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牌匾標識是影響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往,缺少管理牌匾標識的辦法。
城市可視性公共區域分為平面(街道)和立面(外立面)兩個維度。當前,經過整治,平面和立面景觀效果發生了變化。在立面景觀化過程中,通過粉刷樓體、更換護欄、規范空調,城市外立面的面貌得到改善和提升。但是,牌匾成為突出問題。在現代城市中,眾多商家都力爭突出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為城市輪廓線上的一個重要標志,牌匾出現了過大和過高的問題,還有些商家采用檔次較低的材質做牌匾,極易褪色缺損,影響街面環境。盡管北京市政府出臺了《北京市牌匾標識設置管理規范》,但是,在操作性上還需要完善。如何治理商戶牌匾和商業外立面是一個難點問題。
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朝陽區“2008”環境建設指揮部和朝陽區市政管委在規范化管理牌匾標識和商業外立面方面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設計的“9+4”原則
沿街底商立面整飾及牌匾標識,普遍存在牌匾規格偏大、字體笨拙、材質形式單一、色調不協調等問題,結合城市景觀設計的相關要求,朝陽區“2008”環境建設指揮部首次制定了《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設計指導意見》,提出了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設計的“9+4”原則,即牌匾設置的9項原則和相關問題的4項原則。
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9項設置原則是:
第一,整體性原則。整條道路必須有整體設計風格,依據道路長度不同,可以有不同設計風格,但不宜過多。
第二,預留定位原則。臨街底商的牌匾標識要預留位置,長、高比適襯。
第三,等距劃一原則。底商的經營場所長度不同,但牌匾標識的設計必須保持等距設置。
第四,宜字不設牌原則。牌匾標識盡量設置為單體字形式。
第五,設牌矮量化原則。牌匾標識若為牌子形式,盡可能矮量化,原則高度不超過400mm(特殊情況除外),大改小、寬改窄,長度不能超過建筑物外沿,形式上盡可能不使用長方形。
第六,色調協調原則。立面裝飾顏色盡可能選用弱冷色調,即淺灰、淺灰面深灰線、醬紫色、警藍色、白線灰色、灰線白色,嚴禁平面硬質背景使用大紅、天藍色、海藍色、明黃色、淺綠色等跳躍色。
第七,牌匾標識字體原則。嚴禁使用錯別字、二簡字、繁體字、齊頭字,可選用美術字、手寫體、正楷字、隸書,可以進行字體的個性化設計。
第八,使用隔柵高度原則。使用隔柵進行遮擋時,高度可以加高,以完全遮擋為準。
第九,牌匾標識尺寸適宜化(特殊情況除外)。其一,底商燈箱牌匾高度控制在80cm,燈箱內鑲嵌單體字的高度控制在30cm;其二,底商牌匾直接做單體字的,高度控制在50cm。
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4項相關原則是:
第一,牌匾標識材質控制原則。牌匾標識的材質禁止選用寶麗布,建議選用壓克力燈箱或單體字、霓虹燈、金屬字、藝術玻璃等材質。
第二,立面整飾原則。立面整飾一定要和牌匾標識整治結合起來,并與周圍景觀相協調,建議采用外掛金屬網(條)、文化墻、粘土磚、鋁扣板等新型材料。
第三,街區定位原則。在商業街區,牌匾標識和外立面可以繁華多樣,體現個性化設計。白天協調有序,晚上璀璨亮麗。在非商業街區,要突出幽靜、雅致原則,體現寧靜、典雅的街區風格。
第四,設計圖紙規范化原則。其一,上(改造前)下(改造后)對比效果圖,中間距離不超過2cm;其二,設計圖紙必須注明相關施工所需尺寸、材料及造價。
二、 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治理效果
針對不同道路沿線建筑的特點,朝陽區在前期道路設計方案中打破屬地街鄉的區域劃分,整條道路進行整體設計,確保設計風格的統一。同時提出了整體性原則、預留定位原則、等距劃一原則、宜字不設牌原則、設牌矮量化原則、色調協調原則等九大設計原則,確保了整治的景觀效果。
經過整治后的街區,一行行簡單而醒目的牌匾單體字和整潔淡雅的立面,與繁華街區的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街道的兩側景觀煥然一新,為充滿朝氣的國際化都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專家點評:
道路屬于城市平面,牌匾標識則屬于城市立面。如果道路整治后,牌匾標識不能相應地提升素質,就如同一個人腳上蹬著皮鞋,下身卻穿著短褲,很不協調。牌匾標識、底商外立面與道路是衣服和鞋子的關系。城市環境質量的提升,既要重視平面,也要注重立面。朝陽區“08辦”和市政管委制定的牌匾標識和商鋪外立面設計的“9+4”原則,是“有人管、管到位、管長遠”的城市室外公共空間“三管”原則的實際應用和具體體現。“9+4”原則有助于使北京市城市公共空間的牌匾標識和外立面景觀與國際一流城市接軌。北京市朝陽區牌匾標識治理的“9+4”原則,解決城市立面治理中的難點問題,這些原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復制性。
(馬仲良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管理科學院院長)
資訊:
朝陽區全面提升導識系統
凈化城市空間
本刊訊(通訊員蘇朝偉)日前,經過公開征集導識系統的設計方案,優中選優,《朝陽區導識系統設置指導意見》出臺。該意見明確了導識系統設置原則、標準、范圍、實施方針及備選樣式。規范管理導識系統是北京市朝陽區2009年環境建設任務中的重要工作,通過公開征集,博采眾長,朝陽區將全面提升導識系統設置的整體水平,凈化城市空間。該項工作以體現“以人為本,科學設置”為目標,“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區域特色”為原則。下一步,朝陽區將率先在望京地區的重點道路、繁華商業街試點設置,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置,體現高品位、高檔次的朝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