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崗位描述,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大多想到的就是崗位說明書,即將該崗位的基本信息、崗位職責、崗位關系、崗位權限、協助關系、工作特征、任職資格和職業發展等內容用文字描述出來,從而達到規范崗位的目的。但是有人認為,僅僅用崗位說明書描述崗位,過于理論化,不夠精細,指導作用不強。因此,如何將崗位描述做得更加清晰和立體化,是人力資源管理者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全方位立體化崗位描述模型
要想清晰地描述出一個崗位,就要把所有與崗位相關的因素統統地找出來。除了崗位說明書中通常包括的基本信息、崗位職責、崗位關系、崗位權限、協助關系、工作特征、任職資格和職業發展等描述性內容外,與崗位相關的還有崗位的工作量、崗位各項職責開展的步驟,以及串聯上下游相關部門的流程、崗位各項職責履行所用到的工具,如表單、崗位履行需參照的各項制度和標準。此外,與一個崗位相關的還有績效指標、薪酬待遇等相關因素,但由于這些已經超出崗位描述的范疇,且已有現成的體系,因此這里不再對其進行討論。
筆者認為,將崗位說明書、崗位工作量、崗位相關流程繪制、相關表單、相關制度和標準綜合起來,就能夠清晰、定性與定量且立體地描述出一個崗位,形成一套規范化的操作文件手冊。這是因為一是崗位說明書能夠定性地描述崗位職責、工作量測定;二是能夠定量地描述崗位工作強度、崗位流程繪制.三是能夠體現工作的步驟關系和所涉及到的所有部門和崗位、表單:四是能夠規范工作的過程和結果的表現形式:五是能夠提供相關制度和標準的操作準繩。通過這五個方面的規范,一個很立體的崗位描述就顯現出來了。
二、全方位立體化崗位描述的工作方法
1 建立崗位說明書。通過基本信息、崗位職責、崗位關系、崗位權限、協助關系、工作特征、任職資格和職業發展等維度對一個崗位進行定性描述。崗位說明書是很成熟的工具,具體如何撰寫,請參考相關書籍,這里不再贅述。
2 測定崗位工作量。首先將崗位工作劃分兩大類:一類是日常性的部門職能工作,另一類是階段性的部門內部工作,或部門項目、公司項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等不同周期來劃分。對日常性的工作明確其工作對象、內容、發生頻率(或次數)、單位工作時間,全年工作量等;對階段性工作明確其工作內容、工作或項目周期、工作量發生的特點等。
3 流程繪制。按照崗位各項職責開展的步驟以及串聯上下游相關部門的流程進行盤點,對每個崗位所有職責的工作步驟進行梳理,以流程圖的形式表現出來。
4 規范表單。對于每項工作的開展所需要的表單進行規范化,設計時以能夠清晰且有助于高效率的工作為原則。
5 明確各項工作所遵守的相應制度和標準。通過對崗位建立制度索引來提高制度查找的效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度和標準的執行率。
6 最后形成一整套成果文件——崗位職責管理手冊。
三、全方位立體化崗位描述模型的作用
1 新員工的行動指南。對新入職的員工來說,是一個全方位的指導手冊,在新員工培訓時使其能夠盡快熟悉崗位職責。
2 規范化管理的基礎。對于內部管理非常不規范的企業來說,這樣梳理是建立規范的內部管理體系的第一步。只有先把這一套文檔梳理出來,才能夠為員工提供一個執行的標準,從而才可能在執行的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3 管理者有效管理的工具。管理者能夠全面立體地了解下屬的各項工作,這樣不僅方便其對下屬進行監督檢查,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其工作進行指導。
四、編制工作要點
1 編制方法要慎重。建立這樣一套全面而立體的崗位描述文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先在公司內選取一個部門編制作為樣本,通過培訓編制方法,規范編寫流程和標準,從而在全公司進行復制,由專人對各部門編制工作進行指導修正。
2 執行要到位。崗位描述文檔建立起來后,如何能夠使其發揮作用,而不是束之高訇,還要依靠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廣,以及各部門領導的配合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
3 動態化管理。伴隨著企業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和崗位的動態調整,必然引發此套崗位職責手冊內容的調整。因此,主管編制部門如人力資源部或企管部,需要定期進行檢核、升級和更新,確保崗位職責手冊更好地適應公司業務發展實際,真正成為管理者和員工的管理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