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語
老年人急診手術的死亡率約為同年齡擇期手術的20倍[1],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合并有嚴重的全身多系統并發癥,全身狀況差,加上急診缺乏充分的術前準備,死亡率更高。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們筆者應用烏拉地爾聯合硬膜外阻滯,對27例老年高血壓急診患者實施手術,圍術期血液動力學穩定,無嚴重并發癥及死亡率?,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27例,男19例,女8例,年齡66~89歲,22例術前檢查有ST改變,電軸左偏,心肌肥厚,傳導阻滯等心電圖異常;3例合并糖尿病,2例曾有心肌梗死史,1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手術種類:下肢開放性骨折12例;急性闌尾炎3例,嵌頓疝8例,急性腸梗阻4例。入室血壓最高204/122 mm Hg(1 mm Hg=0.133 KPa),最低145/95 mm Hg。
1.2 方法 入手術室后常規供氧,采用DASH型多功能監測儀連續監測心電圖、無創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靜脈穿剌后,烏拉地爾0.3~0.5 mg/kg靜脈滴注,血壓平穩后,硬膜外穿剌并置管,分批注入0.5%羅哌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術中血壓高于基礎值30%,靜脈注入烏拉地爾0.5 mg/kg嚴重低血壓者,注射麻黃堿5~15 mg術畢所有患者均送ICU病房進一步觀察。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記錄手術前、手術時﹙切皮﹚、手術中、手術后30 min患者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②術中使用升壓或降低處理及效果,出現心血腦血管嚴重并發癥及死亡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經烏拉地爾聯合硬膜外阻滯處理后,患者手術時(切皮)SBP、DBP均下降,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術后30 min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HR、SpO2各階段無明顯變化。見表1。

2.2 術中采用升壓處理3例,降壓1例,處理效果滿意,無心血管嚴重并發癥及死亡。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長期外周血管阻力的增高,使全身器官貯備功能明顯降低,尤其是心肺耐受差;而急診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使該類患者病情更加復雜,生命體征極不穩定;入手術室后患者緊張焦慮等應激狀態,導致血壓升高,麻醉和手術操作刺激,血液動力學進一步劇烈波動,造成心肌耗氧及供氧失衡,最后導致心肌缺血,嚴重出現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因此圍手術期控制血液動力學的波動,是減少并發癥及死亡的關鍵。
烏拉地爾為苯唑嗪類尿嘧啶,具有外周和中樞雙重降壓作用[2]。在外周選擇性阻斷突觸后a1受體,顯著降低外周和肺血管阻力;也有部分阻斷突觸前a2受體,使突觸間隙去甲腎上腺素被吸收減少,而不至于產生惡性低血壓;中樞主要是激活延髓的5﹣羥色胺IA受體,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樞的交感神經反饋調節而降壓和穩定心率。雙重作用的結果是降壓明顯,而不導致嚴重低血壓及反射性的心率增快。硬膜外阻滯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心臟后負荷,降低應激反應及心肌氧耗量,有利于維護心肌氧供需平衡[3]。因此,烏拉地爾聯合硬膜外阻滯,避免高血壓導致心腦卒中等損害和血壓降低過度導致臟器灌流不足,有效維護血液動力學穩定,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安全度過手術期。
參 考 文 獻
[1] 曾邦雄,急癥麻醉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61.
[2] Langtry HD,Mammen GJ,Sorkin EM.Urapidil a reviw of its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and the rapec 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Durgs,1989,58(6﹚:900-908.
[3] 俆啟明,郭曲練,姚尚龍,等.臨床麻醉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7.