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斷某個藝術作品的投資價值,一,要了解該藝術家或作品在藝術史上的定位;二,在學術界、藝評界、同輩的藝術家里是否獲得肯定;三,與別的作品相比,識別度要高;四,在同輩里是否最便宜,是否被低估;五,是否有專業的畫廊做長期性的代理。
盡管目前藝術品投資市場仍處在調整期,但不少業者已經摩拳擦掌,下一波機會的醞釀正在暗潮涌動,持續發酵。
葉竹盛「歸一#8226;不盈」海洋生態系列畫展、巫永堅個人畫展——「城市印記」、「自然宣言」——羅世長上海個展……僅在2009年9月份,上海就已舉辦多場臺灣畫家個展。隨著兩岸藝術文化領域交流的深入與頻繁,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臺灣畫家來大陸尋找機會,而不少大陸畫家的作品也多為臺灣居民所購買收藏。
籍借金融危機,兩岸藝術品投資市場繼續呈現出一片融合之態。
市場恢復需兩三年時間
「金融危機對藝術品投資市場還是有影響?!古_灣悠閑藝術中心總經理黃清泉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根據他的觀察與了解,目前不少業者都在為下一波的投資機會做準備。他解釋說,藝術品投資波段也有高有低,要想了解其中漲落趨勢,則可以根據歷來藝術市場史與藝術史上的經驗來觀察。
「臺灣藝術品投資產業起步較早,所以投資的機制與波段都相對比較成熟,目前不論是在北京的798藝術區或者其它地方的藝術聚集地,很少有臺灣畫廊撤出,因為大家在這方面走得時間比較長,知道如何去應對金融危機對市場的影響?!?/p>
熟知兩岸市場的業內人士張孟起指出:「要了解金融危機對兩岸藝術品市場投資的沖擊,必須先厘清一個概念,藝術品不是必需品,這個產業的興盛肯定在百業之后,經濟沒過熱,市場就不會很好,這是藝術品投資的特性。就跟股票投資一樣,現在兩岸市場都是在做盤整,等待下一波機會?!?/p>
他表示,盡管現在經濟景氣稍微好轉,但還未反映到藝術品投資市場上,預計差不多要再等上兩三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投資熱度。
盡管景氣較為低落,但市場上也不乏個別畫作賣出好價格。比如葉竹盛2009年4月在北京巡前展時,就已賣出五成畫作,展覽完后交易量更突破九成。2009年春拍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專拍中,葉竹盛200號之種子系列作品,更以高于預估價兩倍以上的71萬港幣售出。
臺灣業者擅中長線經營
黃清泉認為,「當民眾有充足的物質基礎后,就會想著去收藏一些不具備實際使用功能的物品,可能是畫,可能是古董,一是作為身份地位的表征,二是可以拓展生活內容?!顾治稣f,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有一次是藝術市場的爆發期,「大陸現在已經逐漸有爆發期的勢頭了,所以現在很多臺灣藝術家也會來這里尋找機會,也有很多臺灣業者來大陸開畫廊?!?/p>
畫廊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投資市場的發展趨勢,目前在大陸開業的臺資畫廊亦越來越多,其經營方式也有別于同業。
「臺灣畫廊進入大陸市場后,經營手法大部分會與大陸同業不同,一般傾向于走中長線,不是中短線做法,這未必就是保守,只是進行比較有策略性的經營?!裹S清泉舉例說,比如會選擇代理與自己畫廊的定位相符的畫家或作品。「方向比較清晰,短線也會有,但不是主營項目,在架構上還是要以長線為主。」
他繼續表示,大部分臺灣業者經驗的先進性還體現在選擇藝術家的畫作時,不會只停留在視覺觀能性上,而是要看作品是否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是否具有更寬廣的多元性。
藝術品投資多看、多聽、少買
如何避免投資誤區?
「真正的收藏家在買作品前會做很多功課,比如藝術家在整個藝術史上縱向的地位,以及橫向比較同一個時期的其它藝術家的區別,做好縱向與橫向的定位后,才會決定買不買,選擇可以產生共鳴的、自己喜歡的作品。」
張孟起指出,不同年齡層的收藏家,在買畫時的標的范圍會相差很大,也有的人根本不需要跟作品產品共鳴,「他們只關注作品會不會賺錢,這種通常不叫收藏家,而是叫炒家?!?/p>
他認為,「一個國家的藝術品的價格必定受到國力的影響,經濟實力越強,藝術品價格一定是往上升的。而且藝術品的價值是建立在是否有人愿意花錢買你的作品,藝術品也是一種商品,它的價格需要市場去決定。」
要成為一個有眼光的收藏家,他建議必須掌握幾個基本的入門要點:多看、多聽、少買。多看,一是要多去類似美術館這樣非商業空間參觀畫展,會有客觀的判斷;二是要去信譽良好、有一定歷史的畫廊;三是多看書,熟悉美術史。否則也許乍一看會認為某個作品不錯,但實際可能是抄襲于別人。多聽則是多與專業人士交流,聽取專業評價或建議。
想判斷某個藝術作品是否有上漲的價值,一是要了解該藝術家或作品在藝術史上的定位;二是在學術界、藝評界、同輩的藝術家里有沒有獲得肯定;三是識別度要高;四是在同輩里是否最便宜,有被低估的現象出現,這樣才有升值的空間;五是是否有專業的畫廊做長期性的代理。一般來說,這五個因素可以判定藝術品的潛在價值。
此外,黃清泉補充說,「好的藝術家除了懂美術史之外,自己本身也要有對文化的深耕,這樣選擇投資的作品比較有一致性與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