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建筑企業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合同管理在建筑企業中的作用及其我國建筑企業合同管理現狀,在此基礎上研究分析建筑企業如何通過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的措施對策。
關鍵詞:建筑企業;合同管理
當前,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發展支柱,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不言而喻。建筑業的有序發展,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建筑市場的對外開放,合同、合同管理和索賠在我國工程管理界,特別是在建筑企業受到普遍重視,其原因是,我國建筑業正面臨市場經濟和與國際接軌的挑戰。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制經濟。在工程建設領域中,要加強建筑市場法制建設,健全建筑市場法制體系,從而保證建筑市場依法有序地正常運行,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加強對工程合同的法律調整和管理,貫徹落實《合同法》及有關法規和推行建設工程類合同示范文本等。目前,我國建筑市場屬于買方市場,競爭激烈,工程合同價格中包含的利潤逐步減少,合同風險加大,合同條件苛刻。企業必須通過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來提高企業的素質和競爭能力,而合同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進行有效的合同管理,才能避免虧損,取得工程盈利。
一、合同管理在建筑企業中的作用
1.合同確定了工程實施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標
(1)工期。包括工程的總工期、工程開始、結束的具體日期以及工程中的一些主要活動的持續時間,它們是由合同協議書、總工期計劃、雙方一致同意的進度計劃規定。
(2)工程質量 、規模和范圍。詳細而具體的質量、技術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建筑面積、項目要達到的生產能力、建筑材料、設計、施工等。它們由合同條件、圖紙、規范、工程量清單等定義。
(3)價格。包括工程總價格、各分項工程的單價和總價等,它們由中標函、合同協議書等定義。
2.合同是雙方責任、利益和權力的紐帶
(1)承包方的期望是。盡可能多的取得工程利潤,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2)業主方的期望是。以盡可能少的費用完成盡可能多、質量盡可能高的工程。
由于雙方的期望不一致,將導致工程過程中的利益沖突,并造成工程實施和管理中雙方行為的不一致、不協調和矛盾。合同雙方常常都從各自利益出發考慮和分析問題,采用一些策略、手段和措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互為條件的,這一切又必然影響和損害對方利益,妨礙工程順利實施。合同是調節這種關系的主要手段。雙方都可以利用合同來保護自身的利益,限制和制約雙方。所以合同應該體現雙方經濟責權利關系的平衡,如果不能保持這種均勢,則導致合同一方的失敗,甚至整個工程的失敗。
3.合同是工程過程中雙方的最高行為準則
工程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履行合同,都必須按合同辦事,雙方的行為主要靠合同來約束,所以,工程管理以合同為核心。在市 場 經 濟中,合同是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的協議,在合同所定義的經濟活動中,合同限定和調節著雙方的義務和權利,作為雙方的最高行為準則,任何工程糾紛問題首先都要按合同解決,合同具有法律上的最高優先地位。合同 一 經 簽訂,只要合同合法,則成為一個法律文件。雙方按合同內容各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享有相應的法律權利,都必須用合同規范自己的行為。如果不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甚至單方撕毀合同,則必須接受經濟的、甚至法律的處罰。除特殊情況(如不可抗力)外,合同當事人不能擺脫這種法律約束力。
4.合同體系是決定項目管理機制的重要因素
業主通過合同分解和委托項目任務,實施對項目的控制。所以一個項目的合同體系反映了同時也決定了項目的管理機制。合同將工程所涉及到的生產、材料和設備供應、運輸、各專業設計和施工的分工協作關系聯系起來,協調并統一工程各參加者的行為。
5.合同是工程過程中雙方解決爭端的依據
由于合同雙方利益的不一致,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爭端是難免的,爭端是經濟利益沖突的表現,常常起因于雙方對合同理解的不一致、合同實施環境的變化、一方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合同等。
二、我國建筑企業合同管理現狀
1.我國法律體系尚不健全,合同實施的法律環境惡劣
人們不習慣用法律手段和合同措施解決問題。合同簽訂和實施問題很多,合同管理的成效不顯著,水平也很難提高。
2.我國目前建設市場競爭激烈,合同雙方地位不平等,合同約束力不強
由于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業主在合同中經常提出苛刻的合同條件,而承包商迫于生計,只能接受這樣的合同條件。在工程中,承包商處于被動地位,常常為了搞好關系,而不能嚴格認真地執行合同,不敢向業主提出合理的索賠要求。在合同的簽 訂和執行過程中,雙方的非理性行為惡化著工程承包市場環境。
3.我國目前工程管理整體水平低,合同管理效果不顯著
無論業主、承包商、甚至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水平都很低,合同意識薄弱,缺乏合同管理人才,很難嚴格履行合同,通常合同雙方都 有違約行為。因此在我國推行嚴格的合同管理十分困難。
