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環境衛生管理局

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市主城核心區化糞池數量達到15000多座,且分布較廣、管理難度大。設施產生的易燃、易爆、有毒氣體,一旦遇到煙頭、煙花爆竹等火源,將會爆炸,產生嚴重后果。2004年12月2日凌晨4點45分,重慶市沙坪壩區都市花園燕渝苑小區化糞池發生了爆炸事件,掀翻五個窨井蓋,致使一名保安人員當場死亡;2006年12月27日晚八時許,盤溪蔬菜批發市場化糞池在清掏過程中發生人員中毒傷亡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暈迷的嚴重后果;2009年2月,重慶市南岸區輔仁路江南世家小區化糞池爆炸,導致2人重傷、2人輕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化糞池內可燃、有毒氣體超標。
2007年,重慶市環衛部門提出了建立下水道、化糞池氣體安全監控預警系統這一建議,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 市市政委及市安監局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當年市委、市政府通過網上公示,將該項目納入“民心工程”重要內容,由市市政委組織實施,最終建成以市環衛局為市級指揮監控中心、主城十一區為二級監控系統的數字化平臺。實現對商業繁華地區、人口密集地區下水道、化糞池的實時監控。
一、系統整體情況介紹
(一)系統建設目的
化糞池氣體安全預警系統的建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強化糞池安全監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改變以前純人工排查的方式,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科學的方法,更加系統化地對化糞池運行情況建立詳細檔案資料。
其具體目標有:(1)監測重慶主城區下水道主要節點和主要化糞池的可燃氣體濃度、水位、溫度,實時發出監控點信息,建立危險預警機制。(2)建立重慶主城區下水道、化糞池信息數據庫。(3)建立預測預報模型,指導下水道、化糞池維護管理。(4)通過科學、先進的管理辦法和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對城市下水道及化糞池網絡的自動化、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實施數字化安全監測、監控管理。
(二)系統組成
本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現場監測點、區級監控中心、市級監控中心。
1.現場監測點
通過實際現場勘測,以及歷史資料數據的分析,確定出需要重點監控的地點,通過對危險點的可燃氣體濃度、溫度、水位等相關數據的實時采集轉換為數字信號,通過現場總線、無線網絡(GPRS/CDMA)、專用網絡或ADSL網絡,進入區級監控中心與市級監控中心,進行轄區內危險點全方位的實時監控。
2.區級監控中心
區級監控中心通過城市公網或專用網絡接收本轄區的各個危險點的實時檢測數據或視頻圖像,完成對各個點的信息管理、動態監測、預警報警處理、事故應急輔助決策支持、監控設備管理等功能,并實時上傳到市級監控中心。監測管理中心使用操作管理功能時,必須輸入口令,經系統確認后方可進入系統進行操作。操作口令設有不同等級,以限制不同人員的操作范圍,維護系統安全。
3.市級監控中心
市級監控中心通過城市公網或專用網絡接收全市的各個危險點的實時檢測數據或視頻圖像,完成對各個點的信息管理、動態監測、預警報警處理、事故應急輔助決策支持、監控設備管理等功能。同時監督區級監控中心對危險點的處置措施與情況。系統示意圖見圖1。
(三)系統實現功能
本系統采用了大量現代化的技術,有效地實現全方位的下水道及化糞池實時監控,險情及時預警報警、自動/人工調度,防患于未然,確保城市以及公民安全,構建和諧城市,并提供輔助決策分析資料。
其具體功能有:(1)定時信息采集:按照操作人員設定的信息采集時間間隔,自動發送危險點可燃氣體濃度、水位、溫度信息。(2)無線自動發送:采用與手機相似的途徑和方式,無線發送檢測的實時數據。(3)手機隨機抽查:安全值班人員可以用手機查詢指定地點的氣體濃度,安裝在該地點的氣體采集單元會提交本地氣體濃度。(4)系統自動調度:告警發生時,中心可自動調度相關處理人員趕赴現場排檢。(5)系統自動跟蹤:處理人員對現場處理工作的全過程,系統可自動跟蹤記錄,用于人員考核和統計分析。(6)自動統計分析:數據中心將全年自動采集的365天,每天24小時各個時段的信息分析、統計,為指導下水道、化糞池管理,摸索下水道,化糞池規律提供依據。
這些功能為化糞池安全運行工作提供了大量科學的數據,及時報告出險情,有效保障了化糞池安全工作的開展。
二、系統現狀
2008年初,重慶市主城區糞便處理設施氣體安全監測系統一期工程初步建成,運行一年多來,通過對化糞池與下水道可燃氣體濃度的實時監測,實現了城市管道及化糞池網絡的自動化、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目前,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受控設施的安全監測局面大為改觀,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僅2008年就成功預警和有效防范142起下水道、化糞池沼氣爆炸安全事故。
對比以前的人工監測方式,目前的在線自動化監測系統能實時顯示設施的安全狀況,一旦受控設施出現安全隱患,系統能在第一時間發出預報警信號,從而保障了市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也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如重慶沙坪壩區在使用該系統后,對商業中心地區及一些大型社區的設施實施了有效監控。他們在使用的過程中,通過不斷探索,依托預警系統收集到相關資料,建立數據模型,并進行較長時間的數據比較分析,逐漸掌握每套設施的基本“習性”。特別是針對餐飲業周邊的設施出現反復報警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今后的維護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系統使用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1)在大城市中,下水道化糞池分布較廣、數量眾多,由于資金有限,因此設備的安裝選點尤為重要。要在開展普查工作的基礎上,本著先重后輕的原則逐年投入,把地處商業繁華、人口密度及人口流量大的加油站、農貿市場、餐飲集中地的化糞池、下水道作為重點監控目標。
(2)由于下水道、化糞池內部工作環境極其惡劣,對感應器的腐蝕性極大,因此應選擇具有較強防腐功能設備,有條件的可采用泵吸式取樣方式,減少設備與有害氣體的接觸。
(3)現場檢測點受無線信號的干擾較多,應選擇具抗干擾能力較強的設備,才能保證數據的實時性、可靠性。
(4)控制中心、現場監測點都應采取設置接地線等防雷措施,才能保證設備的安全。
(5)現場監控點具有雙中心地址配置,實用性強,與區級、市級監控系統中心平臺無縫連接。
(6)現場防護箱應具有強防水、防雨措施,適應惡劣氣候的環境。
(責任編輯: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