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廣東新產業園看大旺!這里將要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年產值5000億人民幣的國家級開發區,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
肇慶高新區是1998年經廣東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高新區,享有地市級的經濟管理權限,2002年上半年遷園到大旺正式掛牌運作;2008年成功競得廣東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區;2008年底,經國務院批復,肇慶被正式納入珠三角范圍。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高新區。

擺脫劣勢奮勇直追
肇慶是廣東省東部的一個小城市,向來知名度不高。甚至很多人都無從聽聞「肇慶」這個城市,在廣東省眾多經濟開發區的映襯下,經濟不發達的肇慶愈發顯得那么微不足道。有人評論,這是因為肇慶產業經濟不發達,沒有主體產業做領頭羊,也有人認為,是因為政府不夠重視這片土地的開發,更甚者,認為肇慶擁有的優勢都因為不夠名氣,未能彰顯出來。
肇慶市政府及廣東省委省政府似乎也看到肇慶的相對落后,加大了開發力度。2008年以來,大有要大干一番「讓舊貌換新顏」的味道。從1998年肇慶高新區落成后,11年時間,肇慶已經漸漸嶄露頭角,慢慢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越來越多的商客去肇慶考查,因為這些變化與發展,2008年12月國務院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肇慶正式納入珠江三角洲范圍。
現在有國道直接通達,還有廣賀(廣州到廣西賀州)高速和珠江三角洲的外環高速經過。還有馬上要啟動的高速鐵路。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江棟才接受本刊訪問表示,高速鐵路2012年建成以后,從高新區到廣州只需要20分鐘,每五分鐘一趟車。江棟才說:「這樣的交通區域環境使得廣州、佛山、肇慶基本消除了距離上的阻礙。」
從高新區到機場有幾條路,最快的一條就是肇慶高新區到白云國際機場的一條快速干道,到機場只需25分鐘,比從廣州到機場還要近。在高新園區里還有一個港口碼頭,大旺港,處在北江邊,常年通航規模在2000噸左右,交通非常便利。江棟才說:「我們這里占據所有地利優勢,海陸空三管齊下,足以打造一個便捷的交通網。」

98平方公里甘蔗田醞釀5000億年產值
記者隨相關工作人員進入園區后,發現園區里是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氣象。工作人員介紹說,之前這里是一片甘蔗田,農民就靠著種甘蔗維持生活,沒有經濟意識,生活很清苦。但是,現在這片98平方公里的園區土地,不僅僅養育了周圍的人,更努力讓世界知道它擁有的產業發展優勢。
江棟才對這98平方公里連片國有可控土地很有信心,他說:「這在廣東省來講是唯一的。我們非常有條件,也有空間來做載體,承接大的項目,那些投資幾十億、上百億(人民幣,下同)的項目,需要一兩千畝地的產業園,我們可以馬上批給他,免除了向農民征地的干擾,這一點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也曾經在肇慶的縣長會議上特別提出,要舉全省之力,支持肇慶高新開發區申請國家級開發區,要盡快實現5000億年產值。
現在,開發區98平方公里里面,建成區是25平方公里,已開發的位置剛剛達到整個園區面積的三分之一。據了解,在已開發的25平方公里面積里,有500多家企業進駐。江棟才表示,如果這500多家企業都達標達產的話,有超千億的產值;目前真正投產的企業有150多家。在150多家產業里,有金屬精加工、先進裝備制造、汽車機車制造與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江棟才說:「園區四大主導產業加上其他產業,到2020年,將實現年產值5000億元的目標。」
服務至上 打造五大服務優勢
肇慶與珠三角其他發達城市比較,畢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肇慶的知名度不是很高,資金不是很足,沒有太大的實力去做太多宣傳及引進重量級的項目。江棟才十分清楚自己的軟助。他表示,希望用服務至上,用打造服務優勢來吸引投資者。
正是抱著這種理念,江棟才提出要打造效率、品牌、配套、產業與生態五大優勢。江棟才說:「我們肇慶高新區,要打造出不但益于創業,還益于生活,益于娛樂的優勢。園區將嚴格按照一座現代化工業城來建設,基本上一個城市所具備的功能,我們都在打造。」
園區周邊擁有最先進的醫院、賓館、五星級酒店、勞動力培訓大樓、港口物流園區、創業服務中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園區的規劃中。江棟才表示,園區最大的優勢在于生態優勢。肇慶高新區是廣東省兩個循環經濟示范區之一,在這個高新區里,基本上看不見煙囪。
肇慶高新開發區還有一句口號「企業有困難,我們馬上辦」,把企業發展做為高新區發展的希望與生命。沒有企業,就沒有開發區的今天,更沒有開發區的明天。目前,高新區內有「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可以為入園項目提供優質高效的「一個窗口」辦事制度和「一條龍」、「保姆式」的全程貼身服務。江棟才說:「我們這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文化的開發區。」
盡管面臨的困難重重,相對優勢也不大,但是,江棟才對高新開發區的明天依然充滿信心甘情愿,他不掩驕傲的說:「未來廣東新產業園看大旺!這里將要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年產值5000億的國家級開發區,一座現代化工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