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致、悅目、怡情,既結合眾家口味,又融合自家特色,具有博采眾長的多元化,這些特點和優勢讓臺灣小吃風靡世界,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主體之一。
隨著臺灣投資者的大舉西移,越來越多的臺商、臺干在大陸扎根下來,形成了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臺商圈。在大陸,東莞是出了名的臺商聚集區,很多臺資企業選擇在東莞投資,于是,便漸漸形成了東莞一帶的臺商生活圈。在東莞厚街有一條珊瑚路,在當地十分有名,那條路上有很多臺灣小吃店,不僅僅聚集了當地駐扎的臺灣民眾,臺灣的小吃文化也將附近的大陸民眾吸引過來,在那條路上的很多小吃店老板對本刊表示,每逢節假日,便有很多人駕車專門到珊瑚路上吃各種臺灣小吃。
臺灣小吃文化多元
傳統的中華美食,匯聚了數千年的民族智慧與經驗。臺灣作為一個以大陸移民為主的聚居地,集結了大陸各地廚藝之大成,形成了東西南北風味俱全的各色菜式,在故鄉的風味中寄托著移民們淡淡的鄉愁。臺灣的飲食文化,在繼承傳統的美食中,又添加入現代流行的元素,具有多元與創新的特色。特色餐廳、遍及全島的夜市與小吃街、各縣市的鄉土風味,最能代表臺灣民眾生活的情趣。
中國美食甲天下,是全世界公認的。而臺灣繼承了中華美食的傳統,但又由于歷史發展的不同路徑,形成了今日豐富多彩的性格,也體現出臺灣文化的開放與多元化。
在臺灣,除了能享受到傳統的中華美食外,還能品嘗到獨步全球的各色小吃。臺灣小吃很有特色,它來自民間,扎根鄉土,以其淳樸自然的本色深受食客的喜愛,造就了臺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舉凡「蚵仔煎」、 「虱目魚肚粥」、 「炒米粉」、 「萬巒豬腳」、 「大腸蚵仔面線」、 「甜不辣」、 「臺南擔仔面」、 「棺材板」、 「燒仙草」、 「筒仔米糕」、 「花枝羹」、 「鹵肉飯」等,都是獨具臺灣風味的美食小吃。
臺灣小吃以精品定位進入大陸市場,作為一道特別的風景,吸引大陸民眾。
大陸吃出臺灣風情
記者到珊瑚路的各家小店嘗美食,各種小吃都是以小店的形式展現出來,小吃店的老板紛紛表示,因為臺灣小吃在大陸還算是比較鮮見,所以定位比較高,以小店的形式展現,會更顯得其定位不同于大陸小販的路邊攤。
珊瑚路上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向本刊表示,臺灣小吃之所以能夠風靡世界,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主體之一,主要是因為講究精致、悅目、怡情。
從廣義上講,飲食是一種文化,一種「吃」的文化,而精品意識是一種文化精神,它越來越廣泛、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 「精致」。尤其是現在非常注重個人身體保健的現代社會,更是要求我們的飲食向精致化發展,使飲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從而「吃」出文化來。
臺灣的小吃都比較小巧精致,量少,但味正。記者品嘗小店里做的嘉義雞肉飯,小小的一碗,幾塊雞肉擺放在白飯上。試著舀了一小勺嘗了嘗,味道特別香,汁也浸得剛剛好,飯的表面上看不出被汁浸過的痕跡,但是,吃到口里卻有被雞湯汁飽滿浸過的味道。不少正在店里的食客也表示,他們常常到珊瑚路上吃各種小吃,就是因為這邊可以吃到多元化的臺灣風味,味很正,做工很精細,也比較衛生,這些店里的東西都是正宗的臺灣師傅做出來的,很具臺灣風味。
賞心悅目——這是將「吃」的文化與內涵進行升華的高級階段,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吃不僅僅講究味道,品相也很重要,臺灣小吃就具有悅目的效果。諸如「蚵仔煎」、「虱目魚肚粥」、「甜不辣」、 「燒仙草」、 「花枝羹」、「鹵肉飯」、「鹽酥雞」,各式珍珠奶茶等,造型和顏色都十分漂亮誘人。美麗的東西都是人見人愛的,這也是臺灣小吃區別于別的地方小吃的特色。
怡情是飲食文化里最高境界。做食物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而吃者更是因為品味到自己喜歡的飲食而充滿感激與贊賞。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小吃店老板表示,臺灣的小吃因為其多元化,結合了眾家口味,又融合了自家特色,已然成為臺灣飲食文化里標志性的概念。
奶茶文化風靡兩岸
珊瑚路上有一家很正宗的臺灣奶茶店,每到放學的時候,這里人潮風涌,學生們幾乎都一致到這家店來買奶茶,吃一些茶點。其實,最早進入大陸的臺灣小吃就是臺灣的珍珠奶茶。茶也是臺灣飲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茶藝」在臺灣的歷史不長,但靠著臺灣人不凡的創新精神倒也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的茶藝文化,又添加了許多流行的元素。傳統的就有經過改良的功夫茶藝、客家的擂茶,現代的則有時髦的「泡沫紅茶店」、揚名國際的「珍珠奶茶」,以及其它五花八門的茶食茶飲。
珊瑚路上的奶茶店是臺灣幾個生于1982年的年輕小伙過來創業開設的,他們說,現在在大陸很多臺灣人,對臺灣的小吃都十分想念,之所以開這個店,是因為,第一這邊的臺灣人比較集中,有助于打開市場;第二,臺灣的奶茶很受大眾歡迎,但是,能做出正宗臺灣口味的奶茶店在大陸還沒有幾家,所以,他們決定把臺灣的技術帶到大陸,做出正宗的臺灣珍珠奶茶。過來這邊買奶茶的學生們也表示,一般都是要一杯奶茶,再去別家小店里吃些地道的臺灣小吃來代替正餐。
有一家在珊瑚路上做得比較久的小吃店老板告訴記者,他到這里開小吃店有十幾年了,一開始,因為這邊臺灣人比較多,所以,選擇在這邊開店,做家鄉客的生意。慢慢的,臺灣的小吃文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陸人所接受甚至推崇,現在大陸的客人還多過臺灣顧客。所以,越來越多的臺灣小吃搬過來,珊瑚路已經成為東莞頗具代表性的臺灣小吃街。很多大陸的民眾在假日會專門開車來這條街上吃臺灣小吃,這已經成為東莞厚街的特色。
隨著經濟的大融合,兩岸的大三通讓兩岸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在大陸一樣也能享受到膾炙人口的臺灣小吃。臺灣小吃也會慢慢融入大陸的飲食文化里,成為大陸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