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昱
3月20日小雨
總以為,“謝謝”兩個字很難說出口。
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教育我對人、對事、對世間萬物,要用感恩的心說“謝謝”。我對媽媽的教育不以為然:“謝謝”不就是兩個簡單的疊音嗎?“謝謝”不就是一句普通的應酬語嗎?
因此,年少的我,總以為“謝謝”兩個字是那樣冰冷生硬,那樣難以說出口。有時,我會回以一個燦爛的微笑;有時,我會輕輕點頭;有時,哪怕是說聲英文的“Thank You”,也不愿輕言“謝謝”二字。
偶然的機會,看了張曉風寫的《謝謝》,我如醍醐灌頂,感觸頗深。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凡是不肯說‘謝謝的人,是一個驕傲冷漠的人,他覺得在這個世界過的是‘銀貨兩訖的日子。他是工商業社會的產物,他覺得不欠誰,不求誰,他所擁有的東西都是他該得的,所以他不需要向誰說‘謝謝。”讀完,不禁掩面深思。好象以前的我,也是這樣蠻橫?這樣無情?這樣驕傲?這樣不可理喻?如今的社會,“謝謝”好像越來越少見,越來越少發現涌自內心的謝意,哪怕是丁點兒的感恩,而少不更事的我竟然也是其中的一個!
歲末年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卻讓我的觀點徹底改變。當媽媽、舅舅守在重癥監護室外面,心情沉重地傾聽新年的鐘聲,無比虔誠地祈禱親人的康復時,我想替重癥監護室里命懸一線的姨父對他們說“謝謝”;當醫生護士竭盡全力挽救姨父的生命時,我想對他們說“謝謝”;當媽媽終因過度勞累也躺在了病床上,我想對看護我的叔叔嬸嬸說聲“謝謝”……
曾經有一個得道的人說:“日日是好日!”,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我會說:“塵世間的每一天都是感恩節。”從現在起,我要學習說“謝謝”,不是虛偽的應酬,而是發自肺腑的感恩!
《風俗通》里引邵子《擊壤集》中的句子“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三光。”其實細細想來,我們要感謝的何止是天、地、日、月、星辰?就如媽媽教育我的:對人、對事、對世間萬物,都要用感恩的心說“謝謝”!我要對父母說聲“謝謝”,感謝他們賦予我生命;我要對老師說聲“謝謝”,感謝他們教育我成長;我要對朋友說聲“謝謝”,感謝他們誠摯的友誼;我要對蔚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皎潔的月色、累累的果實等等塵世間美好的一切說聲“謝謝”!
張曉風寫的《謝謝》中還有這樣一句話:中國人總會說‘謬獎、‘錯愛之類的詞,但英文中總會說‘相信我,我不會令你失望的。是的,雖然我是個中國人,但我仍舊喜歡說:“我能行!”浩瀚宇宙中,我如一顆平凡的星星,但我有自己的光芒!感謝天空,給我施展抱負的舞臺;感謝大地,給我無窮的力量;感謝太陽,給我提供光和熱;感謝天上所有的星,與我一起迎接每一個黎明和黃昏。我要感謝別人對我的贊賞,世上人有千萬,而你卻獨鐘于我,這使我感激萬千。
我想問,應該是由大地感謝一粒種子,還是那種子應感謝大地呢?
事實上都應該。
“謝謝”會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到力量,會使我們豁然開朗。
“謝謝”沒什么說不出口的,要知道,世界上的事物都給了我們情。我們應對他們說謝謝。
我要從心底說一聲,“謝謝!”
指導教師:司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