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影迷眼中,好萊塢可謂如雷貫耳,寶萊塢也是耳熟能詳,但“瑙萊塢”恐怕知道的人不多。據聯合國網站5日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電影調查報告稱,尼日利亞“瑙萊塢”(Nollywood)的電影制作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了僅次于印度的“電影大國”。
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對2006年世界電影的制作、發行和放映進行了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印度制作的故事片類電影共達1091部,美國為485部,而尼日利亞則為827部。報告說:“尼日利亞已經和印度、美國成為世界電影的三大重量級產地。瑙萊塢電影產業的飛速發展吸引了眾人的關注,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觀眾而言。”尼日利亞的電影制作主要依靠數字信號甚至是模擬信號錄像機,而不是膠片,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成本。一部“瑙萊塢”影片的平均制作成本是1000美元,但這些“錄像帶影片”被制成DVD被送往非洲各國的大街小巷。實際上,尼日利亞基本沒有正式的電影院,99%的電影都是通過所謂“家庭劇場”的形式供人觀看。
“瑙萊塢”電影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多樣的語言和文化。尼日利亞有230多種語言和文化,而且各具特色。大約有56%的瑙萊塢電影以尼日利亞的當地語言拍攝,其余占44%是英語電影,這也是瑙萊塢電影成功出口的一個關鍵因素。
報告還列舉了其他8個年產電影超過100部的國家:日本(417部)、中國(330部)、法國(203部)、德國(174部)、西班牙(150部)、意大利(116部)、韓國(110部)、英國(104部)。
報告稱當今美國電影繼續占據著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澳大利亞、保加利亞、加拿大等7個國家,上座率最高的前10部電影都是美國片。寶萊塢電影的主要觀眾就是印度人,法國排名前10位的暢銷電影中有7部是法國本土電影,日本和摩洛哥的國內電影也占據其最賣座電影的一半。▲ (韓 星)
環球時報20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