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尾理論揭示了在當今的網絡時代,由于信息生產、傳播工具的普及和信息檢索便利程度的提高,原來按 “二八定律”通常不被多數人關注的曲線“尾部”信息,如非重點學科、報刊的信息,其開發利用效率已開始迅速提高且發展潛力高于曲線“頭部”信息。高校圖書館作為學術交流陣地,應根據網絡時代的信息特點,構建基于長尾理論的新型信息服務模式。
關鍵詞:長尾理論; 高校圖書館; 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4-0069-04
一、長尾理論
(一)長尾理論的含義
長尾理論是美國《連線》雜志主編Chris Anderson于2004年提出的一種網絡時代的新理論,它是對當前一些社會現象及變化發展的深刻理論揭示。
過去,如“二八定律”所示,人們幾乎只關注重要的人或事,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些人或事,人們只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將處于曲線“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關注到的大多數人或事忽略。這種現象在商業、文化等領域都相當普遍。
Chris Anderson提出的長尾理論,指當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于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 商品的銷售成本顯著降低, 而且商品儲存和流通的渠道便捷且寬廣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商品,只要有賣,就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占據的共同市場份額, 足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比,甚至更巨大。商業和文化的有力潛在發展不在于傳統需求曲線上那個代表“熱門商品”的頭部,而是那條代表“冷門商品”的、經常被人遺忘的長尾,即“利基市場”。 [1] 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面對更為寬廣的選擇范圍時, 真正需要的東西和獲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變化,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跟著崛起。同樣,“長尾理論”的應用也可移植到其他社會各領域。
(二)長尾的三種力量
1. 信息生產工具的普及。 信息生產工具是指能夠生產可以進入互聯網消費市場的產品的制作工具。首先,隨著博客、播客、維客、標簽與民間分類等信息生產工具的普及, 信息生產變得愈加便捷。而且,除了傳統的專業信息提供商,普通上網者從傳統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信息制造者和傳播者,也成為信息生產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提供信息的價值和受關注程度激發了他們的創造熱情, 使得數字信息總量急劇增加,也使信息的“尾部”加大加長。以維基百科為例,通過人人參與知識創造和積累,從2001年1月到2009年3月, 英文維基百科詞條達280余萬個,中文維基百科也超過了24萬個條目, 迅速成長為世界上最龐大的百科全書。
2. 信息傳播工具的普及。 信息傳播工具是指基于互聯網的集合器和交流平臺。 互聯網的普及與使用成本的不斷下降, 使得大量信息能很容易傳送到網絡上, 而網上產品的急劇增加也促使各種交流平臺的涌現,降低了信息查找的進入門檻,允許各種類型的用戶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例如,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 這些書籍幾乎是圖書市場的熱門產品,即“頭部”。但亞馬遜通過其網絡集合器,對圖書市場的“頭部”和“尾部”兼營,而它的圖書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排名10萬本以后的書籍,這些“尾部”書籍的銷售比例高速增長,預估未來可占整個圖書市場的一半。
3. 供求匹配更高級。 供求匹配, 即達成用戶滿意、最終完成消費的關鍵環節的過濾器。長尾公司基于此, 通過多種方式引導用戶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潛在需求,把用戶從熱門“頭部”產品推到“尾部”產品。在我國企業中, 正是這種模式使得淘寶網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的超大規模網上“集市”。其通過評論、推薦列表、其他用戶購買歷史等,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建議列表。同時,用戶的瀏覽記錄和購買行為又被系統所聚合,成為推薦、關聯的基礎。這個機制,才使得長尾實現了供應和需求的有效匹配, 使長尾能夠真正活起來并不斷延伸,不僅是供應的擴大,也是需求的拓展。
二、 長尾理論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啟示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 其特征是知識是社會發展的主導資本,信息成為重要的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深刻影響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沖擊下,高校圖書館作為廣大師生獲取知識的寶庫和源泉,其傳統服務已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 也滿足不了廣大讀者和用戶的多種需求, 其信息服務應當立足于當前社會、面向用戶信息需求、注入新鮮的理論、利用先進的技術,進行改善和發展。
(一)當前高校圖書館作為學術交流工具的作用在逐漸弱化
