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中央財政出資購買教師崗位
近日,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副司長宋永剛介紹,2009年中央財政將出資10億元,購買5萬個農村中小學教師崗位,在全國公開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到中西部59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村中小學任教,期限為3年。該計劃主要針對高等師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人保部將起草《勞動合同法》部門規章
據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起草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有關的部門規章。
據透露,正在征求意見的規章草案暫定名稱為《關于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有關問題的意見》。《意見》草案稿共有40條,內容分為七章,圍繞適用范圍、規章制度、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中止,以及法律責任等內容展開。外界普遍希望該《意見》能對《勞動合同法》闡述不清的問題予以明確和細化。
五類大學畢業生將享受就業優惠政策
《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告》日前公布。國家對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應征入伍、參加國家、地方重大科研項目以及家庭困難的五類大學畢業生將分別給予各種優惠政策。據悉,這是教育部首次以公告的形式宣傳、告知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
數字圈點
4.6%
我國今年將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00萬以上。與2008年相比,這一預期目標降低了100萬。
10%
近日,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上指出,政府要帶頭勤儉節約,確保資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今年各級黨政機關公務接待費用支出要在2008年基礎上削減10%,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要在近3年平均數基礎上降低15%,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數基礎上壓縮20%。嚴格控制亂發津貼補貼。
93%
《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3%,新簽勞動合同的平均期限有所延長,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進’步加大,企業職工尤其是農民工權益保障工作得到加強。
420億
我國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20億元資金促進就業。
2980億
2009年,中央財政擬投入社會保障資金2930億元,比上年增加439億元。
捕風捉影
北京:66項舉措穩定就業大局
北京市近日出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66項措施,以幫扶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穩定就業和擴大就業。新措施規定,從4月1日起,個人創業第一次貸款的額度將上調至8萬元。為穩定就業,北京市還將同時發放包括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和培訓補貼等3類補貼。上海:半數外企今年不招收應屆畢業生
近日公布的《2009年在滬外企人才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僅有45.12%的外企表示今年計劃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且招聘人數有限。
在有招聘計劃的外企中,44.44%的企業最需要理工科畢業生,25.93%的企業最需要經濟管理類畢業生,11.11%的企業最需要文科行政類畢業生,另有18.52%的企業在應屆生招聘中不限專業。值得注意的是,97.88%的受調查畢業生希望在上海就業,而愿意去經濟相對落后但急需建設人才的地方就業的畢業生比例非常少。
廣東:高校畢業生求職人數將逾50萬
從廣東省2009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獲悉,廣東200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33.1萬人,比去年增長了14.2%。再加上外省來粵求職人數,以及之前辦理了暫緩就業的大學生和今年被企業裁減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預計今年在廣東求職的高校畢業生將超過50萬人,達到歷史新高。
