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文革
門脈高壓癥無論采用分流術還是斷流術,均不可避免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腦病,因為兩者均使全肝血流量減少。筆者于十年前在斷流術或分流術后加做肝總動脈鞘剝脫術,使肝臟血流量增加,以此來預防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腦病的發生。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38例,其中肝炎性肝硬化35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男23例,女15例,患者術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性脾腫大,肝功能障礙伴脾功能亢進,10例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經胃鏡檢查均有不同程度上的食管靜脈曲張,術前血管彩超門靜脈在1.3~1.5 cm之間,有3例患者伴有門靜脈血栓,38例患者中行斷流術35例,脾腎靜脈分流術3例,術前肝功能Ⅰ級28例,Ⅱ級5例,Ⅲ級5例,術后35例均恢復良好,3例臨床死亡,死于其它并發癥,均未出現肝功能衰竭的表現。
2 方法
因肝總動脈鞘發自腹腔動脈,位于胰頭上緣行至十二指腸球部上方發出分支,故在手術中首先找到腹腔動脈及其發出的脾動脈,胃左動脈及肝總動脈。確定肝總動脈后,分離肝總動脈,直到清楚看出其分支胃十二指腸動脈及肝固有動脈,將其以腹腔動脈及發出分支前一段充分分離,提起肝總動脈鞘剝除,剝出物可做快速病理檢查為交感神經節后纖維。此時,肝總動脈明顯增粗,壓力增高,肝總動脈鞘剝脫后,使肝總動脈不受神經及體液內分泌物質的影響。一直處于高動力狀態,使肝固有動脈壓力明顯增高,肝臟動脈血流量增加[1]。
術前血管超聲檢查肝總動脈情況及門靜脈情況,測定肝總動脈情血流速度及門靜脈血流速度,術后一個月再次復查。
3 討論
賁門周圍血管離斷斷術及胃底血流阻斷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白求恩醫科大學劉秉義教授對172例血液動力學觀察,顯示術后患者仍保持著門靜脈高壓狀態[2],術后臟側閉塞仍保持自由門靜脈壓,說明仍保持向肝血流,但術后向肝血流量也不同程度減少。與術前相比,斷流術后約減少20%,通過彩色脈沖多普勒測定,門脈高壓癥患者,其脾循環處于高動力狀態,對門靜脈血流減少1/4,但仍可能維持一般水平,此點可能是斷流術后肝性腦病發病率低的原因。
分流手術患者能較好的降低門靜脈壓力[3],使大量門脈血分流到體循環,分流術后肝血流量明顯減少,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腦病,分流術后肝臟血流量與術前相比可減少30%左右[4]。
以上說明無論分流術還是斷流術,肝臟總血流量減少使肝臟缺血缺氧加重,誘發急性肝功能不全及肝性腦病,肝總動脈鞘剝脫述后使肝動脈血流量代償性明顯增加,使肝細胞缺血缺氧的狀態得到改善,儲備增加增強其代償能力,肝細胞的再生能力明顯提高,其解毒分解代謝加強,使肝功能得到恢復,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腦病發生率降低。
參 考 文 獻
[1] 王維民,黃延庭,韓鐵然,等.門脈系列高阻力狀態的實驗研究,中華醫學雜志,1993,73:349.
[2] 彭志海,戴植本.門脈造影和彩色多普勒用于門脈血流動力學研究,中華醫學雜志,1993,73:403.
[3] 黃延庭,王維民,埋鐵然,等.門靜脈高血流狀態的動物實驗研究.中華外科雜志,1993,31:195.
[4] Gaiani S.Prevalence of spontaneous hepatofugal portal flow in liver cirrhosis.Gastroenterology,1991,1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