4.建筑市場對外開放,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的建筑業將面臨一次重大的挑戰,更多的外國工程設計和承包商將進入中國市場,他們憑借強大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將對國內企業造成很大的壓力,使國內競爭更加激烈,這也使我們必須加強合同管理,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
由此可見,合同意識的淡薄、合同管理水平低仍是我國建設工程中的普遍現象。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對工程經濟效益和工程質量產生嚴重的損害。由此看來,就需要我國建筑企業強化合同管理,使得建筑市場法律化、規范化,從而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使得我國建筑市場走向高效、科學、規范之路。
三、強化建筑企業合同管理的對策
1.加強合同管理意識,普及合同管理知識,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
施工企業必須加強合同意識,重視合同管理,要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合同的重要性,強調按合同要求施工,而不僅僅是按圖施工。合同管理不僅是合同管理人員的職責,合同涉及面廣,整個管理層,特別是企業負責人,都應有合同管理的觀念和意識,營造一個人人都重視合同管理的氛圍,強化全員合同管理意識,通過強化理論學習,總結合同管理的經驗和教訓,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
2.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的組織機構,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網絡
目前不少建筑企業合同管理比較隨意,沒有專門的合同管理機構,也沒有專人管理。合同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很大,因此,企業必須結合實際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的組織機構。
3.培養高素質合同管理人才,引進先進管理模式
(1)要重視選人,要選調素質高、學習能力強、知識面廣、責任心強的人員充實合同管理隊伍。
(2)要加強理論學習。經常組織在職培訓,組織專題學習和討論,學習《合同法)、《建筑法》、《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千問題的解釋》等。鼓勵合同管理人員參加法律和經濟管理方面的考試及相關的執業資格考試,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
(3)要創造同業交流的渠道,引導同業交流。真知灼見往往在交流中產生,可以適當組織業余活動,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達到互相促進、互補不足的目的。
(4)要以機制激勵人。明確合同管理人員的責、權、利,建立完善崗位競爭機制和獎懲機制,以機制激勵人。
(5)在實踐中培養、鍛煉、造就人。實踐培養是關鍵,應該把合同管理與項目管理結合起來,把合同管理人員放到施工項目部去從事合同管理的具體工作,在工作中實踐合同管理的理論、方法,以完善能力結構。
4.建立、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長期性和穩定性。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合同管理中起著至關 重要的作用。企業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嚴格的規章 制度和可操作的作業制度,用制度堵塞漏洞,規范管理。
四、結論
由于我國剛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我國的建筑企業與發達國家的國際公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建筑企業要提高承包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加快與國際接軌,必須提高合同管理與索賠水平。
目前主要應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必須建立和健全項目管理的法律、法規,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第二,深化建設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第三,增強合同與索賠意識。
第四,要逐步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合同管理和索賠專家。
第五,全面學習研究國際先進的合同管理與索賠的組織結構、方法、措施、手段和經驗,重構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建立更為科學的,包括合同管理與索賠職能的項目管理組織結構、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參考文獻:
[1]王兆俊:國際工程承包合同知識.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
[2]減軍昌:季小弟等譯.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應用指南(FJDIC第四版,1988年).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1.
[3]成 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與索賠.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4]徐金泉:推行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深化工程造價依據改革.中國工程咨詢,No.8,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