目前,廣東普通高校畢業生的簽約率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1%以上。
職場人士關注兩會議題
根據調查,兩會中職場人最為關注的議題為“促進經濟發展度過金融危機的政策和方法”,比例達到了51.1%。排在第二位的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比例達到了45.4%。排在第三位的是“房地產是否救市以及房價問題”。然后依次為:貧富差距、醫療改革、反腐倡廉、食品藥品質量監管、農民工就業難問題、環境保護問題、政治體制改革。
內地企業招聘意向創四年新低
日前,美國萬寶盛華公司發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國內雇傭前景調查顯示,中國內地地區企業招聘意向持續走低,降至2005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點,上海、大連等沿海城市招聘需求出現收縮,而一些中西部城市保持了較積極的預期。
與2009年第一季度相比,參與調查的11個城市中,9個城市的招聘活躍程度有所下降。上海和大連的凈雇傭前景指數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值,均為-4%,天津的凈雇傭前景指數為-1%。與沿海地區相比,成都、西安、武漢等及中西部城市仍呈現積極的招聘預期,三地凈雇傭前景指數分別為16%、11%和11%,但招聘預期均比上一季度下降。
北京人上下班平均耗時70分鐘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由于交通越來越堵、城市規模擴大,北京人每天上下班平均花費70分鐘。
調查顯示,去年北京城鎮居民日均工作5小時55分鐘,與20年前相比減少43分鐘;而與工作有關的交通時間為70分鐘,比20年前增加16分鐘。
目前,北京居民人均常規工作日工作時間為7小時35分鐘,占一天時間的31.6%,剔除與工作有關的交通活動時間,實際工作時間為6小時12分鐘;個人生活必需時間11小時10分鐘;家務勞動時間1小時46分鐘;可以自由支配時間3小時29分鐘。
海外資訊
韓國:企業設置年齡門檻將被罰
近日,韓國將開始執行一項禁止雇主在招聘中直接或間接采取年齡歧視的法令。違反該法的企業將面臨最高3000萬韓元(約合2.1萬美元)的罰款。根據這一法令,企業招聘時設置年齡門檻或面試時提出涉及年齡方面的問題均屬于違法行為。
韓國現行相關法律雖然已禁止招聘中的年齡歧視行為,但違法者并不會被處以罰款。這‘新法令旨在解決韓國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韓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韓國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已從2000年的7%上升至2008年的10%。
英國:500萬人每周無薪加班
近日,一家英國工會組織表示,大約五分之一英國勞動力因擔心失去工作,每周無薪加班7小時或更長時間。路透社援引英國職工大會的調查結果報道,大約500萬名職工平均每周無薪加班7小時6分鐘。
調查顯示,金融、科研、技術、農業、政府部門等領域不少職員自經濟下滑以來延長了無薪加班時間:但教師、房地產中介商、保險經紀人和養老金行業員工因活計不足而縮短了無薪加班時間。目前無薪加班人數為1992年以來最高水平。如果額外工作量加以計酬,這些職工的人均年收入將增加5139英鎊(約合7353美元)。
德國:20%的哥擁有碩士學位
據德國出租車協會的調查顯示,德國的哥有20%是碩士畢業。這是因為現在德國多數大學生都是本碩連讀,碩士生在德國并不稀奇。再加上近年德國失業率持續走高,很多應屆碩士生找不到工作,便把出租車司機當做了職業起點。澳大利亞:將限制企業高管退職金
澳大利亞財政部近日宣布,將限制企業向高層管理人員發放巨額離職或退休補償金。
財政部K韋恩·斯旺表示,根據這一規定,企業向高管發放的退休補償如高于基本年薪,應先獲得企業股東批準。目前,澳大利亞一些企業高管可拿到7倍于年薪的退休補償,而無需股東批準。日本:計劃投入156億美元促進就業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近日表示,日本政府正在制定總額為1.5萬億日元(約合155億美元)的緊急就業措施,以緩解經濟衰退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該計劃將包括撥款為失業人員提供就業培訓。因全球金融危機削弱了海外市場對日本出口的需求,日奉近期出現了裁員潮,并且有跡象表明企業將凍結員工今年的工資。日本政府去年已經宣布了12萬億日元的支出計劃。但是,由于日本議會對2009—2010則年的預算案和相關法案的討論已經陷入停滯,麻生太郎可能要到5月才能遞交追加預算報告。
在加拿大多倫多街頭,一名男子身披寫有“雇用我吧!”字樣和個人簡歷的紙衣,在街頭使用擴音器找工作。據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加拿大新增失業人數已達到12.9萬人,創30年來最高紀錄。
福布斯全球富豪傍蓋茨重登榜首
《福布斯》雜志近日公布了全球富豪排名,比爾·蓋茨重登榜首。
