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業單位主要是以精神產品和各種勞務形式,向社會提供生產性或生活性服務的單位。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公益目的而設立的,其財務活動實行的是單位預算管理。由于事業單位的公益性質,以及近年來社會各界社會責任意識的增加,使得有些單位的捐贈收入日益增多,然而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處理方法對此規定并不明確。
關鍵詞:事業單位;接受捐贈;會計處理問題改進建議
1.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現行的會計處理方法現行相關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對事業單位捐贈收入的規定比較少,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的會計處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固定資產科目的規定中指出,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捐贈方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例、某中學接受外單位捐贈微機10臺,總計價款6萬元,發生運雜費500元。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60500元 貸:固定基金60500元 事業單位接受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財物的合計處理?!妒聵I單位會計制度》在其他收入科目的規定指出,其他收入核算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收益、固定資產出租、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的財物、其他單位對本單位的補助以及其他零星雜項收入等。為此,事業單位接受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的財物應將其作為其他收入核算。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借: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的財物所在的相關科目貸:其他收入——下捐贈收入。
2.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存在的問題上述有關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現行的會計處理方法比較粗糙,可以看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這該方面的規定是不全面的,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事業單位對接受限定用途財物的會計處理沒有明確規定事業單位接受的捐贈財物從使用權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事業單位對接受的捐贈財物可以自由使用,不受約束;另一類是外單位在捐贈時對其捐贈的財物設定了一定的限定條件,該限定條件通常有以下幾種:一是支出附有一定的條件,即受贈方對接受捐贈的資產必須經捐贈人的核準才可以使用;二是捐贈方指定捐贈資產的運作目的;三是贈予本金受到限制,即受贈方必須將本金無限期持有,通過對本金進行投資以產生收益,其收益可以歸受贈人支用。對第二類捐贈財物,《公益事業捐贈法》對此有詳細的規定;公益性非盈利的事業單位應當將受贈財產用于發展本單位的公益事業,不得挪作它用。事業單位在取得不同捐贈財物時,其影響是不同的。第一類捐贈財物事業單位可以自由支配,第二類捐贈財物通常需要在滿足捐贈人相關要求的前提下才能進行使用。這種差別需要在會計處理時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予以反映。但是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只對第一類捐贈財物的核算方法予以規定,沒有對第二類捐贈財物的核算方法進行規定。事業單位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的會計處理不夠全面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現行的會計制度規定僅需要做如下分錄: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該分錄并沒有反映出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的業務實質,材料、存貨、無形資產等未限定用途的資產,制度規定是計人其他收入的、這使得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在會計核算上與之不一致。因為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等資產從實質來講都是能夠在未來給事業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資源,為何事業單位在接受后者時要確認收入,而前者不需要,對此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未予說明。筆者認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此的規定未能如實反映接受固定資產捐贈的經濟實質。
3.基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改進建議針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接受捐贈方面規定的不足,現基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此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梢詮木栀涁斘锏念愋统霭l,將該會計問題分為兩種情況進行處理。(1)對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財物的相關會計處理 ①對接受未限定用途貨幣資金捐贈的會計處理。由于預算外資金管理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的貨幣資金是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應由行政事業單位繳入同級財政專戶,支出時再由同級財政部門按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從財政專戶中撥付。具體會計處理如下: 接受未限定用途資金時:借:銀行存款貸:應繳財政專戶款——捐贈款上繳財政專戶時:借:應繳財政專戶教——捐贈款貸:銀行存款事業單位收到財政部門撥付款項時: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收入——捐贈收入②對接受未限定用途固定資產捐贈的會計處理。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在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時,一方面需要反映事業單位的其他收入,另一方面需要將該固定資產納入固定基金科目進行管理。具體會計處理如下:借:事業支出貸:其他收入——捐贈收入借:固定資產貸:固定基金③對接受未限定用途其他資產捐贈的會計處理。 對于事業單位接受的其他資產,可以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直接將其計人其他收入,并在結算時將其他收入轉入事業基金中的一般基金。具體會計處理如下:借:無形資產、存貨、材料等貸:其他收入——捐贈收入借:其他收入——捐贈收入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2)對外單位捐贈限定用途財物的相關會計處理 對于外單位捐贈限定用途的財物,事業單位需要在會計上對財物的限定性進行反映。上文提到外單位的限定條件通常有三種,在這三種條件下事業單位可以將具有限定性質的捐贈財物計人專用基金科目。因為該科目核算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的收入、支出及結存情況,反映了事業單位相關科目的限定性。具體的會計處理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對接受限定用途貨幣資金捐贈的會計處理。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收到貨幣資金和上繳財政專戶的會計處理與上述事業單位接受未限定用途貨幣資金捐贈的會計處理一致,但是在限定用途資金返回時,需要做如下會計處理:借:銀行存款貸:專用基金。對接受限定用途其他資產捐贈的會計處理:借:無形資產、存貨、材料等貸:專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