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朱福音 韓玉英
【摘要】 目的 臨床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3水平,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血清白介素-13的影響。方法 入選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期入選39例正常者為對照組,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入選人群血清白介素-13水平。結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3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白介素13水平明顯高于穩定期 (P<0.05)。兩亞組與正常組比較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3水平明顯增高,且急性期高于穩定期;白介素-13可能參與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癥形成過程,與氣道高反應性有關。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介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統中最常見的疾患之一,由于吸煙、氣候、職業等不良暴露因素使其COPD患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該病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氣道重塑是COPD目前研究較為明確的發病機制。血清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是由CD4+細胞分泌的多效性細胞因子,研究證實與氣道阻塞和氣道高反應性有關。本研究旨在通過觀察COPD人群血清IL-13水平變化,探討IL-13與COPD二者之間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順序入選撫順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間收治的COPD的住院患者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齡(57.8±15.1)歲,診斷執行2002年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頒布的COPD診治指南標準[1]。分急性發作期(AECOPD)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齡(55.1±13.3)歲,穩定期(SCOPD)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齡(56.2±12.6)歲。同期收集體檢中心正常入選者血液標本39例做為對照組,男17例,女22例,平均年齡(52.4±9.60)歲。所有入選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療及血液標本采集,資料完整,可供統計學評估,COPD兩組年齡、性別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基線值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及檢測 所有入選患者均于空腹狀態采集靜脈全血5 ml,另取19例血液樣本做對照,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測血清IL-13濃度,IL-13檢測試劑盒( HU IL-13 ELISA KIT)由美國Biosource公司提供。按試劑盒說明書嚴格操作,使用酶標儀495 nm測定O.D值,對照標準品繪制坐標曲線,計算標本IL-13實際含量。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學資料均由SPSS15.0版本軟件數據包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比較方法采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OPD組與對照組血清IL-13值比較 COPD組血清IL-13水平(49.13±5.26)pg/ml顯著高于對照組(23.76±3.89)pg/ml(P<0.05)。見表1。
2.2 COPD亞組與對照組血清IL-13值比較 COPD急性加重期IL-13水平(53.27±9.17)pg/ml明顯高于穩定期(34.25±3.21)pg/ml(P<0.05)。COPD兩亞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IL-13是由活化T細胞產生,分子量為12000D,基因位于人染色體5q31,長度為4.6 Kb,由4個外顯子和3個內含子組成,糖基化后分子量為17kD,與小鼠IL-13有58%同源性。活化的CD4+ThZ細胞是IL-13的重要來源[2]。IL-13的生物學活性有:趨化單核細胞;協同抗IgM活化B細胞的增殖,誘導和上調B細胞 MHCⅡ類抗原、CD23和CD72的表達;誘導大顆粒淋巴細胞(LGL)產生工FN-Y,IL-13受體在許多組織、細胞上都有表達;IL-13與機體的炎癥反應和免疫調節有關,可能參與多種肺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3]。
COPD是一種累及全部氣道、肺泡壁和肺部血管的慢性炎癥。病理改變可發生于中央、周圍氣道、肺實質和肺血管等部位。該部位支氣管上皮表面均有炎性細胞浸潤,黏膜過度分泌增生,腺體增大和杯狀細胞數目增多,造成氣道壁的反復損傷和修復的循環。修復后氣道壁結構重建,膠原組織和癱痕組織生成增加,管腔狹窄,氣道阻塞,通氣功能下降。COPD患者氣管腺體內中細粒細胞數目增加,提示黏膜過度分泌是COPD進展的一個機制。本研究結果示COPD組IL-13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AECOPD組顯著高于穩定期組和對照組(P<0.05);SCOPD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IL-13參與了COPD的炎癥形成過程,國內的一些研究獲得了相似的結果,從而推斷IL-13與COPD的發病有關[4]。COPD患者血清IL-13水平均較正常人,推測血清IL-13可能與COPD患者AHR的發生相關[5]。IL-13在COPD的急性期升高,經治療后,IL-13水平也明顯下降,但筆者發現在緩解期患者IL-13仍明顯高于正常,說明氣道慢性炎癥仍然存在,所以緩解期仍需治療,至于IL-13是否能恢復正常,尚需更長時間的動態監測,且與COPD臨床嚴重度分級的關系,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2] Wills K,Chiaramonte M Interleukin-13 in asthma.Current Opinion in Pulmonary Medicine,2003,9(1):21-27.
[3] Zhou Z,Robert JH,Zhonde W,et al.Pulmonary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3 causes inflammation,mucus hypersecretion,subepithelial fibrosis,physiologic abnormalities,and eotaxin production.J Clin Invest,1999,103(6):779-788.
[4] 王麗慧,曹作炎.IL-13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達及意義.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24(2):113-117.
[5] 吳為群,江宏志,吳忠道,等.血清白細胞介素-13、17與氣道高反應性的關系.熱帶醫學雜志,2004,4(5):53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