有一個理論:觀察一個地方的政治,首先觀察這個地方的垃圾?,F在我又多了一個理論:觀察一個地方的政治,首先觀察它的政府網站。
(小全薦自《雜文選刊》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