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社會數字化、信息化的進程不斷推進,一種嶄新的、高效的、便捷的信息網絡環境逐漸形成, 并給傳統的圖書館信息服務帶來巨大沖擊。 部分高校信息用戶對圖書館的依賴度逐漸降低,200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調查表明:46.5%的學生喜歡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學習資料, 而只有21.9%的學生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 [2]雖然圖書館在資源長尾的構建中花費了巨資,但卻依然沒有阻止用戶注意力的外逃。 與此同時,Google、Amazon等互聯網公司通過資源聚合、減少摩擦、激發潛在的用戶需求,成功地使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注意力凝聚在自己的網站上。 所以, 應該在長尾理論的指導下重新審視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 以便重構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在學術交流中的地位,重新吸引圖書館用戶,使他們的注意力回歸。 [3]
(二)借鑒長尾理論,為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注入新鮮活力
由于“生產工具的普及”、“傳播工具的普及”及“供求匹配更高級”三種力量,使得商業領域及其他一些領域的“長尾市場”愈加繁榮,并創造了巨大財富。這促使我們去思考:這種長尾理論及模式是否也適用于現代社會發展下的圖書館尤其是高校圖書館? 長尾理論對高校圖書館的觀念和信息服務的變革到底有沒有促進作用? 雖然目前還沒有見到相關的定論, 但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值得圖書情報學界討論的重大問題。
事實上,實體性圖書館并未真正做到“為所有的讀者找到所需要的書, 為所有的書找到它的讀者”。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在面對教學和科研的基本需求時,重點關注于長尾分布的頭部地區,即學校的重點學科、優勢學科,主要服務于承擔的國家、省部級重點項目。然而,畢竟在一個學校中,次要學科、非熱門專業、非重點的科研項目、學生教師的個人科研興趣的文獻需求數量更為龐大,由于其分布的廣泛性、差異性及服務的邊際成本問題, 這部分服務一般是不受重視的,屬于長尾分布的尾部區域。在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產生以前的短缺資源約束下, 這種資源的配置方式是科學的,并產出了最大效率。如今,由于因特網平臺的出現及信息技術的發展, 信息資源已經從短缺進入豐饒時代, 圖書館應以更好地滿足各類用戶需求為指導,借鑒長尾理論,成功實現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和轉型。
第一,由于信息生產工具的普及,信息生產更加便捷,開始從專業化分工向業余化融合。除了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信息生產、 加工及各種引進的數據庫, 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可以引導普通師生嘗試從傳統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信息制造者和傳播者,促進信息長尾逐漸生成。如此,在圖書館的長尾坐標中,一維是信息產品的數量,一維是信息產品的品種。頭部為使用數量較大的少數信息資源品種,由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及數據庫商生產; 尾部為使用數量較少的多數信息資源品種, 由具有豐富創造力及個人興趣的普通師生生產。如圖1所示。

第二,由于傳播工具的普及,圖書館成為龐大信息的集合器。一方面,數字圖書館中資源的存儲和傳播開始不受收藏時間和地點的局限, 降低了信息管理的成本,信息共享、開放存取、文獻傳遞、圖書館聯盟等的出現使得高層次信息也能進行自由的流動,使得以前的小眾用戶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取所需信息, 從而吸引各類型用戶自由隨意地選擇文獻,獲得較高的信息傳遞收益;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市場進入門檻的降低,業余信息生產者可以將自己生產的信息產品方便地發布在互聯網上, 越來越多的信息產品可以跨過物理障礙,找到屬于自己的用戶群。可見, 這種方式在聚集了原本分散的用戶的同時也降低了邊際成本, 形成了獨特的規模經濟, 驅動了長尾的出現。
第三, 圖書館可以建立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高級供求匹配系統,即信息過濾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各種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揭示,使用戶能夠直接從所需要的內容切入查找。另外,數字圖書館運用內容分析、數據挖掘技術、信息推送、信息傳遞技術發送適合個人用戶的即時信息, 有效地幫助每個信息產品找到其合適的用戶, 也幫助每一個用戶找到其合適的產品, 達到信息供求的有效匹配,驅動長尾效益的實現。
三、 基于長尾理論,構建高校圖書館新型信息服務模式
長尾理論告訴我們, 一個繁榮長尾市場的秘訣是:“第一,提供所有的產品;第二,幫我找到他。” [1]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 衡量其核心競爭力的客觀標準已不僅僅是其藏書量或采購期刊種類的多少,而是能否健全“整個長尾”信息資源體系并最大限度地提供給每類用戶, 即以傳統圖書館館藏為中心的信息服務模式應逐漸向以用戶為中心的、 個性化的長尾信息服務模式過渡。
(一)建設完備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
