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稅收乘數對國民收入有一定的影響,即稅收增加,國民收入減少,稅收減少,則國民收入增加。在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減稅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由增值稅轉型改革開始,我國拉開了以積極的稅收策略促進經濟增長的大幕。作為影響經濟的關鍵變量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稅收應該在抵御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促進經濟平穩增長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稅收乘數;稅收乘數效應;宏觀稅負
稅收乘數是政府增加或減少稅收所引起的國民收入變動的程度,體現為稅收作用的力度。合理運用稅收政策,發揮稅收乘數的效應,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實現新一輪經濟騰飛的重要措施。
一、稅收乘數的概述
稅收乘數是指因政府增加(或減少)稅收而引起的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減少(或增加)的倍數。由于稅收是對納稅人收入的一種扣除,稅收高低會影響到投資并進而影響到國民收入。稅收變動與國民收入呈反方向變化,即稅收減少,國民收入增加;稅收增加,國民收入減少。因此,稅收乘數是負值。稅收乘數又指收入變動對稅收變動的比率。 若以Kt表示稅收乘數,△Y表示國民收入變動量,△T表示稅收變動額,則:Kt=△Y/△T
根據邊際消費傾向和投資乘數理論,稅收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大小有關,若以b表示邊際消費傾向,則:Kt=-b/(1-b)
二、稅收乘數效應
稅收乘數效應是指稅收的增加或減少對國民收入減少或增加的程度。由于增加了稅收,消費和投資需求就會下降。一個部門收入的下降又會引起另一個部門收入的下降,如此循環下去,國民收入就會以稅收增加的倍數下降,這時稅收乘數為負值。相反,由于減少了稅收,使私人消費和投資增加,從而通過乘數影響國民收入增加更多,這時稅收乘數為正值。一般來說,稅收乘數小于投資乘數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數。對于稅收乘數的效應機制,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稅收乘數是一個負數,這表明稅收與國民收入之間是一種反向運動關系
當政府增加稅收時,國民收入則成倍減少;當政府減少稅收時,國民收入則成倍增加。
2.稅率變動引致的稅收乘數變動
由于Kt=ΔY/ΔT ,其中Kt表示稅收乘數,ΔY表示收入數量,ΔT表示稅收變動額。在收入不變的條件下,稅率變動使ΔT隨之變動,從而引致的稅收乘數變動。
3.稅收乘數的大小受邊際消費傾向b影響
從稅收乘數公式看,邊際消費傾向越大,則稅收乘數的絕對值越大,對國民收入的倍數影響也越大??梢耘e例說明稅收與國民收入的乘數關系。假設政府增稅1000億元,若邊際消費傾向為0.8,則稅收乘數為Kt=-0.8(1-0.8)=-4,意味著國民收入將減少4000億元(4×1000億);若邊際消費傾向為0.5,則稅收乘數為Kt=-0.5(1-0.5)=-1,意味著國民收入將減少1000億元(1×1000億)。假如政府變增稅為減稅而其他條件不變,則國民收入將會增加,增長量與減稅時國民收入減少量相同。
4.稅收乘數對國民收入的影響還應結合政府購買支出乘數和政府轉移支付乘數來分析
政府支出乘數是指政府購買支出變化給國民收入帶來的倍數效應,其公式Kg=1÷(1-b);政府轉移支付乘數是指政府轉移支付變化給國民收入帶來的倍數效應,其公式為Ktr=b÷(1-b)。兩個乘數綜合起來,就是政府總支出對國民收入的效應。
三、在金融危機時期發揮稅收乘數效應的具體建議
1.降低宏觀稅負、調整稅收結構
在我國稅收連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國的小口徑宏觀稅負水平不斷攀升,在2008年超過了20%。這一方面對于我國政府調動社會資源發揮了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稅收乘數效應,較高的宏觀稅負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了負面影響。在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減稅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研究發現,我國現階段的最優宏觀稅負應為16.47%,低于實際宏觀稅負水平,因而需要進行較大幅度的減稅。不過,減多少和怎么減都必須在保證持續經濟增長的背景下討論。本文利用歷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分析得到1997--2002年以及2002—2005年兩個階段我國各行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農業1.13%和0.34%,采掘業0.03%和-1.36%,食品制造業0.31%和0.04%,紡織、縫紉及皮革品制造業0.44%和0.08%,其他制造業0.25%和-0.92%,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0.07%和-0.30%,煉焦、煤氣及石油加工業-0.36%和-1.17%,化學工業0.77%和-0.90%,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0.20%和0.20%,金屬產品制造業0.73%和-2.09%,機械設備制造業1.36%和-1.37%,建筑業-0.42%和0.70%,運輸郵電業1.13%和0.86%,批發零售貿易、住宿和餐飲業0.82%和0.63%,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11%和-0.79%,金融保險業-0.14%和0.97%,其他服務業1.14%和1.16%。在2002之前,農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增長作用十分巨大。