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稅制改革,由于考慮到當時的稅負水平,及抑制投資過熱問題,我國采取了生產型增值稅.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束縛企業更新改造和技術升級的弊端日益突出。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成為必然。文章就增值稅轉型及會計核算進行了探討
一、增值稅及其轉型
增值稅是以法定增值額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按照對購進固定資產的增值稅處理不同,增值稅有三種類型:生產型、消費型和收入型。我國1994年推進稅制改革時,為了配合當時宏觀調控的需要,以及保持稅負的基本穩定,采用了生產型增值稅制,這對于抑制投資過熱、增加稅收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束縛企業更新改造和技術升級的弊端日益突出。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成為必然。
增值稅生產型轉為消費型。主要表現在稅基的縮減,核心內容是允許企業購進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金可以在銷項稅金中抵扣,增值稅轉型改革有利于增加企業的現金流,提高企業設備投資和技術改造的積極性,增強企業自我發展的能力。
增值稅轉型試點首先是被作為支持東北振興的優惠政策而加以運用的。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03]11號),決定在東北地區“三省一市”的八個行業實行試點增值稅轉型。試點當年。東北三省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就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2007年7月1日起,我國繼在東北地區實行增值稅轉型試點之后,又在中部六省的26個老工業城市、12 000多戶企業進行了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試點。至2007年底,共為這些企業抵退增值稅34.5億元。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試點擔負著支持東北振興、中部崛起與探索完善增值稅制度的重任,終極目標是為今后進一步在全國推進增值稅轉型、建立規范化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積累寶貴經驗。同時。使之由一種優惠政策轉化為一種制度安排,以體現稅收的中性原則。真正實現納稅人稅負公平。縱觀國內外的增值稅實踐,只有實行全面抵扣的消費型增值稅,消除重復征稅。才能真正體現增值稅的公平及中性,保護納稅人權益。所謂全面抵扣,意味著對全國范圍內的所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全面實行這一制度,并允許將納稅人外購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所含增值稅金進行徹底扣除。
盡管在部分地區的部分行業中實行增值稅轉型試點。在一定時期內可以推動這些地區的振興與崛起,但是,這只是對部分納稅人的優惠,如果這一局面長期存在,必然帶來其他地區不同納稅人的不平等的競爭,侵害大部分納稅人的利益。為避免改革的消極效應,保護納稅人平等負擔稅收的權利,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2006年至2010年期間。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并盡可能地縮短試點的時間。
增值稅轉型改革從200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因此,企業在2009年1月1日以前購進的固定資產,即當前已有的存量固定資產,無論是否取得專用發票等合法抵扣憑證,均不得抵扣稅款。準予抵扣的固定資產范圍僅限于現行增值稅征稅范圍內的固定資產,包括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房屋、建筑物等不動產,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小規模納稅人不能享受增值稅轉型的實惠。增值稅轉型是以允許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在銷項稅額中計算抵扣為標志的。而現行增值稅制將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其中,一般納稅人按照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的方法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不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轉型改革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原先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政策的東北、中部、內蒙古東部地區以及四川汶川地震受災嚴重地區,也都納入增值稅轉型改革的總體范疇內,執行相同的政策。即不再按照增值稅稅收增量計算退稅,直接計算抵扣,所留存的尚未退稅的部分進項稅額從當前“待抵扣”狀態變成“可抵扣”狀態。
二、增值稅轉型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由于增值稅分為三種類型是基于對固定資產的增值稅的處理不同而異,因此,增值稅轉型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自然就可以集中到轉型后對固定資產核算的影響上來。
轉型前后增值稅的會計核算
1.生產型增值稅,對于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消費性增值稅允許單獨核算實施抵扣。
2.生產型增值稅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即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其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在會計核算上的具體表現就是其支付或負擔的進項稅必須轉出。消費性增值稅其進項稅額就和一般生產或銷售領用一般貨物的會計處理一樣,其進項稅額允許抵扣。
3.生產型增值稅銷售固定資產一般免增值稅,所以在會計處理時候,只涉及“固定資產清理”沒有涉及增值稅. 消費性增值稅銷售固定資產就理應與銷售一般貨物一樣計算并交納增值稅。
例如:丙公司銷售固定資產取得收入5000元,款項收訖。則會計處理為:
生產型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5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000
消費型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585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
綜上分析可見,其轉型勢必影響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劉鳳娟郜維良:關于增值稅轉型問題初探.科技咨詢導報,2007(25).
[2]陳曦:從東北地區增值稅轉型效果談我國的增值稅改革.商品儲運與養護,2007(03).
[3]周 芳:關于增值稅轉型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時代經貿,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