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民 陳云霞 吳志萍
目前,手術仍然是梗阻性結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但手術方法、方式上的觀點仍不盡相同,特別是左半結腸的梗阻在多方面仍存在著爭論[1]。本院自2000年1月年至2008年6月年手術治療左半結腸癌急性梗阻患者43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39~72歲,平均49.8歲。癌腫位于脾區9例,降結腸15例,乙狀結腸16例;直腸上段近乙狀結腸處3例。病理類型:腺癌31例,粘液癌10例,未分化癌2例。其中30例行左側結腸切除一期吻合術,12例行I期近端結腸造瘺、Ⅱ期切除吻合術,1例僅做造瘺手術。
1.2 治療方法 術前給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預防性應用抗生素。30例行Ⅰ期手術切除:術中嚴格無菌技術,常規切除闌尾,從闌尾根部插入18 F的Foley管入盲腸,用荷包線扎緊固定。然后經Foley管灌洗,一般灌洗5000~6000 ml生理鹽水,待流出液基本清潔無糞渣。最后再用甲硝唑液300~600 ml加硫酸慶大霉素24萬U灌洗。腫瘤切除按根治標準行左半結腸、乙狀結腸切除或直腸切除,常規碘伏消毒后行端端吻合。吻合口周圍放置腹腔引流管 6~8 d。每日擴肛2~3次,持續3~5 d。Foley管保留用作盲腸造瘺管另戳口引出。禁食1周,應用營養支持治療,抗生素預防感染。盲腸造瘺接引流袋,2周左右拔除。12例行I期近端結腸造瘺、Ⅱ期切除吻合術:患者只行單純腸減壓,行急性腸造口術,遠端閉合,注意盡量靠近腫瘤部位的正常腸管閉合,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再行手術治療。1例因腫瘤局部浸潤和轉移僅行造瘺術。
2 結果
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開1例,不全性腸梗阻1例,局部少量滲血1例,低鈣抽搐1例。并發癥發生率18.6%。經處理全部出院,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發生。
3 討論
結腸癌是胃腸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以41~51歲發病率為高。近20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癥狀以排便習慣性改變與糞便性狀改變、腹痛、腹部腫塊為主。在急性腸梗阻中,因結腸癌引起的梗阻占10%~20% 。癌性結腸梗阻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隱匿的過程,早期表現為慢性梗阻,由于回盲瓣的作用,結腸癌引起的腸梗阻多為閉袢性,腸內容物容易淤積,有利細菌繁殖,產生大量毒素,當癥狀進一步發展,發生完全性腸梗阻時,腸腔內壓力極度增高,容易引起腸管縱向破裂、穿孔,發生中毒性休克[2]。部分患者以急性腸梗阻為首發癥狀。
急性左半結腸癌癌性梗阻除一般機械性腸梗阻的疼痛、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腹部X線檢查有液平面外,還有如下特點:①腹脹明顯;②嘔吐出現時間較晚,后期嘔吐糞便樣內容物;③常伴有體質量進行性下降。脫水、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的慢性消耗狀態。再加上梗阻性結腸癌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所以5年生存率不高,僅為47%左右。
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解除梗阻及根治性切除腫瘤,傳統觀點認為左半結腸癌形成的急性梗阻,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術風險較高,易出現吻合口漏等嚴重并發癥。主張Ⅰ期行左半結腸切除,遠端結腸封閉、近端結腸造瘺術,日后Ⅱ期手術關閉造瘺口。近年隨著術中腸道灌洗技術和各種手術吻合器械的應用,不斷提高的抗生素的藥效,全胃腸外營養(TPN)的支持治療,以及圍手術期重癥患者監護條件的改善,左半結腸癌并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術變得更為安全[3],成為目前治療結腸癌性梗阻的主要術式。
本組30例行左結腸切除Ⅰ期吻合術,占69.8%,12例行I期近端結腸造瘺、Ⅱ期切除吻合,占27.9%。1例僅做造瘺手術,占2.3%。提示大部分可以爭取一期切除吻合。對于梗阻時間較長,腸管嚴重擴張,腸管血運差,行腫瘤根治切除,近端腸管造瘺,Ⅱ期行腸吻合術。而對于腫瘤浸潤及播散情況。如果已廣泛轉移應以解除梗阻為主,宜行腸捷徑手術。
筆者的手術方法采用將闌尾切除,從闌尾殘端插入Foley氏管,經Foley氏管注入生理鹽水灌洗腸道,直至排出液清澈。這樣處理后不僅可以彌補腸道準備的不足,而且可以使擴張的腸管回縮,改善血運,利于吻合。本組資料無吻合口瘺的發生,說明該方法對于預防吻合口瘺有較好的效果。
另外筆者采用術后常規擴肛,輔助性盲腸造瘺管減壓以保證吻合口遠近端空虛,吻合口無張力,使吻合口及早愈合;在吻合口周圍放置引流管,能夠嚴密觀察腹腔引流物的性質與量,一旦發現引流物為糞汁時,及時更換雙套管持續低負壓吸引,使腹腔污染控制于小范圍內,引流管應放置超過危險期,一般待患者排氣排便進食后撥出。有效的引流可以使部分腸瘺經保守治療得到痊愈。
筆者認為術后有效的抗炎治療很重要,這類患者一般營養狀況差,抵抗力差,很容易發生感染,一旦炎癥存在,患者營養消耗多,更不利于患者恢復,增加發生吻合口瘺的可能性;另外還要加強靜脈內營養,注意糾正低蛋白血癥,可輸血漿或白蛋白,這不僅可以促進吻合口的愈合,也可以增強患者抵抗力,避免炎癥的發生;鼓勵患者早下床活動,盡早促進腸蠕動的恢復;積極處理合并癥,由于本類患者老年患者居多,常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可請內科醫生協助處理。總之,只要認真做好術前術后的處理,大部分并發急性腸梗阻的患者可以進行Ⅰ期手術且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減輕患者痛苦。
參 考 文 獻
[1] Cho YB, Yun SH, Hong JS, et al. Carcinoma obstruction of the left colon and long-term prognosis.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8 ,55(85):1288-1292.
[2] 張志強.梗阻性結腸癌21例分析.世界今日醫學雜志,2007,8(3):148-149.
[3] Vukovic M, Moljevic N. Total colectomy-options in management of acute obstruction of the left-side colon. Med Pregl,2008,61(1-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