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上市公司現行財務報表局限性的表現形式,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些防范上市公司現行財務報表局限性的措施和改進辦法。
關鍵詞:財務報表;上市公司;局限性;改進
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報告的核心,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資金變動情況的書面文件,它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注,對內對外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就現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狀況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往往是來自于財務報表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或是由人為原因造成報表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經濟情況。
一、上市公司現行財務報表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行財務報表未能反映企業全面業績
現行財務會計收益概念是以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費用配比原則為基礎定義的,損益表中反映已實現并確認的損益,而對未實現的利得或損失不予反映。但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化和幣值變化的頻繁化,那些由于市場價格或預期價格發生變化而引起的未實現損益,因其缺乏客觀計量的相關條件或不能通過一些經濟事項加以證實而不予確認。
2.現行財務報表對無形資產確認與披露不那么完整
按現行會計準則的規定,在資產負債表中只確認已入賬的無形資產價值,而且是以其攤余成本表示,不能向報表使用者顯示無形資產真實信息。不僅會導致錯誤決策,而且披露不完整、不及時。
3.現行財務報表缺乏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披露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源投資的社會效益和它的預期收益遠遠優于物質投資。現有的財務報表是建立在傳統的會計體制下,企業投資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額多大,一律作為當期費用,而不是作為資產進行核算,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數字失真。
4.現行財務報表滯后性嚴重
按照會計期間假設,財務報告是定期編制和披露的。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中期財務報告于每個會計年度前6個月結束后的10天內編制完成并披露。這種報告在經濟生活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對決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基本準確地預測企業以后年度的業績,而在新經濟時代,科技不斷創新,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處的環境瞬息萬變,導致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風險增大,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信息要及時披露。
5.現行財務報表無法廣泛披露非財務信息
現行財務報告披露的是與企業過去交易或事項相關的財務信息,但隨著新經濟的到來,財務報告不僅要提供財務信息,而且要提供非財務信息。
二、下面給出幾種關于改善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的幾點看法
1.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無論采用哪種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員的恰當判斷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人員的判斷力對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尤為重要。所以,加強對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培訓,提高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對報表指標的解讀與判斷能力,并使他們同時具備會計、財務、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和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現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理念,逐步培養和提高自己對所分析問題的判斷能力,可以極大地減少和控制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2.采用多種分析方法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
現代企業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這些外部環境有時很難定量,但會對企業財務報表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比如會計報表外部信息等。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時,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
(2)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相結合
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和財務活動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我們所看到的信息資料,特別是財務報表資料一般是靜態的反映過去的情況。因此要注意進行動態分析,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情況的可能結果對恰當預測企業未來有一定幫助。
(3)個別分析與綜合分析相結合
財務指標數值具有相對性,同一指標數值在不同的情況下反映不同的問題,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3.財務與非財務信息并重
除現有報表中以貨幣計量的信息外,還應披露其他非財務信息。例如,市場份額、用戶滿意程度、新產品開發和服務、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企業經營業務、資產范圍與內容、主要競爭對手及與人力資源有關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等。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利于輿論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綜合分析評價及對企業前景的判斷。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固然非常重要,它可為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決策、計劃和控制提供較大的幫助,但我們也要認清財務分析與評價的局限性所在,并且在必要時做適當的調整,以利于正確決策。
參考文獻:
[1]李心合 趙 華:財務報表閱讀與分析.[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2]戴新民:現代會計前沿問題.[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姚正海:關于財務報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財務與會計,2002,(4).
[4]王 杰:對資產負債表會計要素的再認識.[J].上海會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