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客觀存在的風險在深度和廣度,內涵和外延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保險行業的保障范圍與保障程度并不與之同步,整個保險行業的競爭力就會受到影響和沖擊。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使得全球經濟休戚相關,個別國家金融危機的周期性爆發已逐漸演變為全球的經濟風險,這種風險按類別分類應該屬于巨災風險,保險作為管理風險的有效形式應該用來應對金融風險,提高人們應對風險的能力。本文從我國實際出發論證保險如何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發揮應有作用。
關鍵詞:保險;內需;外貿;作用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保險走過了互助社、行會,最后建立了現代的商業保險制度,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保險制度。從最開始的用來管理海上風險,到后來引入到火險的管理,再到人身風險的管理,以及各種民事責任風險的管理,可見,隨著生產的發展保險在發揮越來越廣泛而重要的作用。我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展和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發生,我們有必要引進保險機制實現對經濟風險的有效管理。
那么危機當前,應該如何發揮保險的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呢?這個問題我想可以分兩部分進行闡述:即保險在對外貿易中應如何發揮作用和保險在對內消費市場的作用。
一、保險在保障對外貿易中的作用
在此次危機中,我國受打擊最大的是南方的進出口企業,應該承認的是全球市場出現萎縮是一些企業經營出現危機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業是由于現金流的截斷而導致厄運的降臨,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有許多進出口企業采取的是托收貨款的方式,或是簽訂長期進出口合同的方式,有的企業甚至會因為長期的供貨關系而直接賒銷商品,以致累積了大量的信用赤字。在危機發生時,對方銀行與企業的經營同時陷入困境:企業的信用風險升級,隨著國外企業的破產與倒閉,中國的部分貿易企業現金流緊張,最終導致企業的倒閉。改變貿易方式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但在貿易方式還未改變之前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從保險的角度我們該如何應對企業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呢?如何取保國際貿易行業又好又快發展呢?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就是為企業應對這方面風險而設立的,企業可以通過向信用保險公司投保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通過對國外企業經營狀況的監控為出口企業提供相關信息,降低企業的風險,而在風險事故發生時,信用保險公司一方面可以迅速對企業進行賠償,保證其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它可以調動更多資源實現對外國進口企業的債務催繳,減少國民財富的無謂損失。
二、保險在促進內需保障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方面的作用
危機當前,如何通過保險來促進內需來保障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呢?筆者認為應先從消費者著手進行分析。我國擁有世界上任何國家無可比擬的潛在消費能力,但它的消費潛能卻遲遲不能得到釋放。早在06年中央就強調經濟要實現轉型,將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依靠投資、出口向依靠投資、消費、出口上來,危機的發生更加凸顯了經濟向依靠消費轉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實現居民消費能力的釋放呢?我們現在要追求的是如何實現經濟繁榮的問題。那么我們就要更深層次的對問題進行嚴格的分析。我們要研究的對象——潛在消費者他們缺的不是錢,而是保障。人們在潛意識中有一種對風險的畏懼,古話有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據調查,有85%的人攢錢是擔心自己會生病,用以支付將來的醫療費用,有95%的人攢錢是以備養老之用,這是由目前我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舊有的醫療體制使得百姓得不起病,“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養老問題的存在主要是中國的家庭模式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造成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之后,平均每對夫婦要供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結果就造成了現在消費潛能很難得意釋放的局面,而保險作為管理風險的有力工具,則可以很恰當的解決人們醫療和養老的問題,通過投保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解決人們的后顧之憂,那么他們手中的余錢自然會用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內需也就隨之擴大。所以,加強以保險為核心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解決人們對醫療、養老的后顧之憂,保持旺盛的國內需求,這樣可以避免對國外市場的過度依賴,確保國內經濟的安全。
當人們有了消費意愿之后,下面我們來考慮一下生產者即廠商如何供給的問題。危機當前,很多企業陷入資金不足的問題,即無力滿足新興需求,無力實現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和產業升級,特別是那些使整個國民經濟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更是走進了融資的困境。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通過保險的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題,攜企業走出困境,使經濟從現繁榮呢?我們應該建立危機保險管理機制,就是在經濟正常時吸收保費,經濟危機發生時,支付保險金的方式來實現。經濟危機時,企業普遍出現困境,要求支付保險金,它屬于一種巨災風險,所以不能采用常規的計算保險費的方法,而可以選擇用CPI漲幅作為公司的保險費率投保不定值保險,在危機發生時憑借國家會計體系對公司進行審查,發放保險金。
三、結論
可見,保險在國際國內市場都大有用武之地,所以我們要發掘保險的作用,保障經濟的穩定與繁榮。在國內經濟中要通過完善保險制度,來實現消費潛力的有效釋放;在對外經貿中,保險應加強其國外經濟走勢分析能力,為我國企業保駕護航,保障經濟的長期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華林:《保險學原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2]陳顯忠:《金融創新》.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3]薛榮久:《國際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4]高鴻業:《西方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James S.Trieschmann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高教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