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自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這一政策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推動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本文將具體闡述陽光工程實施以來發揮的積極作用、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陽光工程是2004年由國家農業部等六部委共同啟動實施的,由財政支持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其具體內容是對有轉移到二三產業和城鎮就業意愿的農民,由政府財政補貼,在輸出地開展轉移就業前的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短期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的實施對“三農問題”的解決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無法忽視的問題,盡快找出解決對策,使之在良性軌道上為中國農業改革發揮更大作用才是關鍵所在。
一、陽光工程的實施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發揮的積極作用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是一項政府行為,更是一項惠民工程。以灤平縣為例,2008年市陽光工程辦公室下達灤平縣陽光工程培訓任務9700人,其中引導性培訓7500人,技能培訓2200人,實際完成引導性培訓10460人,技能培訓3286人,通過職業技能培訓,3122人實現轉移就業,轉移就業率達95%。中央和省財政確定的“陽光工程”技能培訓專項補助資金標準為320元/人。這些舉措為開展“陽光工程”培訓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經濟上的保證。
灤平縣本著“政府推動、單位主辦、部門監管、農民受益”的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陽光工程職業技能培訓、引導性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與就業技能,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推動了城鄉協調發展。此外還通過跨省、地區的培訓轉移,有效緩解了輸入地的用工急需。“陽光工程”的實施,為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也為新農村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二、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存在的問題
1.陽光工程培訓的前期調研不足,宣傳力度不夠
前期調研力度不足表現在對有轉移意圖和適合“陽光工程”培訓的“有效生源”與對用人單位的有效需求調研的不足。造成了培訓項目與用人單位需求、培訓結果與用人單位需求標準的脫節,進而影響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率。
此外,由于農村環境相對閉塞,地域偏僻,信息渠道不暢,宣傳“陽光工程”的難度大,農民對“陽光工程”培訓知之甚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給培訓招生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2.基層陽光工程培訓規模小、條件差、學員技能不精,就業穩定率低
部分培訓機構場地狹窄,培訓設施簡陋,在師資方面也良莠不齊,整體培訓質量有待提高。這些原因造成了勞動力接受培訓的時間短,受訓時間無法保證,缺少實習環境,技能不精,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標準。即使就業了,也會存在就業穩定率低的現象。
3.經費面臨的困難大,補助標準低
陽光工程技能培訓時間為30-180天,低于30天的培訓,縣陽光辦要報市及省級陽光辦備案,而且各縣全年30天以內的培訓比例要控制在30%以內。目前,中央及省財政對技能培訓的補助標準是320元/人,雖然較2004年“陽光工程”實施之初的人均160元/人的補助標準有了大幅提高,但與較長的培訓期限比起來,也只是杯水車薪,加之地方財政狀況吃緊,地方財政配套補助資金的缺位,使得本已緊張的培訓費用更顯捉襟見肘,同時,補助標準平均化,難以鼓勵培訓機構開展技能要求高,培訓時間長的專業,致使培訓機構積極性不高。
4.監管乏力,經費短缺
陽光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人員少,且缺少工作經費,勢必造成陽光工程培訓日常管理乏力,后續跟蹤監管也難以實施。導致監管各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培訓效果、轉移就業等關鍵性問題的力度不夠。
三、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對策和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農民工培訓的信息服務工作
加強陽光工程的宣傳工作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通過印發資料,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國家政策、方針。同時相關部門要積極對農村勞動力現狀進行調研,制定出適合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培訓規劃,做好農民工培訓的信息服務工作。定期調查、公布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定期對農民工職業供求和工資價位進行調查,調查分析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使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中介組織都主動參與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體系中來,為學員就業提供服務。同時,建立農民工培訓人才資源庫,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建設奠定基礎。
2.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培訓質量
要以現有教育培訓機構為主渠道,發揮多種教育培訓資源的作用。大力實施訂單培訓,調動用人單位的積極性,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陽光工程培訓。注意加強引導,優化配置培訓資源,提高利用效率。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培訓質量和轉移就業率。建立農民工培訓效果評價制度,以實現高質量就業目標為導向,制定評價標準,定期對農民工培訓機構的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收費標準、轉移就業率等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3.加強領導,提高監管力度
要做好陽光工程培訓的督促檢查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陽光工程培訓計劃落實的督促檢查工作,保證培訓經費的及時到位。對培訓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法人,要對項目的實施和資金使用實施監管。對實施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套取財政補助資金,培訓和轉移就業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追究項目法人的責任。
總之,陽光工程為廣大農民工打開了一扇改變生活,迎接希望的大門。讓他們體會到了國家和政府的關愛。加快了農村城鎮化進程,為推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農業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設部關于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通知(農科教發[2004]4號).
[2]朱雄才: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J]. 中國農業教育,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