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首相秀漢語:
“我愛你,上海建工!”
9月,柬埔寨的雨季。由洞里薩湖(金邊湖)蜿蜒而下的河流緩緩流淌著,在晨曦映襯下波光粼粼。簡易的渡口邊有一座氣勢雄偉的大橋,長長地橫跨在河流兩岸,橋上施工塔吊一字排開、高高伸展著長臂,這就是上海建工承建的柬埔寨“二橋一路”項目中的洞里薩河大橋。
2009年9月14日,這里隆重舉行洞里薩河大橋合龍儀式。該橋是由中國政府提供兩億美元優惠信貸實施的柬埔寨“二橋一路”項目工程的內容之一。該項目包括洞里薩河大橋、湄公河大橋和柬8號公路,由上海建工集團負責設計施工總承包,是該集團自完成中國政府援柬7號公路項目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自2007年12月15日開工以來,洞里薩河大橋僅用20個月就完成了貫通合龍,并將于2010年4月柬埔寨新年來臨之前提前竣工。中國建設者們要把大橋通車作為禮物,獻給柬埔寨人民迎接傳統新年。
柬埔寨首相洪森帶著150多位政府要員出席了合龍儀式。中國駐柬大使張金鳳、上海建工集團有關領導和在柬參加項目建設的工程人員到場祝賀。洪森首相熱情洋溢地發表了一個多小時的即興演講,他話語樸實生動,引得在場群眾不時爆發出會心的笑聲。他說:中國長期以來在經濟上給柬埔寨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援助,中國的援助是真誠和不附加任何條件的,給柬埔寨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講述了大橋建設對于柬埔寨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高度肯定和贊揚了洞里薩河大橋的施工質量和進度,并說:上次我參加了上海建工承建的西公河特大橋通車儀式,那座橋現在叫做“柬中友誼一號大橋”,這次又參加了上海建工承建的洞里薩河大橋合龍儀式,這座橋也是“柬中友誼大橋”,以后你們建造的大橋都叫“柬中友誼大橋”,一號橋、二號橋、三號橋,一直排下去,你們在這里每建造好一座大橋我都要來出席慶典。洪森首相還風趣地用中文說:“我愛你,上海建工!”
以情感人打響企業品牌
20世紀后30年柬埔寨一直處于動蕩狀態,國家遭受了戰爭的巨大創傷,人們流離失所,經濟十分落后。近十年來,柬埔寨開始走向穩定,社會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上海建工之前援柬7號公路項目的建成,就給柬埔寨東北地區帶來了迅速發展:人們出行更加方便,沿路開始建造住宅,并出現不少商業集市。在寬敞的公路上,老百姓們看到了未來的美好希望。
援柬7號公路項目,是中國政府當時對外援助的最大項目。項目組秉承集團總公司“和諧為本、追求卓越”的企業宗旨,集團副總裁、海外部總經理童繼生對項目提出了“嚴謹、細致、科學、和諧”的工作方針。從一踏進柬埔寨的國門,項目組就牢牢記住援外項目的職責,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做好援外項目,讓祖國放心、讓受援國滿意。
在項目施工期間,項目組克服了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戰亂留下許多地雷和未爆炸物。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雖然柬埔寨掃雷部隊在7號路沿線已排除地雷和未爆炸物3800多枚,但這并不意味著燥炸隱患已經徹底排除。為了防止地雷傷及員工,項目組采用了“老牛破雷”的土辦法,讓牛車拉著滾石在施工區域滾動破雷。然后,再找來有排雷經驗的當地雇員駕駛推土機清理表層。一次,項目組的一輛推土機在施工時觸到反坦克地雷爆炸,推土機的履帶被炸飛到500米以外。還有一次,施工現場挖出一枚來爆炸的巨型航空炸彈,令人不寒而栗。
特殊的地理環境也給項目組帶來諸多險情。施工伊始,運送物資的車輛就多次陷入泥潭。公路沿途都是熱帶雨林,人煙稀少,施工人員經常能見到虎獸在遠處朝他們窺視。一天傍晚,暴雨突降,天色昏暗,由幾個年輕人組成的測量隊在叢林里走散。他們只能各自為戰,手持砍刀,在野獸極多的叢林中尋找歸路,當救援人員趕到時,他們都已累得筋疲力盡。
為項目施工所配備的四個采石場,全部建在人煙稀少的森林里,缺電少水,蚊蠅滋生,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達到極點。連柬埔寨的工人都干不了幾天就跑了。對此,專家組迅速采取行動,臨時設施在最短時間內搭建完成,醫生到現場提供就醫服務,還架設衛星天線,增加娛樂設施,盡可能改善生活條件。中方工人為了以情留人,自覺把好不容易弄來的新鮮蔬菜、魚、肉都讓給束埔察民工,自己則吃榨菜、方便面。此事使求方員工深受感動,原來想走的留下了,已經走了的回來了,采石場的生產情況終于好轉,為整個公路的順利施工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上海建工以此為契機打響了企業品牌,隨即再按再厲,從一個項目發展到多個項目,形成良好的滾動發展局面。首先,上海建工:幫助柬埔寨政府向中國政府申請兩億美元項目優惠貸款用于建造“二橋一路”項目,并由上海建工負責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接著,2008年1月,上海建工與柬方簽訂柬62號公路(北段)設計施工合同,年底又與柬方簽訂柬78號公路(北段)設計施工合同。2009年6月,上海建工與柬方簽訂柬62號公路(南段)設計施工合同。至此,上海建工在柬路橋合同金額達到三億多美元,這些路橋項目現正緊張有序高效地推進著。
為受援國做貢獻
也使自身立于不敗之地
由于注重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項目所在國的社會責任,有著近60年發展歷史的上海建工集團在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和實施“走出去”戰略過程中獲得了迅猛發展,建造了一大批國內外標志性建筑,獲得了世界上許多國家政府和友人的稱贊。
至今,上海建工集團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建過項目,這些海外項目主要有: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埃及開羅國際會議中心、孟加拉國際會議中心、蘇丹新國際會議中心、加蓬參議院大廈、貝寧科托努會議大廈、越南河內國家體育場、加納塞康迪和塔馬利體育場、蒙古烏蘭巴托體育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家藝術中心、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柬埔寨國家公路網路橋項目、俄羅斯波羅的海明珠會所等。
發展與非洲國家友好關系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外交戰略,也是我國對外經濟援助的重點地區,上海建工持之以已發展成為以國內外工程總承包為主的跨行業、跨地醫、跨國家經營的大型綜合性建設集團,成為中國建筑行業的排頭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