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業集聚就是將各種生產要素結合到一起的一種重要組合力量,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文章基于產業集聚戰略的優勢,運用產業集聚策略,規劃產業發展,構建產業集聚戰略下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力圖取得產業競爭優勢,并因地制宜的靈活運用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式來實現產業政策目標。
關鍵詞:產業集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盟構建
一、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的原則
基于產業集聚的區域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構建所要秉承的原則是:
1.遵循市場經濟規則。要立足于企業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過平等協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聯盟契約,對聯盟成員形成有效的行為約束和利益保護。
2.滿足產業發展需求。要有利于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有利于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有利于形成產業技術創新鏈,有利于促進區域支柱產業的發展。
3.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要創新政府管理方式,發揮協調引導作用,營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環境,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推動重點領域聯盟的構建。
4.鼓勵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及其他組織機構,從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遵循市場經濟規則,積極構建聯盟機制。
5.圍繞產業技術創新的關鍵問題為核心,開展技術合作;建立公共技術平臺,實施技術轉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運用,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二、基于產業集聚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構建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在特定的經濟區域內和特定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各種與創新相關聯的創新行為主體、對象要素及環境要素構成的網絡。創新行為主體以地區內的企業為核心,包括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政府和各級中介組織。而聯盟創新績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行為主體在體系中的相互作用。產業集聚戰略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構建提供了有力的途徑,為形成產業集聚和聯盟的互動機制,戰略聯盟的定位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落到具體的產業集聚的優勢上。這一互動機制經過績效的檢驗,可以實現聯盟的實施目標即在實施中無論是環境的營造、目標的制定、過程的執行,都必須面向聯盟的績效,也就是說必須通過聯盟的發展,提升聯盟內部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從而促進產業集群的擴張、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最終達到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目的。
基于產業集聚的區域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基本框架如下圖所示:
該聯盟基本框架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目標層次。戰略聯盟由企業、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五大創新行為主體構成。戰略聯盟是有明確產業導向的聯盟,是以實現產業集聚優化升級為主要目標的聯盟。這一層次體現聯盟構建的指導思想:以國家戰略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的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以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企業為主體,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鏈,運用市場機制集聚創新資源,實現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面有效結合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第二層次是聯盟實現層次。戰略聯盟的實施必須充分考慮區域產業規劃結合聯盟主體特點,運用產業集聚策略,規劃產業發展,取得產業競爭優勢,因地制宜的活運用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式來實現產業政策目標。
三、結論
產業集聚戰略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區域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構建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產業集聚不僅加強了聯盟中行為主體的相互合作,擴大了基于區域創新能力的競爭優勢, 還大大加快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步伐。聯盟中各行為主體,以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石,結合聯盟主體特點,運用產業集聚策略,規劃產業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由于聯盟產業發展的合理分工,使需求和供給有效的集聚起來,形成一種規模效應和范圍經濟,促進了效率的提升和經濟的發展,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金榮學.推進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的對策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
[2] 張暉明,丁娟.美國企業技術戰略聯盟發展新動向與啟示[J].世界經濟研究,2006.
[3] 袁兢業.基于技術創新聯盟的企業競爭力構建[J],改革與戰略,2005.
[4]國家六部門.關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的指導意見,國家科技部,2008.
[5]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產業集聚及其對經濟的意義[J],經濟學動態,2003.
[6]馮薇.產業集聚與循環經濟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