《福布斯》雜志稱,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形勢下,億萬富翁數量有所減少,其擁有的資產也均有縮水。根據《福布斯》的統計,2009年全球億萬富翁人數為793人,同比減少30%,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下滑。
中國內地今年共有30人上榜,中國香港有21人,中國臺灣有5人上榜。在所有中國富豪中,排名最高的是香港和黃集團董事會主席李嘉誠(第16位),他的個人資產總值為162億美元。在中國內地富豪中,排名最高的是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第205位),他的個人資產總值為30億美元。
HR話吧
“雷人”面試,雷倒了誰
近來一位求職者的“雷人”經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位應屆畢業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單位參加面試,竟然被三次問到了同樣的問題。經過幾次類似的“雷人”面試后,這位求職者對流行于網絡的面試常見題型進行了歸納、總結,整理出了自己的面試經典(簡稱“面經”),并把自己網絡的昵稱改為“雷人面霸”,此后再遇到“雷人”面試,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類似的情況,可能其他求職者也曾遇到過或聽說過,面對如此面試,一些求職者已經開始通過互聯網惡補面試考題。以此應付用人單位的面試。如此一來,那些經過死記硬背,能把“標準”答案倒背如流的求職者,真的是企業所需要的人么?當“雷人”面試日漸直行之時,我們應該思考,到底是考題的刁鉆,還是人力資源工作者的尷尬。
求職者:
●我倒是希望這樣的“雷人”面試越多越好,只要回家做足功課,多看些網絡的資料,熟記標準答案,就能順利過關,先殺出重圍,進入試用期再說。
■有的面試官特別喜歡打聽個人隱私,讓人心里十分不爽。還有的面試考官在面試過程中顯得漫不經心。遇到喜歡問隱私的面試官我會直接告訴他我不想回答;遇見漫不經心的我會立刻覺得這份工作可能沒有戲了,所以我在回答問題時候一樣漫不經心了,有時候真想立馬走人。
■我感到又可氣,又可笑。簡直太無厘頭了吧……不過這位“雷人面霸”的確很幸運,至少能在面試中給考官一個滿意的答案。看來我也得回去惡補一下“面經”了。
■面試者遇到這樣“雷人”的面試后,當然會在其中探索竅門,惡補類似面試試題,好助自己一臂之力。但是,我覺得如果這樣惡性循環下去。面試者就會變成了應試者,而用人單位也真的變成了不會賞識“千里馬”的“盲伯樂”了!
HR工作者:
■現在很多HR從業者是半路出家,專業基礎并不扎實。而且不少HR從業者,還被大量的事務性工作纏身,沒有太多的精力進行“充電”。在招聘面試前,只能通過互聯網搜羅一些常見的面試問題,在這種狀況下,出現相似的考題,就不足為怪了。
■面試官只有具備豐富的實戰管理經驗和人生閱歷,才能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獲取更多有效的信息,并從中甄別出相對真實的部分。我覺得,問答及書面形式僅能作為印象的參考,只有在實踐中觀察,才能做出較為科學、全面的判斷,以利于公司的發展。
■企業在招聘面試過程中有重復的情況,很正常。但是,不管問題是否一樣,企業要考察的實質不在于求職者的答案是什么,而是要通過他們對問題的分析,看出他們對專業的理解、邏輯思維能力和價值觀這些素質。求職者應該怎么想就怎么說,充分展現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要過于注重面試的形式。
■當應聘人員熟讀經典面試題后,面試也就失去了意義。一方面,求職者為了順利通關,不得不死記硬背“標準”答案,卻難以將經典的邏輯思維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面試官形同虛設,難以為公司把好用人關。如果僅僅依靠經典面試題。面試官很容易被應聘人員所蒙蔽——在我們自封“伯樂”的時候,也許是在“引狼入室”。
職場中人:
■“雷人”面試的出現,反映了很多方面的問題。如果集中到核心來講,我認為問題的本質就是在于一部分HR從業者的職業化程度不高,或者說一部分面試考官不負責任。
■雖然說,在面試過程中難免出現重復的問題,但像這樣“雷人”的經歷就有些不正常了。當絕大多數考題“撞車”時,就已經說明企業在面試方面多數都是學習別人,而這種學習并沒有與企業具體的環境和具體的職位進行結合,最終成為完全照搬照抄別人。
■在面試中,求職者本來處于弱勢地位,借助“面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為自己贏得了幾分勝算,但自身的積累仍是關鍵因素,不能迷失了方向;HR從業者要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能只靠網上搜來幾個題,書上看來幾個問,就一題走天下了。“面經”的出現,客觀上能推動業內的專業水平提升。
■求職者不要總抱怨企業的面試刁鉆、“雷人”,也應該從自身找找原因。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在面試中多少都會犯點錯誤。每場面試完可以寫寫心得,不管這場面試多“雷”,犯了多少錯誤,都可以成為寶貴的經驗教訓,自身能力也能得到不斷提高,這樣的話,再挨多少“雷”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