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趙漢臣 ●本報記者 郭芳 ●鄭潤宇 柳玉鵬 陳一
俄羅斯6日正式宣布驅逐北約駐莫斯科的兩名加拿大外交官,引起加拿大政府和北約強烈不滿。近年來,北約不斷東擴令俄羅斯既憤怒又無奈,雙方關系因去年8月俄格沖突爆發而陷入谷底。俄媒體稱,美俄外長今年3月在日內瓦的會晤剛剛按下了雙方關系的“重啟鍵”,6日在俄格沖突前線———格魯吉亞開始的北約軍演又將雙方拉入了“五月寒”。對于這場軍演,北約內部也有不同聲音。英國《獨立報》6日題為“不明智的軍演”的文章稱,格魯吉亞是個不可預知的地區,“北約和俄羅斯最好都不要在這潭渾水里摸魚”。
俄驅逐外交官回應北約軍演
驅逐北約駐俄外交官并非俄羅斯的意外之舉,俄外交高層5日已向外界放出風聲。6日,俄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俄大使并向其遞交照會,宣布驅逐北約駐莫斯科信息局負責人伊莎貝拉及其一名下屬。加拿大政府對俄此舉表示“強烈反對”。加外交部稱,將照會俄駐加大使質問俄做出這一“不公”決定有何正當理由。北約6日也發表聲明稱,“俄羅斯的做法與我們做出的旨在恢復北約與俄對話與合作的努力背道而馳。”
俄《觀點報》稱,俄外交部承認驅逐不會為俄與北約關系帶來暖意,且伊莎貝拉本人對俄羅斯態度不錯,她的離去令人遺憾,但俄外交部同時強調,驅逐她是被迫的措施,這首先要歸咎于北約。俄塔社稱,俄方采取這一行動是要回應北約上周驅逐兩名俄羅斯駐北約外交官的“不友好舉動”。
俄媒體稱,在俄與北約關系去年8月因俄格沖突跌到谷底后,雙方關系曾經歷短暫回暖,4月29日,中斷了8個月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大使級會談照常舉行,然而就在會談舉行后數小時,北約突然宣布驅逐兩名俄駐北約代表處外交官,俄方隨即指責北約“蓄意挑釁”,作為回應,俄總統梅德韋杰夫4月30日在莫斯科同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領導人分別簽署共同保衛邊界協議,引起北約強烈不滿。西方媒體則稱,驅逐俄外交官是因為北約成員國愛沙尼亞一名國防部官員向俄泄露北約機密,北約必須有所回應。
幾乎就在俄羅斯宣布驅逐北約外交官同時,由北約部分成員國和伙伴關系國參加的軍事演習開始在位于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附近的瓦賈尼軍事基地舉行,去年8月格俄沖突期間,這里曾被俄羅斯空軍轟炸。北約強調此次有1100多名士兵參加為期近一個月的演習,重點是演練“危機反應”,對俄不構成任何威脅,但俄認為北約是要在俄南部邊界“展示肌肉”。
俄《晨報》6日稱,此次北約與俄羅斯關系“轉陰”的根源正是這一軍演。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羅戈津6日對此次軍演的回應傳遍了西方媒體。法新社稱,羅戈津譴責北約的行動“越來越不可預測”,并稱北約看起來無法“正派、穩健、得體地行事”。《紐約時報》當日刊登了他撰寫的文章,羅戈津在文中指責北約對與俄羅斯的合作沒有誠意,并稱決定權在北約手中———“北約發出什么聲音,就會得到什么回聲”。
俄專家稱要防北約侵略
“極富爭議”,法新社6日用這樣的形容詞定位北約此次格魯吉亞軍演。格魯吉亞當日還宣稱抓捕了一名前高級外交官,罪名是向俄羅斯出賣情報。紐帶新聞網等俄媒體報道說,格魯吉亞6日收回了此前一天對俄介入格兵變的指責,但拒絕向俄羅斯道歉。
雖然5月6日俄羅斯尚處在假期之中,但北約軍演在俄民間依然激發了強烈不滿情緒。俄《觀點報》6日認為,北約軍演是在“培訓侵略者”,報道援引俄社會委員會成員舍夫切科的話說,北約在玩火,軍演表明北約與俄羅斯永遠成不了朋友。作為回擊措施,俄應禁止北約經俄境內向阿富汗運送物資,并加強在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兵力,防止北約侵略。
英國《獨立報》稱,盡管此次軍演規模不大,但北約可以借此傳遞出兩個信息,一是告訴格魯吉亞領導人,他們加入北約的意愿沒有被遺忘;二是向俄羅斯發出警告,別想把它的軍事力量向格魯吉亞國內進一步擴展,南高加索地區是西方的利益范圍,但該報認為,格魯吉亞形勢不可預知,北約和俄羅斯最好都不要在這潭渾水中摸魚。”
俄羅斯infox信息通訊社評論員諾維克夫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驅逐俄外交官和在格魯吉亞軍演都是北約用來證明自身存在的手段。他說,現在有太多的人在問,“北約為什么還要存在?”諾維克夫認為,北約在高加索的成功只是暫時的。事實上,在俄明確表明反對這次軍演后,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摩爾多瓦和塞爾維亞等國已放棄參加軍演,這表明對這些國家來說,俄比北約更重要。
俄與西方關系艱難起步
對于俄羅斯與北約關系的癥結,一些西方媒體進行了分析。BBC說,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最基本關系尚未確定,北約一些成員國認為俄羅斯政府本質上是獨裁政府,而莫斯科則懷疑北約希望俄羅斯退回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時的混亂狀態。布魯塞爾歐盟-俄羅斯中心主任卡梅隆說:“北約內部在關于如何與俄羅斯打交道問題上也存在不同觀點。一些人認為俄羅斯是現實威脅,而其他人則認為與俄羅斯的關系太重要,俄在伊朗和阿富汗等問題上能幫大忙。俄羅斯方面也是忽冷忽熱,看起來并沒有一個清晰觀點。”
有中國專家認為,此次北約軍演的地點9個月前曾是格俄沖突的前線,如今整個格魯吉亞似乎已成為俄與北約對抗的暴風眼。但上海社科院俄羅斯研究室副主任丁佩華認為,俄與北約都不想與對方正面對抗。自由歐洲電臺6日題為“俄與西方‘重啟關系開頭艱難”的文章稱,雙方改善關系的意愿仍然存在,“手指頭還按在重啟鍵上”。▲
環球時報20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