重點學科、 主要項目的研究彰顯了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 高校圖書館進行信息服務應為本校此類用戶提供更為完備的頭部信息資源。 由于該類服務主要是面向一些特定學科, 即學科化信息服務,它通常采用知識化組織模式組建一個個靈活的學科單元,將資源采集、加工、重組、開發、利用等工作環節融于各個學科單元中,使信息服務由粗放型轉向學科型、集約型,從而為用戶提供更深入、更精細的服務。
由于重復開發信息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高校圖書館實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對建設相對完備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是十分重要的。 各高校圖書館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網絡,實現共同引進數據庫、網絡公共查詢、聯機編目、館際互借、協調采購等功能;同時,建立迅速高效的電子文獻傳遞系統。
隨著各學科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發展, 各領域的各項研究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研究人員、教師、學生所關注與感興趣的學術領域進一步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他們的智慧與信息數量是龐大的, 如果將這些信息資源通過網絡聚合起來, 將會形成一個海量的長尾尾部信息庫,若將其加以合理利用,對后人的研究幫助是無比巨大的。如圖2所示。

(二)高校圖書館為個性化信息提供服務
作為文獻和知識交流中心的高校圖書館, 有責任將其實體和數字館藏知識對高校各類用戶進行推廣和傳播,以使其功效最大化。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應利用先進的現代技術手段, 結合自己專業的圖書情報方法及各學科門類知識, 通過網絡為各類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以促進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在當前形勢下,網絡定題服務、網絡個性化定制服務、 網絡個性化咨詢服務是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趨勢。
網絡定題服務。 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與科研人員通過溝通,了解其檢索方向和范圍,利用信息資源的優勢,對科研人員所需的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篩選、整理并連續不斷地為其提供服務。在網絡環境下, 信息服務人員圍繞科研工作者所從事的課題, 為其連續提供與科研相關的文獻信息服務, 如進行長期專題網絡檢索,將連續下載的相關文獻建立專題數據庫,以及進行新書推薦、書目索引等,通過網絡快捷的傳遞方式對其提供學科前沿、學術研究動態、學術觀點等,直到某項科研任務結束。 [4]
網絡個性化定制服務。 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根據用戶定制獲取用戶個人信息, 了解和推測用戶的需求,將其感興趣的信息推送給用戶, 以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滿意度。 同時通過與用戶的直接或間接溝通, 改善圖書館與用戶的關系, 增加用戶對圖書館的忠誠度。用戶可以通過選擇數據庫、文獻類型、輸入查詢條件等方式定制檢索策略,系統根據用戶定制的檢索策略定期將用戶關心的最新數據檢索出來,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用戶。 [5]
網絡個性化咨詢服務。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先進的網絡設備和專業知識人員開展網上參考咨詢服務, 目前大多數網上參考咨詢服務都是常見問題FAQ服務和基于E-mail的網絡咨詢服務, 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探索,在電子郵件咨詢的基礎上提供簡單的、定時或全天候的實時交互咨詢,向實時網絡參考咨詢服務模式轉換。 [6]
在長尾理論中, 正是有效的供需匹配真正適合于消費者的過濾結果,將消費者從長尾頭部推向尾部。在網絡環境下, 高校圖書館僅僅實行資源聚合是不夠的,同樣應該提供有效的檢索機制,增進資源的查找和能見度, 這樣才能使用戶檢索到真正適合于自己的個性化的需求信息。 圖書館可以通過有效的排序、推薦,引導用戶沿著發現的路徑,實現供求的有效匹配。
同時,圖書館應嘗試構建一個類似于“維基百科”式的網絡學術交流平臺。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首先根據學科門類對該平臺進行組織分類,宣傳和推動廣大師生將其個人知識上傳到互聯網并進行交流互動,并且在日常中進行維護。如圖3所示。

參考文獻:
[1]克里斯·安德森. 長尾理論[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EPIC. Online use and costs evaluation program:final report[EB/OL](2006-02-26). http:/ /www. epic.colu mbia. edu/eval/eval04frame. html.
[3]程娟,肖雪. 基于長尾理論的數字圖書館用戶保障[J]. 圖書情報工作,2008(8).
[4]王曉丹,周菁齊. 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J]. 情報探索,2008(1).
[5]焦玉英,陳瑜. 基于Web的高校圖書館用戶個性化信息服務[J].圖書館學刊,2009(1).
[6]丁潔蘭. 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競爭態勢分析[J]. 情報雜志,2008(9).
(責任編輯、校對: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