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鋒


現代城市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作為城市管理重要一環的城管執法保障工作,在現代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不僅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提高基礎設施運營效能,降低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本,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城市競爭力、增強城市親和力、塑造城市個性魅力。同時,城管執法行為的和諧文明、管理運行機制的和諧順暢、城市環境的和諧有序,都能極大地展現一個城市的風采和魅力。
一、城管執法工作的現狀
城管執法隊伍成立之初,通過嚴格執法、規范管理,有效解決了多頭執法、交叉執法、重復執法、執法效率低下等問題,實現了最初設想,收到了一定實效。但由于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城市市民中下崗失業人員(城市低收入群體)、失地農民、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的存在,他們謀生的崗位“飯碗”與城管執法職能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簡單粗暴執法和暴力抗法事件時有發生,城管形象受到極大損害。對此,社會上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城管執法就是要嚴格依法執法,維護市容整潔和城市形象;另一種聲音則是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和對城管執法的不理解甚至譴責,使城管執法陷入尷尬境地。以上問題的出現,迫切需要我們對城市管理和執法體制進行深思。
二、堅持“四個結合”,實現工作指導的轉變
科學發展觀歸根結底要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的目標。具體到城市管理領域,就是要充分認識到一個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一切為了市民、一切服務于市民、一切依靠市民的思想,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統籌兼顧,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以及一個城市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宜居宜商的城市。
當前,城管執法既有體制機制不夠完善、法律依據不夠充分、隊伍管理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也有發展過程中帶來的新的矛盾和突出問題,如傳統的簡單生硬、被動突擊式的執法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城市管理的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城管執法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城管為目標,加強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思路,改變隊伍成立初期粗暴簡單的執法方式,實現工作指導上的新轉變,堅持“四個結合”,即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堅持教育與懲處相結合,以教育為主;堅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堅持日常巡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以日常巡查為主等。唯有此,才能解決制約城管執法的瓶頸問題,促進城管執法事業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
三、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著力構建和諧城管
古語云:“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構建和諧社會,城管執法需要注入新思維,讓和諧執法成為城市管理的主流。和諧首先應是法治的和諧。一方面要維護法律的尊嚴,嚴格遵守實體公正和程序正義相結合的原則,依法定的程序,公開、公正、嚴格執法,做到以法為據,以理服人;同時,對城管執法行為要有相應的制度約束和規范,暴力執法、野蠻執法、無理執法、濫用聯合執法等等,都與和諧社會格格不入。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和語境下,要實現和諧執法,關鍵是方式上依法執法,態度上與民為善,目的是促進和諧,而不是持敵視的態度視執法對象為敵人,視執法權為為特權、強權。要讓包括執法對象在內的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尊嚴,也感受到法律的溫情和執法的親和力。
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營造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氛圍。城市管理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性工程。為此,需要注重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支持城市管理,提倡文明,抵制陋習,營造“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和“我的城市我參與、我的城市我管理”的濃厚氛圍,最終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整體文明程度。
要更多利用報刊、電臺、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宣傳作用,積極參與組織諸如“市民月”、“代表之聲”、“行風在線”等活動,動員社會力量作為城管執法宣傳員、信息員、協管員及監督員。通過這種方式,借助外智外力,形成全社會參與、關心、支持城管執法工作的良好氛圍,構建文明、有序的城市環境,樹立城管執法隊伍的新形象。
二是要更新執法理念,實現執法方式的轉變。和諧執法,就必須痛下決心改變阻礙城市發展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要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引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真正把文明執法、理性執法和人性化服務貫穿于城管執法工作的各個方面;要把廣大市民及弱勢群體的生存權、發展權作為城市管理的第一要素,積極消除因規劃、建設滯后給城市管理帶來的影響,多學習“大禹治水”的理念,不要一味地堵,而是更多地去疏,利用現有條件,劃定特定區域、特定時間,解決民生問題,解決城管難題;要把服務機制從傳統路徑中解放出來,堅持問計于市民、問計于群眾,擴大市民群眾參與度,做到及時掌握城市管理的規律,使原來的單一管理型向“管理、執法、服務”相結合轉變,切實維護良好的市容環境、秩序,建立起城管執法者與廣大市民群眾和諧融洽的關系。
三是要借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推進和諧城管建設。現代化的城市需要高科技、精細化的管理,高科技的管理手段是實現和諧城管的重要保障。2009年5月15日,青島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系統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家驗收,已經正式運行,并顯示了初步成效,即將實現由粗放的低效管理轉為精細化的高效管理、由突擊運動式管理轉為可持續的日常管理、由被動應對管理轉為主動解決問題管理的“三個轉變”。城市管理問題出現“四提高一下降”:城市日常管理能力明顯提高,政府應急處置水平明顯提高,城市品位和市容環境水平明顯提高,群眾對城市管理滿意度明顯提高,城市管理成本明顯下降。
(責任編輯: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