在2002年之后,其他服務業、金融保險業、運輸郵電業、建筑業和批發零售貿易、住宿與餐飲業對于我國經濟增長中的全要素增長貢獻最大,這反映了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動力的轉移,金融等服務行業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開始加大,成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利用2002—2005年各行業全要素生產率貢獻減去1997—2002年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可以看到,建筑業、金融服務業、其他服務業和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值大于零,表明這些行業的宏觀層面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增加,而其他行業都在下降。這說明了近些年我國增長的改善主要來自于建筑業(增加1.12%)及其相關的材料、金融業(增加1.11%)和其他服務業的增長。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要維持經濟增長的快速發展,重點在于服務行業的發展。為此,在稅制調整方向上應降低第三產業的稅收,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在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中,營業稅主要關注第三產業,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我國的減稅方向應該在營業稅。
2.增加稅收優惠政策
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急劇惡化,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企業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國家有必要增加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實施有利于高科技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盡快出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金融機構貸款給中小企業的收入實行較低的營業稅稅率等,實施有利于企業安排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等。
3.更大范圍提高企業出口產品退稅率,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帶給我國經濟最為直接的沖擊就是出口的萎靡。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在2008年下半年已連續三次調高出121退稅率。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深,我們應更大范圍地、更具針對性地提高產品出口退稅率,重點是扶持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和受影響較大的產品,同時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關稅。
4.實施有利于拉動消費的稅改舉措
從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來看,除加大投資外,拉動居民消費應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又一著力點。從我國目前情況看,一方面,我國有著十三億入口,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另一方面,我國居民注重儲蓄的傳統觀念、社會保障制度的不盡完善以及居民相對保守的消費傳統又成為拉動消費的巨大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拉動居民消費以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重要課題。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開發這個巨大的、潛在的居民消費“市場”。從稅收方面來看,可以采取調高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等手段,增加居民收入,從而促進消費。
5.出臺配套措施,提高政府支出效率
稅收是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的情況下,我們應通過各項改革措施。充分調動稅收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的能量,發揮稅收在積極財政政策中的應有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從長遠看,這些稅收策略的實施會激發企業的活力、促進經濟的增長,從而使得稅源更為充沛,但這需要作用的過程和時間;在短期內,必將導致財政收入的減少。而從我國。目前的財政收支看,一方面,由于今年以來自然災害頻發,導致財政支出壓力加大;另一方面,稅收收入的實際增速卻出現了下滑趨勢。因此,在實施稅收策略的同時,出臺配套措施促進政府機關節約開支,提高政府支出效率,把錢花在刀刃上,便成為此后的又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M].湖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Gareth D.Myle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ole of Taxation[z].OECD Working Papers,2007.
[3]李俊霖:宏觀稅負、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J].經濟科學.2007,(4).
[4]曹靜韜 郝如玉:抵御危機影響、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稅收策略.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12).
作者簡介:蔣麗(1977—),女,漢,遼寧營口人,營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財稅領域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