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認為,國內現行的企業制度體系,不適合“空降兵”的生存和發展,這里固然有“空降兵”自身適應能力的問題,但企業內部職業化管理現狀,也同樣需要關注。
“我們現在還沒有消化‘空降部隊’的能力。他們做的那套東西我們適應不了,結果,我們既沒有受到教育,他們也沒有發揮作用。但是,如果不用他們,像我們這樣的‘農民’,何時才能革命成功?”1999年,深圳華為公司任正非發出這樣的感慨。2000年,任正非又提出:“再過兩三年后,公司管理規范了,我們要引進一批胸懷大志的人進入公司,來激活沉淀層”。
員工職業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并被當今眾多企業管理者所共識。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必將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員工;同樣,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企業,必將成為一個受社會尊敬的企業。我們認為,提高員工職業化素養,首先應該關注組織與管理者本身的職業化。
組織管理的職業化
億選集團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大連軟件園綜合開發和管理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企業集團。集團總裁邪文祥多年來致力于職業化研究。并且始終把職業經理人作為自己的事業夢想。他希望自己能夠塑造一個職業化的企業,形成以職業化為核心的企業主流文化,培養職業化的團隊。對自己的員工,他提出了哪些職業化要求呢?
責、權、利分明。他認為,一個職業化的員工應該問管理者三個問題:你要求我做什么;做這些,你給我哪些權力;我做好了,你給我什么回報。尤其是個人的利益,在現代社會不應再避諱,這是每個人做好工作之后應該得到的。他直言自己很喜歡與這樣的員工打交道,說清楚了,雙方按照契約和規則辦事。
簡單透明,不搞復雜化。職業化的員工應該是,既不恭維你,也不討好你,任何不同想法直接提出來,大家統一意見之后,按照規定辦事。
“只要需要立即投入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職業化素質。比如家里有事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成為請假的借口,對此,邢文祥不認為這是不講人情味,應該是一個職業化員工的基本要求。
有效率、執行力強。這也是邢文祥非常關注的基本素質。有些人教育背景好、學歷高、能說會道,就是做不了事,這樣的員工是不受億達集團歡迎的。
在億這,企業的主流文化就是職業化,他們非常注重建立職業化的制度和規范。只要是要求員工做的事情都由制度明確下來,使所有的人,包括董事長、總經理都在制度管理之下,人人都按照規則辦事,沒有例外。
億迭倡導“規范引領、制度管理、體系推動、文化激勵”十六字方針,追求企業、員工、用戶的共同價值。邢文祥指出,企業自身職業化很重要,一個非職業化的企業很難吸引職業化員工,也很難培養出職業化的員工。
簡單的講,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
職業化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員工業務行為的規范化,它不僅要了解員工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樣,而且要了解員工是如何做的。它強調的是過程,結果不再是評價員工能力的惟一標準。因為沒有控制的過程,就沒有可控制的結果;沒有可控制的結果,也就沒有持續改進的方向。
在一個高度職業化的企業中,標準與程序一旦確定下來,就不會因為某個人的離職和加盟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不同的領導風格而有所變化。所以企業職業化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流程的標準化。
例如:麥當勞對員工手部衛生及洗手的流程都做了詳細的規定:服務員上崗操作時,必須嚴格清洗消毒,先用洗手槽中的溫水將手淋濕,然后使用專門的麥當勞殺菌洗手液洗手,尤其注意清洗手指縫;如果手部接觸頭發、制服或其他物品,必須重新洗手消毒。
規范是效果和效率的保證。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總是能夠按照規范來開展自己的工作,以確保少犯或不犯錯誤,保證工作效果。行為標準強調的是員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是員工職業化水平的標尺。
管理者的職業化
管理者職業化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管理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格的管理者要帶領好自己的團隊,首先要具有較高的職業化水平。據一項調查顯示,90%的離職員工是因為直屬上司的關系離職。職場上也有一句流行的話:員工加入的是公司,但離開的是上司。能否吸引、保留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潛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上司。可見管理者的職業化程度有多么重要。
團隊管理者有培養員工的責任和義務,一方面是由于新員工剛剛加入一個組織,對自己的崗位了解不多,自信心不足,工作中唯恐犯錯誤;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員工沒有經過規范的培訓,遇到問題就得靠自己摸索或者是模仿老員工的做法,而這些老員工的行為有些是錯誤的或者是不規范的。
美國教練中有一句名言:“你越是幫助運動員實現理想,運動員越會把你當作理想的領導者來擁戴。”作為團隊管理者,需要經常與員工溝通,了解員工的品行、工作意愿與工作能力等情況,以便正確地管理和培養員工。
中國企業員工與國外企業員工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職業化程度不高,這種差別已經直接制約著企業的發展。產品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開發,市場可以通過調研和銷售策略拓展,企業文化可以努力營造與積累……但是這一切都要以職業化為基礎。因此,成熟的企業不僅要有清晰的戰略目標,還要擁有良好職業素養的管理者來提升企業的職業化水平。
小貼士
任正非眼中的職業化
華為是一群從青紗帳里出來的土八路,習慣于“埋個地雷”、“端個炮樓”的工作方法,還不習慣于職業化、表格化、模板化、規范化的管理。重復勞動、重疊的管理還十分多,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我看過香港秘書的工作,有條有序地一會兒就把事做完了,而我們還要摸摸索索,做完了還不知合格否,又開一個小會審查,你看看這就是高成本。
對事負責制與對人負責制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是擴張體系,一個是收斂體系。
為什么我們要強調以流程型和時效型為主導的體系呢?現在流程上運作的干部,他們還習慣于事事都請示上級。這是錯的,已經有規定,或者成為慣例的東西,不必請示,應快速讓它通過去。執行流程的人,是對事情負責,這就是對事負責制。事事請示,就是對人負責制,它是收斂的。我們要簡化不必要確認的東西,要減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環節,否則公司怎么能高效運行呢?秘書有權對例行的管理工作進行處理,經理主要對例外事件,以及判別不清的重要例行事件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