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寬保險投資渠道,加大保險產品創新力度
在現有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保險公司應對各種投資渠道進行有效分析和靈活運用,使投資結構趨于合理化。從投資方式控制轉化為比例控制,逐漸減少銀行存款的比例,調高企業債券投資比例,豐富債券投資品種。在調整傳統投資結構的同時,以下幾種投資渠道也值得特別關注。
第一,進入不動產投資領域。保險業投資不動產可以減少其對利率性產品的過度依賴。在通貨膨脹時期,不動產還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規避未來因貨幣貶值而帶來的資產損失。從中長期來看,由于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房地產業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應該進入保險資金的投資組合。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第二,擴大貸款在保險資金組合中的比重。由于保險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的長期性,貸款是比較適合保險公司的投資品種。保險貸款通常分為一般貸款和保單貸款兩類。一般貸款和公司債券一樣,屬于固定收益的債務,能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同時可以與借款者建立穩定的良好的客戶關系,促進保險業務的發展。為確保貸款的償還,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一般采用抵押貸款的方式,其利率高于銀行存款,收益較高且風險較小。
第三,嘗試金融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領域的投資。金融期貨自二十世紀70年代出現以來,已成為金融機構進行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保險公司特別是人壽保險公司持有很大比重的中長期債券,這種長期性的金融資產,容易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帶來貶值的風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保險公司的涉外保險業務將大量增加,這種外幣資產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為了防止利率和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保險公司可以利用金融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二、深化內部體制改革,加強保險公司自身管理能力
由于投資人才和投資經驗的缺乏,我國保險公司還未建立起科學的、規范的投資管理體系,投資理念還不成熟,國外一些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也未能有效地運用到我國的保險資金投資管理中來。保險公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自身管理能力:
第一,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保險公司必須根據管理資金規模、投資業務領域、管理團隊素質等,對保險資金投資過程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等進行分解,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崗位,保證責、權、利的對等,形成權責分明、行之有效的保險資金運作機制。
第二,按照集中統一和專業化管理的要求,完善保險資金管理體制,做到保險業務與投資業務相分離,條件成熟時,可以單獨成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同時,應該充分發揮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作用,放寬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受托管理資金來源的限制,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自主開發投資型保險產品。
第三,建立保險資金投資的風險管理策略。首先,要建立全面的風險信息收集分析系統,保證與保險資金投資風險有關的信息能夠準確完整地匯集起來,為風險管理奠定信息基礎;其次,建立風險管理指標體系和風險預警系統,以定期和不定期風險報告的形式,多角度、多層面地評估保險資產存量的風險,以便在市場特殊情況下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第四,推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思想。資產負債匹配在資金投資方面主要包含:總量匹配,即資金來源總額匹配資金應用總額;期限匹配,即資金運用期限和收益要與負債來源期限和成本匹配;速度匹配,即保險資金運用周期要根據負債來源的流通速度來確定:最后還有資產性質匹配。
三、全面提升保險投資從業人員的素質
要從長遠的發展考慮,挖掘人才潛力,努力培養和建立一支作風好、業務精、守紀律的復合型的保險資金運用人才隊伍。保險公司可以從海外直接引進具有從業經驗的人才,并對現有人才的知識進行更新。保險業可以參照證券業協會組織的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的方式,組織全國性的保險投資人員資格認證考試,規定從事各項具體保險投資業務的專業人員必須具有從業資格證書。另外,要注重優化用人環境,建立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并存的勞動用工體制,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準確合理地評價干部員工的工作業績,并根據評價結果落實獎懲措施。
責任編輯:耿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