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過去的經驗,今后從政策出臺到市場改變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縮短;但就短期而言,趨勢還沒有到發生變化的時候。投資者目前可繼續享受流動性的推動力下的上行,但應當對政策未來的變化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靜。
在大陸A股這樣的政策市里,市場的漲跌很大層次受制于政策,投資者判斷市場的走勢,也應先從政策角度出發。市場為什么拒絕調整?什么時候才可能會出現大的調整?不但要從技術面、基本面上找原因,更要從政策面上找原因。
上證指數沖上3100點關口之后,大盤再接再厲上證指數沖破3200點大關,再度收出陽線,成交量不斷創出1664點以來的新高。
冷靜應對政策變化
2009年初的時候,有人擔心大陸經濟政策無法對抗A股市場的下行周期,但近期各家機構紛紛上調對大陸經濟的預測,復蘇已經成為共識,從而有力支持了投資者的信心。
從多種指標看,目前A股開始進入了敏感區域。今后的市場會如何演繹?這是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市場估值高企、基金銷售升溫、證券開戶數增加、政策開始微調,眼下的情形不禁讓人回想起2007年的境況。短期來看,真正需要擔憂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但是需要提示投資者,關注政策面后續進一步發生的變化。
盡管市場內熱火朝天,但市場外的投資者卻沒有大舉涌入,這是當下市場與2007年明顯的區別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市場而言一些負面的因素已經開始顯現,包括一年期央票重啟,成渝高速、中國建筑等大型IPO重啟,杭州等部分城市開始收緊二套房政策等。
但是短期內市場的樂觀情緒會很快消化、甚至忽視當前的負面沖擊。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政策效應在股市上的體現,需要經歷累積和醞釀的過程,不會在短期內改變業已形成的市場情緒和運行趨勢。
2007年5月調整印花稅以及加息、收緊房貸等政策陸續出臺,但A股市場直到10月后才陷入調整。就這次來看,由于有了過去的經驗,從政策出臺到市場改變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縮短;但就短期而言,趨勢還沒有到發生變化的時候。目前可繼續享受流動性的推動力下的上行,但應當對政策未來的變化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靜。
近期需關注的幾個點
在短期內,大陸管理層的意思,明顯是希望指數能繼續上漲。也就是說,現在市場即使出現再大的波動,管理層也不會對基金發飆。這樣一來,管理層和機構之間其實是達成了共識,也達成了共振。管理層為什么希望大盤漲呢?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中國建筑等大盤股上市。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政策面寬松、宏觀經濟資料良好、資金面充裕等方面的因素。
但這些都只是外因,真正決定市場漲跌的,還是機構奉旨所制造的供不應求現象。所以,在這樣的政策市里,市場的漲跌很大層次受制于政策,投資者判斷市場的走勢,也應先從政策角度出發。市場為什么拒絕調整?什么時候才可能會出現大的調整?不但要從技術面、基本面上找原因,更要從政策面上找原因。
短期內,投資者要關注的兩點:
第一、仔細研究中期報表:基金陸續公布中報,和年報公布時一樣,投資者需要仔細閱讀他們的報表,從中分析他們的進退方向并及時調整自己倉位的結構;
第二、分類指數:進入下半年后,大盤震蕩加劇,震蕩的過程其實是資金和籌碼交換的過程,因此投資者需要鑒別主力的動向。分類指數可以看出方向性,哪些剛剛放量或剛突破的指數對應的板塊應該是投資者尋找機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